论语十则省级公开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4-27 17:38:2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基坑监测)

10、《论语》十则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

4、背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

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

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历史的长空中,群星璀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叱咤一时的英雄豪杰可能

已经黯然失色,但是有一颗巨星却历经千年的风雨而愈加辉煌灿烂。他就是我国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自2004年至今,全世界已经建立了近300家孔子

学院;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尊孔”决议,就连总统奥巴马访华演讲时也

要引用孔子的语录。为什么孔子的思想会对后世,甚至全球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

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与崇敬走进第十课。

二、走进作者

1霸气的诗 、孔子(前551~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f东南)人。他的思想核心

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

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

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2、《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从宋朝以来,《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论语ln yu yn 三省xng 传不习

chun wng

di 诲女r 是知也zh

dio sh y

y y

四、小组合作朗读,注意朗读要求

1、听读 2、自读 3、小组合作朗读 4、品读 5、背诵

五、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六、作业

抄写

第二课时

一、全班齐读、学生个别读,抽查学生能背诵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分组翻译,每个小组重点负责1

2、小组交流

3、小组质阳光男孩头像 疑

4、教师补充,小结

三、合作理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 ?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

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

典籍。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

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

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鲤鱼的家常做法 思。

说:音yu,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愠:音y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

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

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忠:忠心 梦见有鬼 尽心 信:真诚 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复习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

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

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而无所得)

殆:指精神懈怠 而:却(但是)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

生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是,此、这。 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

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亦即贤士;思:想

齐:即相等,也可释为“看齐”

省:反省,亦即比照别人不足之处,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

译文: 孔子说:“见到德才兼备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的人就想向他看齐,如果见到有人做不好,

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

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

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比喻要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比喻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体现

人的品质。相似的句子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美它们经冬不凋的品质,也就是赞美那

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人们。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奉行 之:代这句话 欲:想要 施:施与 于:给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

(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四、朗读,背诵

五、作业

继续背诵课文,并把不会翻译的句子找出来,把它翻译完整。

第三课时

一、背诵导入

二、合作探究

1、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三、整理归类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敏而好学——好学 海参不适合哪些人群吃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五、总结文言语法:

1、通假字:(通谁读谁,通谁讲谁)

说:通“悦”,读yu,意为:愉

快,

知:通“智”,读zh,意为:聪明。

女:同“汝”,读r,意为:你(第二人称代词)

2、文言虚词

而:

①顺接连词,表并列或承接关系,意为“并且”“而且”“就”或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 任重而道远(并且)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就)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 (不

译)

②转折连词,表转折关系,意为“却”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

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例:提刀而立

④修饰语,可译为“着”“地”

例:默而识之(地)

1)wi以为:把……当作(以:把 为:当作)

例:可以为师矣

2)wi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 wi介词,意为“替”“为了”

例:为人谋而不忠乎? ()

1)代词:代指人(第三人称)、事、物

例:由,诲,女知之乎!(代事,代指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人,代指可学习的人)

2)助词 ①结构助词,意为“的”。

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主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简

称“取独”)

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1)代词 耽美排行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人,代指可学习的人)

2)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揣测或反问语气。

例:其恕乎!(表揣测,意为:大概,也许)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意为:难道)

1)句尾语气词,无实意。

2)代词,相当于“之”

例:见贤思齐焉。(代指他,贤德的人)

3)兼词(一字代两字的意思)相当于“于之”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当于“于之”,意为:在那里)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意为“就”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作业:

1、翻译

2、背诵《〈论语〉十则》

3、课时方案

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

爱好。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

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在保证学生不曲解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学生的个

性发展和现代思想对古文理解。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7:3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13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论语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