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

更新时间:2023-04-27 14:30: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超能陆战队主题曲)

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1月到201912月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罗帕酮治疗,

观察组采取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比较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心室率、阵发

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症状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

组治疗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心室率低于对照组,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室率,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指房室交界处或心房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病机

制复杂,通常与折返激活有关。少数患者是由于触发的活动或自律性增加而发生

的。一般情况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大多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缺

氧、冠心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部分患者是情绪波动或过度饮酒、吸烟所致。

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心公关活动 内电生理检查是常用的方法,但准确性不

。在治疗方面,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很多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而且往往很难通股权协议书范本

[1-2]

过体表心电图准确地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类,因此药物治疗存在很多

隐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包括:(1)终止阵发性心动过速;(2)防止

复发;(3)根治。任何方法和药物的选择都应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与

选择的方法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此外,应根据不同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可用于诊断、起搏和复律,安

全、经济、无创、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本病

[3-4]

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1月到201912

月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

察组。对照组实施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取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比较生存质

SF-36量表评分、心室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症状持续时

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了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1月到201912月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

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和I型房扑7例。

56-78岁,平均(65.675.5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

动过速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3例和I型房扑7例。56-79岁,平均

(65.675.96)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罗帕酮治疗,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 mg,待心动过速症状消失

后可停止注射。对不能转复的患者,间隔10min后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 mg,总

剂量不宜超过210 mg。患者可在治疗后2小时内转为窦性心律。

观察组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主要使用苏州东方电子仪英勇善战 器厂生产的XD-

5A型心穴生理刺激仪。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患者坐位、头部略低的情况下,

经鼻孔将导线电极插入食管,至左心房深度约4 cm,平均起搏电压24V,脉宽

10ms,频率250300bpm/min。对食管导联P波最高的部位进行程序性刺激,以达

到心房治疗的效果。然而,如果第一次刺激治疗失败,第二次刺激治疗可以在

20-30秒的间隔后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心室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

率、症状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数据,计数进行x检验而计

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心室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心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思 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显

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治疗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心室率比较(`xs,分)

2

组别时间生存质量SF-36量表

评分学期末总结

心室率(次/min

治疗57.561.24119.454.21

观察

治疗

87.343.2187.211.21

#*#*

对照王朔最惊人的名句

治疗57.121.51119.354.45

治疗

80.121.55102.252.21

#*#

注:#表示和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比较

转复律成功转复律失败转复律成功率

30103075.00

照组

391唯美古诗词

察组

3997.50

#

注:#表示和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书法海报 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房室结折返性心房室折返性心动I型房扑持续时

动过速持续时间(d过速持续时间(d间(d

(n)

3.231.353.211.153.210.34

照组

察组

2.340.122.340.212.110.21

###

注:#表示和对照组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

良反应1例,总发生率2.5%,而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17.5%

3讨论

目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普罗帕酮属于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具有广谱

特性。治疗的主要机制是减轻心肌兴奋程度,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有效不应期。

[5-6]

普罗帕酮是一种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高效广谱药物。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

阻断竞争性受体,而且能稳定细胞膜,对心肌兴奋性有良好的作用。目前,

普罗帕酮主要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和异位搏动。然而,也有报道大剂量普罗帕酮短

期干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会增加负肌力和舒张末压,导致心输出量

下降。通过研究发现,该药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

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由房室旁道(包括左右旁道)引起,也可由房室结双

径路引起,少数为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所致。如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

由隐匿性旁道引起的,根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心电图很难判断室上性

心动过速的机制,也很难诊断由房室结双径卸载程序 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

些患者有典型的阵发性心悸和无标测胸闷的病史。上述患者在决定射频消融前必

须接受相关检查。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是再入、触发和加强自律。所有折返性心动过速都有可兴奋

间隙,但不同类型的折返性或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兴奋间隙的宽度不同。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心室率低

于对照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工会主席述职报告 持续时间短于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可更好改善

患者症状,降低心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文娟,刘春花,张敏,朱丽丽.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动周期对其诱发

窗口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0,24(04):387-391.

[2]陈庆华,赵少锋,陈元禄,王建勇,李翠,李玉亮,卢俊霞,韩丽英,刘宇帆,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

,2020,34(04):355-359.

[3]陈庆华,赵少锋,陈元禄,王建勇,李翠,李玉亮,卢俊霞,韩丽英,刘宇帆,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

,2020,34(04):355-359.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4:3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1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食道调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