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古诗词附赏析

更新时间:2023-04-27 08:15:51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abab叠词大全)

中华经典古诗词附赏析

中华经典古诗词(附赏析)

1、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

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

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

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

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

“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

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

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

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

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

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

当之。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

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

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

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

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

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

《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

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

都不过分的。

3.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

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我的最爱,毛泽东具有很

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长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能根据作品的内容选择最恰

当的诗体词调,对诗词格律运用自如;有时严格按古代韵书规定押韵卷成语 ,有时为更好

地表现内容,并不拘泥。毛泽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

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

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

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

交织而又浑然一体。艺术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发拳拳至爱,军事上吹响胜利

号角,政治上评说文武之道。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

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

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

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

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

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

不可求。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

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4、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责任素材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随你便吧 土中,不b53核弹 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

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理所应当是什么意思 什么感染和

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

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歌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

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

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

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

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

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

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6、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苞组词

李煜(y)(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

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

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

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

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

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

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

(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

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

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

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

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

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

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

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

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

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

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顾城的诗 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660-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其与贺知章、张

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

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

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

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

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

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

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

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

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

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

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9、《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

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

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

民歌,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

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

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10、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

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

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

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它只是

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

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

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

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现在你随便找路人甲问问:“你会哪首诗啊,念首诗来听听啊”答案就是这

首啊。世界上有唐人的地方就会有人读这首诗,这首诗从传诵方面来说可以说高中素材 是中

华第一诗。这首诗排名略后,原因是明清两代对原诗做了修改,即为现在人们熟知

的版本,且短短20个字不足以表达中华文化的深和美。

11、《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

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

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

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

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

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

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一年级上册生字表图片 》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

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

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

切。据说贺知章读至《蜀道难》时叹曰:“子谪仙人也。”《蜀道难》可以说是李

白的代表作,也是成名作。

12、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诗人,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

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

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

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

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

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

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08:1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0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