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统计
《庄⼦》内篇卷2齐物论诗解2⾮彼⽆我⾮我⽆所真宰本有有情⽆形
《庄⼦》庄⼦》内篇卷内篇卷2齐物论诗解2齐物论诗解22⾮彼⽆我⾮我⽆所真宰⾮彼⽆我⾮我⽆所真宰本有本有有情⽆形有情⽆形
题⽂诗:
⼤知闲闲,⼤知闲闲,⼩知閒閒;⼩知閒閒;⼤⾔炎炎,⼤⾔炎炎,⼩⾔詹詹.⼩⾔詹詹.
寐也魂交,寐也魂交,觉也形开;觉也形开;与接为搆,与接为搆,⽇以⼼⽃;⽇以⼼⽃;
其有缦者缦者,,窖者密者.窖者密者.⼩恐惴惴,⼩恐惴惴,⼤恐缦缦.⼤恐缦缦.
发若机栝,发若机栝,司是⾮也;司是⾮也;留如诅盟,留如诅盟,守胜之谓.守胜之谓.
杀若秋冬,杀若秋冬,⾔其⽇消;⾔其⽇消;溺于所为所为,,不可使复;不可使复;
厌也如缄,厌也如缄,⾔其⽼洫;⾔其⽼洫;近死之⼼,近死之⼼,莫使复阳.莫使复阳.
喜怒哀乐,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虑叹变姚佚启态..犹乐出虚乐出虚,,
如蒸成菌蒸成菌..⽇夜相代,⽇夜相代,莫知所萌.莫知所萌.已乎已乎.已乎已乎.
旦暮得此,旦暮得此,所由以⽣.所由以⽣.⾮彼⽆我,⾮彼⽆我,⾮我⽆彼,⾮我⽆
取是亦近,取是亦近,然⽽不知⽽不知,,其所为使.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若有真宰,
特不得眹,特不得眹,可⾏已信,可⾏已信,不见其形,不见其形,有情⽆形.有情⽆形.
百骸九窍,百骸九窍,六藏赅⽽存焉,赅⽽存焉,吾与谁吾与谁亲?
也者,
皆悦之乎?之乎?其有私焉?其有私焉?如是皆有,如是皆有,为⾂妾乎?为⾂妾乎?
⾂妾不⾜,⾂妾不⾜,以相治乎?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其递相为,君⾂者乎君⾂乎?
有真君存?真君存?如求得其,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情与不得,⽆损其真.⽆损其真.
⼀受成形,⼀受成形,不亡待尽.不亡待尽.与物刃靡,与物刃靡,⾏尽如驰,⾏尽如驰,
莫之能⽌,莫之能⽌,不亦悲乎.不亦悲乎.终⾝役役,终⾝役役,不见成功,不见成功,
然疲役⽽,然疲役⽽,不知所归,不知所归,可不哀邪.可不哀邪.⼈谓不死,⼈谓不死,
奚有何益益?其形也化其形化,⼼与之然,⼼与之然,可谓⼤哀.可谓⼤哀.
⼈之⽣也,⼈之⽣也,若是芒乎?若是芒乎?其我独芒,其我独芒,⽽⼈亦有,⽽⼈亦有,
不芒者乎?不芒者乎?随成⼼⽽,随成⼼⽽,师之谁独,师之谁独,且⽆师乎?且⽆师乎?
奚必知代,奚必知代,⼼⾃取者,⽽⼼⾃取者,⽽能有之有之??愚者亦有愚者有.
未成乎⼼,未成乎⼼,⽽有是⾮,⽽有是⾮,犹今适越今适越,,⽽昔⾄是,⽽昔⾄是,
⽆有为有,⽆有为有,虽有神禹,虽有神禹,且不能知,且不能知,吾独奈何.吾独奈何.
【原⽂】
⼤知闲闲①,⼩知閒閒②;⼤⾔炎炎③,⼩⾔詹詹④。其寐也魂交⑤,其觉也形开⑥;与接为搆⑦,⽇以⼼⽃:缦者⑧,窖者⑨,密者
⑩。⼩恐惴惴(11),⼤恐缦缦(12)。其发若机栝(13),其司是⾮之谓也(14);其留如诅盟(15),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16),以
⾔其⽇消也;其溺之所为之(17),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18),以⾔其⽼洫也(19);近死之⼼,莫使复阳也(20)。喜怒哀乐,虑叹
变(21),姚佚启态(22)。乐出虚(23),蒸成菌(24)。⽇夜相代乎前(25),⽽莫知其所萌(26)。已乎(27),已乎!旦暮得此(28),其所
由以⽣乎(29)! 由以⽣乎(29)!
⾮彼⽆我(30),⾮我⽆所( ⾮彼⽆我(30),⾮我⽆所(彼),取(31)是亦近矣(32),⽽不知其所为使(33)。若有真宰(34),⽽特不得其眹(35),可⾏已信,⽽),取(31)是亦近矣(32),⽽不知其所为使(33)。若有真宰(34),⽽特不得其眹(35),可⾏已信,⽽
不见其形,有情⽽⽆形(36)。百骸(37)、九窍(38)、六藏(39),赅⽽存焉(40),吾谁与为亲(41)?汝皆说之乎(42)?其有私焉(43)?
如是皆有为⾂妾乎?其⾂妾不⾜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乎?其有真君存焉(44)?如求得其情与不得(45),⽆益损乎其真。⼀受其成形
(46),不亡以待尽(47)索赔员岗位职责 。与物相刃相靡(48),其⾏尽如驰(49),⽽莫之能⽌,不亦悲乎!终⾝役役⽽不见其成功(50),然疲役⽽不知其
所归(51),可不哀邪!⼈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与之然,可不谓⼤哀乎?⼈之⽣也,固若是芒乎(52)?其我独芒,⽽⼈亦有不
芒者乎? 芒者乎?
夫随其成⼼⽽师之(53),谁独且⽆师乎?奚必知代⽽⼼⾃取者有之(54)?愚者与有焉。未成乎⼼⽽有是⾮,是今⽇适越⽽昔⾄也
(55)。是以⽆有为有。⽆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56),吾独且奈何哉!
【译⽂】
才智超群的⼈⼴博豁达,只有点⼩聪明的⼈则乐于细察、⽄⽄计较;合于⼤道的⾔论就像猛⽕烈焰⼀样⽓焰凌⼈,拘于智巧的⾔论则琐细⽆
⽅、没完没了。他们睡眠时神魂交构,醒来后⾝形开朗;跟外界交接相应,整⽇⾥勾⼼⽃⾓。有的疏怠迟缓,有的⾼深莫测,有的辞慎语谨。⼩的
惧怕惴惴不安,⼤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说话就好像利箭发⾃弩机快疾⽽⼜尖刻,那就是说是与⾮都由此⽽产⽣;他们将⼼思存留⼼底就好像盟约
誓⾔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这说明他们⽇益消毁;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
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
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像菌类由地⽓蒸腾⽽成。这种种情态⽇夜在
⾯前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的。算了吧,算了吧!⼀旦懂得这⼀切发⽣的道理,不就明⽩了这种种情态发⽣、形成的原因?
没有我的对应⾯就没有我本⾝,没有我本⾝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这样的认识也就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然⽽却不知道这⼀切受什么所驱使。仿佛
有“真宰”,却⼜寻不到它的端倪。可以去实践并得到验证,然⽽却看不见它的形体,真实的存在⽽⼜没有反映它的具体形态。 众多的⾻
节,眼⽿⼝⿐等九个孔窍和⼼肺肝肾等六脏,全都齐备地存在于我的⾝体,我跟它们哪⼀部分最为亲近呢?你对它们都同样喜欢吗?还是对其中某
⼀部分格外偏爱呢?这样,每⼀部分都只会成为⾂妾似的仆属吗?难道⾂妾似的仆属就不⾜以相互⽀配了吗?还是轮流做为君⾂呢?难道⼜果真有
什么“真君”存在其间?⽆论寻求到它的究竟与否,那都不会对它的真实存在有什么增益和损坏。⼈⼀旦禀承天地之⽓⽽形成形体,就不能忘掉⾃
⾝⽽等待最后的消亡。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或相互顺应,他们的⾏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量能使他们⽌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他
们终⾝承受役使却看不到⾃⼰的成功,⼀辈⼦困顿疲劳却不知道⾃⼰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们说这种⼈不会死亡,这⼜有什么益处!⼈的形骸
逐渐衰竭,⼈的精神和感情也跟着⼀块⼉衰竭,这能不算是最⼤的悲哀吗?⼈⽣在世,本来就像这样迷昧⽆知吗?难道只有我才这么迷昧⽆知,⽽
世⼈也有不迷昧⽆知的吗! 追随业已形成的偏执⼰见并把它当作⽼师,那么谁会没有⽼师呢?为什么必须通晓事物的更替并从⾃⼰的精神世
界⾥找到资证的⼈才有⽼师呢?愚味的⼈也会跟他们⼀样有⽼师哩。还没有在思想上形成定见就有是与⾮的观念,这就像今天到越国去⽽昨天就已
经到达。这就是把没有当作有。没有就是有,即使圣明的⼤禹尚且不可能通晓其中的奥妙,我偏偏⼜能怎么样呢?
《庄⼦内篇》庄⼦内篇》憨⼭释德清注:
⼤知閑閑,⼩知間間;⼤⾔炎炎,⼩⾔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以⼼⾾。縵者、窖者、密者。⼩恐惴惴,⼤恐縵
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其⽇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
如緘,以⾔其都洫也;近死之⼼,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夜相代乎前,⽽莫知其所萌。已
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乎!⾮彼無我,⾮我無所(形若⾮我之假形,⽽彼真宰亦⽆所托)。取是亦近矣(前云咸其⾃取,人骑图 怒
者其谁?今云取是,是即上此彼⼆字,网络文明建设 意指真宰也。谓⼈能识取此真宰,亦近道矣),⽽不知其所為使(谓真宰乃天机之主,其体⾃
然,⽽不知其所为使之者)。若有真宰(到此⽅拈出真宰⼆字,要⼈悟此,则为真知矣),⽽特(但也)不得其眹(朕兆也。⾔真宰在
⼈⾝中,本来⽆形,故求之⽽不得其朕兆也)。可⾏(⾔⽇⽤云为,⽆⾮真宰为之⽤)⼰信(⾔信有真实之体可信),⽽不⾒其形(但
求之⽽不见其形容⽿,此即⽼⼦云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之意),有情(实也)⽽無形(谓有真实之体,但⽆形状
⽿)。
前云知之不同,此⼀节,⾔各⼈情状之不⼀。⽽⼈但任私情之所发,⽽不知有天真之性为之主宰,因迷此真宰,故任情逐物,⽽不知物理科技小论文 返本。故⼈关于冷的句子 之
可哀者,此⽿。前云咸其⾃取,怒者其谁,到此却发露出真宰,要⼈悟此,则有真知,乃不堕是⾮窠⾅⽿。
上⾔真宰,虽是⽆形,今为有形之主。若要悟得,须将此形骸,件件看破,超脱有形,乃见⽆形之妙。故下⽂发之。
百骸(骸⾻也,⼈有三百六⼗⾻节,总⽽⾔之,⽈百骸)、九竅(⽿⽬⼝⿐有七,通前后有九)、六藏(藏者,⼼藏神,肝藏魂,脾藏
意,肺藏魄,肾藏志,通命门为六。举⼀⾝之形,尽此数件⽽已),賅⽽存焉,吾誰與為親(赅,犹该也。⾔该尽⼀⾝,若俱存之⽽为
我,不知此中那⼀件,是我最亲者?若以⼀件为亲,则余者皆不属我矣;若件件都亲,则有多我,毕竟其中谁为我者?此即佛说⼩乘,
析⾊明空观法;⼜即圆觉经云,四⼈各离,今者妄⾝,当在何处?此破我执之第⼀观也)?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汝⾝中件件皆
悦,则有私焉者,则有多我矣)?如是皆有為⾂妾乎(⾔如是件件皆我,若⽆真君主之者,此特⾂妾,但供使令⽿,⾮其主也)?其⾂
妾不⾜以相治也(若件件但供使令若⾂妾者,然⾂妾不能相治,谁为管摄耶)。其遞相為君⾂乎(若递相为君⾂,则⽆⼀定之主矣)?
其有真君存焉(若件件⽆主,乃假我⽿,其必有真君存焉。既有真君在我,⽽⼈何不⾃求之耶)?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此真君,本来不属形骸,天然具⾜,⼈若求之,⽽得其实体,在真君亦⽆有增,益即求之⽽不得,⽽真君亦⽆所损。即所谓不增不
减,迷之不减,悟之不增,乃本然之性真者。此语甚正,有似内教之说。但彼认有个真宰,即佛所说识神是也)。
庄⼦⼼胸⼴⼤,故其为⽂,真似长风⿎窍,不知所⾃。⽴⾔之间,举意构思,即包括始终。但⾔不顿彰,且⼜笔端⿎舞,故观者茫然,不知其脉络
⽿。如此篇初说天籁,即云吹万不同,⽽使其⾃已也,咸其⾃取、怒者其谁耶?则已⽴定脚跟,要⼈⾃看,识取真宰。只是⼀⾔难尽,故前⾯⼤知
闲闲已来,皆是发挥吹万不同,只到旦暮得此已下,⽅解说咸其⾃取、怒者其谁,⽅拈出个真宰⽰⼈。今此⼀节,乃说破形骸是假我,要⼈撇脱形
骸,⽅见真宰,即是篇⾸丧我之实也。
向下只说世⼈迷真逐妄,乃可哀之⼤者,盖悲悯之意也。
⼀受其成形(⾔真君本来⽆形,⾃⼀受躯壳以成形),不亡以待盡(则不暂亡,只待此形随化⽽尽)。與物相刃相靡,其⾏盡如馳,⽽
莫知能⽌,不亦悲乎(⾔真君为我有形之主,⽽不知所养,使之与接为情,⽇与⼼⽃,以为⾎⾁之躯。故被外物相伤,如刃之被磨,往
⽽不返,可不悲乎)!終⾝役役⽽不⾒其成功(⾔驰于物欲,终⾝役役劳苦,⽽竟不见其成功,不知竟为何事),windows防火墙无法更改某些设置 苶然(疲貌)疲役⽽
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为名利劳形,终⾝役役,以⾄苶然疲弊,⽽竟莫知所归宿。⼈⽣之迷如此,可不哀耶)!⼈謂之不死,奚益
(世⼈如此昏迷之⾄,其形虽存,⼈谓不死,有何益哉)!其形化,其⼼與之,然可不謂⼤哀乎(⾔其妄情驰逐⽽不休,⽽形骸与之俱
化,⽽⼼亦与之俱溺⽽不悟,如此可不谓之⼤哀乎)?⼈之⽣也,固若是芒(⽆知貌)乎(⾔⼈⽣固如此之⽆知乎)?其我獨芒,⽽⼈
亦有不芒者乎(⾔唯我独芒然⽆知耶,⽽世⼈亦有不芒者乎?此庄⼦⿎舞激切之语也)?
此⼀节,⾔真君⼀迷于形骸之中,⽽为物欲之所伤,⽕驰不返,劳役⽽不知⽌,终⾝不悟,可不谓之⼤哀者耶?由其迷之也深,颠倒于是⾮⽽不觉
也。故下⽂⽅露出是⾮⼆字。
夫隨其成⼼(现成本有之真⼼也)⽽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具有此⼼,⼈皆可⾃求⽽师之也)?奚必知代,⽽⼼⾃取者有之(此
句谓,何必圣⼈有之?盖知代者,乃圣⼈知形骸为假借,故忘形⽽⾃取于⼼者也)?愚者與有焉(虽愚者亦与有焉)!未成乎⼼⽽有是
⾮(⾔⼈未悟本有之真⼼,⽽便⾃⽴是⾮之说),是今⽇適越⽽昔⾄也(⾔其实未⾄以为⾄,以此是⾮者,是⾃欺也)。是以無有為有
(所谓未得为得,强不知以为知也)。無有為有(⾔此⾃欺之⼈),雖有神禹,且不能知(⾔神禹虽圣,其知虽⼴,亦直知其所⾄之
处;若此等⼈,以⽆为有,⼜何能知之),吾獨且奈何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甚⾔此辈难与⾔⼤道也)!
此⼀节,⾔是⾮之端,起于⾃欺之⼈,强不知以为知,且执⼰见为必是,故⼀切皆⾮。盖未悟本有之真知,⽽执妄知为是,此等之⼈,虽圣⼈亦⽆
奈之何哉。可惜现成真⼼,昧之⽽不悟,惜之甚矣。由不悟真⼼,故执⼰见为是,则以⼈为⾮,此是⾮之病根也。
【注释】 ①闲闲:⼴博豁达的样⼦。 ②閒閒(jin):“閒”是“”的古体,今简作“间”,“閒閒”即间间,明察细别的样⼦。
③炎炎:猛烈;这⾥借猛⽕炎燎之势,⽐喻说话时⽓焰盛⼈。 ④詹詹:⾔语琐细,说个没完。 ⑤寐:睡眠。魂交:⼼灵驰躁,神魂交
接。 ⑥觉:睡醒。形开:⾝形开朗,⽬开意悟。⼀说形体不宁。 ⑦接:接触,这⾥指与外界环境接触。搆:“构(搆)”字的异体,交合
的意思。 ⑧缦(mn):通作“慢”,疏怠迟缓的意思。 ⑨窖:深沉,⽤⼼不可捉摸。 ⑩密:隐秘、谨严。 (11)惴惴(zhu
):恐惧不安的样⼦。 (12)缦缦(mn):神情沮丧的样⼦。 (13)机:弩机,弩上的发射部位。栝(gu):箭杆末端扣弦部位。
(14)司:主。“司是⾮”犹⾔主宰是⾮,意思是“是”与“⾮”都由此产⽣。⼀说“司”通“伺”,窥伺⼈之是⾮的意思。 (15)留:守住,
指留存内⼼,与上句的“发”相对应。诅盟:誓约;结盟时的誓⾔,坚守不渝。 (16)杀(shi):肃杀,衰败。 (17)溺:沉湎。
“之”疑讲作“于”。 (18)厌(y):通作“压”,闭塞的意思。缄:绳索,这⾥是⽤绳索加以束缚的意思。 (19)洫(x):败坏。
(20)复阳:复⽣,恢复⽣机。 (21)虑:忧虑。叹:感叹。变:反复。慹(zh):通作“慑”,恐惧的意思。 (22)姚:轻浮躁动。
佚(y):奢华放纵。启:这⾥指放纵情欲⽽不知收敛。态:这⾥是故作姿态的意思。 (23)乐:乐声。虚:中空的情态,⽤管状乐器中空的
特点代指乐器本⾝。 (24)蒸成菌:在暑热潮湿的条件下蒸腾⽽⽣各种菌类。 (25)相代: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 (26)萌:萌发、产
⽣。 (27)已:⽌,算了。 (28)旦暮:昼夜,这⾥表⽰时间很短。此:指上述对⽴、对应的各种情态形成发⽣的道理,犹如乐出于虚,菌出
于⽓,⼀切都形成于“虚”、“⽆”。 (29)由:从,⾃。所由:产⽣的原由。
(30)“彼”就字⾯上讲指“我”的对⽴⾯,也可以理解为⾮我的⼤⾃然,甚⾄包括上述各种情态。 (31)取:资证,呈现。 (32)近:彼此
接近;引申⼀步,像前两句话(“⾮彼⽆我,⾮我⽆所取”)那样的认识和处理,就接近于事物的本质,接近于认识事物的真理。 (33)所为
使:为……所驱使。 (34)宰:主宰。“真宰”,犹如今⽇⾔“造世主”,但也可理解为真我,即我⾝的主宰。 (35) 特:但,只。眹(z
hn):端倪、征兆。 (36)情:真,指事实上的存在。 (37)百:概数,⾔其多,⾮确指。骸:⾻节。 (38)九窍:⼈体上九个可以向
外张开的孔⽳,指双眼、双⽿、双⿐孔、⼝、⽣殖器、肛门。 (39)藏:内脏;这个意义后代写作“臓”,简化成“脏”。⼼、肺、肝、脾、肾
俗称五脏,但也有把左右两肾分别称谓的,这就成了“六脏”。 (40)赅:齐备。 (41)谁与:与谁。 (42)说(yu):喜悦,这个意
义后代写作“悦”。 (43)私:偏私,偏爱。 (44)真君:对待“我”来说,“真君”即“真我”、“真⼼”,对待社会的各种情态说,“真
君”就是“真宰”。 (45)情:究竟,真实情况。 (46)⼀:⼀旦。 (47)亡:亦作“忘”,忘记。⼀说“亡”为“代”字之讹,变化的意
思。尽:耗竭、消亡。 (48)刃:⼑⼝,这⾥喻指针锋相对的对⽴⾯。靡:倒下,这⾥是顺应的意思。 (49)驰:迅疾奔跑。 (50)役役:
相当于“役于役”。意思是为役使之物所役使。⼀说劳苦不休的样⼦。 (51)(ni)然:疲倦困顿的样⼦。疲役:犹⾔疲于役,为役使所疲
顿。 (52)芒:通作“茫”,迷昧⽆知。 (53)成⼼:业已形成的偏执之见。 (54)代:更改,变化。“知代”意思是懂得变化更替的道
理。取:资证、取信的意思。 (55)这句是⽐喻,说明没有成见就已经出现是⾮观念。 (56)神禹:神明的夏禹。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6:1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12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