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能源发展

更新时间:2023-04-27 07:13: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怎么进入注册表)

可持续发展能源

【摘 要】

可持续发展是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人口等

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型战略,也是全球

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很落后,需要在推进能源

可持续发展方面付出不断的努力。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 能源 低碳

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能源的种类繁多,经过人们的不断努

力研究与开发,更多的新型能源能源已经开始满足人类的需求。能源的分类有很

多种,根据不同的方式,能源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

按其来源分为三种:一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二是地球

本身蕴藏的能量主要是原子核能、地热能;三是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能量主要有潮汐能。按能源的生产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天

然能源包括水能、煤、石基础的英语 油、天然气;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

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比如:沼气、汽油、柴油、洁净煤等。按能源性质

分为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非燃料型能源:水能、

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根据能源是否造成污染分为污染型能源与清洁型能源,

污染型的能源包括煤、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太阳能、风能。按能源使

用类型分为: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型能源,核能、

地热、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能、氢能、风能。按能源的形态特征分为:固体燃

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

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小象的心愿 燃料或化石能源。还可以分为商品能源

与非商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是对一次能源的再度划分,分为可再

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

炭、石油、天然气)。其中煤、石油、天然气是一次能源的核心,是全球资源的

基础。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能是未来能源的支柱

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

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

[1]

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

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

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

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

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

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

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

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方面也不断的提高,

们的生活质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好环境问题。人类和自然生态是一个整体,

1

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打破平衡。如果生态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

资源供应紧张,经济的发展与资源之间的问题也就突出,这样使得人与人之间出

现问题,就难以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有些地方污

染严重不再的英文短语 ,资源的浪费,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先如果不能有

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实现经济持续的发展,人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

不到干净的水,吃不到放心的东西,这样会出现社会问题。我国对城市的质量指

标不断的完善和严格的控制,对不合格的企业或重污染的企葱葱郁郁 业的拆除,这些企业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没有合理的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

自然生态被破坏,人们也没有好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应该提倡节能环保,低碳

生活,树立节约能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人类的发展依赖于能源,但是伴随

着能源的勘查、开发、生产与消耗会产生各类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探讨一条

既保证能源供应以支撑经济发展,又保证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环境、经济和

社会影响不突破底线甚或对环境、经济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能源道路,是全世界

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对能源的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使得人们不

得不大量的开采能源物质,这就使得能源过度消耗。而能源的过度消耗会导致环

境、经济、社会出现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人们就认识到了化石能

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不能无节制的开采。我国的能源问题主要是:1)能

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结构比例不均匀;能源的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大;

2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随着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供需矛盾异常尖锐;

3)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产业结构不合

理,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落后;4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利用效

率低下;5国民自身的能源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有待加强。6环境问题日益

严重, 减排治污、保护环境刻不容缓;7国际竞争逐年加剧, 能源安全问题突

[5][7]

出。

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大

新能源的开发及其利用。我们国家不只是“节约”就能达到的,更要依靠科学技

术、科学手段来实现。而节能包括从生产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建筑、

工业、农业等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

及消费观念等。我们需要建立节约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树立节约的节约的消

费观念,把“节约”“节能”观念进行大力推广。我们低碳普及低的原因很大程

度上是普及不过关,节能,节约只在少数人的观念,是不可能达到的。科学用能

是最根本的途径,只有科学用能才能保证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与科

学用能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的排放。最好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因此,

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来讲, 必须把节能和科学用能作为能源战略的指导思想,

放在核心的位置, 以节能和科学用能为本。这也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

煤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也是资源非常丰富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

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大量的煤炭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是难以

克服的。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因此我们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

而低碳生活,低碳能源是全球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努力的目标。

低碳能源战略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战略,它是以低碳技术和低碳政策为支

撑的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低碳经济的基础,也是我们应对

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发展低碳能源,是中国缓解能源与资源供需矛盾、 遏制

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2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

现富民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 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

源战略定位的根本是在煤炭使用过程中推广洁净煤的使用,在煤发电的过程提高

燃烧技术,提高利用效效率。高效清洁化的使用能源,是黑色能源逐步绿色化。

我们呼吁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共同目标;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利用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势能、地热能等资源;调整传统产业结构,鼓励发展

低碳产业;提倡建造低碳建筑,倡导低碳出行,造就新型的低碳生活方式。这就

说几乎全世界都在为低碳而努力,为低碳而行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发展低碳生

活是全球趋势。

[2]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消费占第二位的能源,也是对外依存度最大的能源。石油

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这几个字:节约、发展替代、加强勘探、适量引进。天然气是

一个比较洁净的化石能源,但其储量也不多。在国内必须大力发展石油补充与替

代能源,以保障能源安全。交通运输占石油消耗的比重很大,随着交通的快速发

展,其耗油增长已成为全国石油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节油交通应成为

交通发展的重要原则。

我国的低碳能源战略可以说有这样三块来组成,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二是

化石能源的洁净化,再加上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这三块加起来支撑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再加上发展碳汇,再加上提倡低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这样来支撑低碳

[6]

经济。我国不断的发展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清洁能源城市、卫生城

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在查看大量资料中表明我国的低碳能源

战略主要有一下几个发展方面:

一、加大低碳能源产业化,加大科学研究和推动清洁能源广泛的运用于各种

产业领域。推动煤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规范市场秩序,大力推广太阳

能热利用。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燃华胥引结局 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积极发

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加大产业化力度。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加快低碳装

备制造业和节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

二、加快低碳能源的研发,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发生物质热

解气化、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

合成汽油、甲醇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业。加快发展工

业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在污染行业废气、废水、

渣的治理技术研发,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不断的研发。我国电动汽车整车

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纯电动汽车开始批量生产,在建筑方面利用光伏技术

建造新型楼房。

三、城市的建设方面进行改造,大力推行城市的交通发展战略上,要坚持公

共交通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较少小汽车消耗的能源和污染的排

放,大胆的实施公交大的站点提供价廉或免费的自行车租借服务。人们应该提

[2]

倡步行或者自行车的出行。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

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遍采用外遮阳、

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现在“零能耗建筑”、“低

碳建筑”渐渐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消除太阳能

[9][12]

光伏产业软肋。我国是光伏太阳能生产大国,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具有竞争力的新

型产业战略之一,但相对于光伏产业和国际光伏发电市场,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

3

速度缓慢,我们要加大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节能热点的步伐。

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产业,促进农村低碳的建设。较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走绿色产业的发展,用粪肥和堆肥作

[3]

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太阳能在很在

就运用到生活当中,现在太阳能集热器运用进一步的提高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些年我过沼气发展迅速,利用以畜禽养殖畜业粪污为主要原料,大力推进农村沼

气工程建设,改变农村畜禽养殖业粪污随意排放现象,提升农村生态水平。同时,

开发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技术,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再者沼气既可以

发电也可以当原料的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干净环保。很好的变废为宝,很好的

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可持续能源战略一是如何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

用能源,二是解决和能源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6]

着手加快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首先,在能源安全方面应不断改善能

源供应结构,完善能源储备制度,实施能源供应全球化战略;其次,在能源经济

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制定各种

激励政策;再者,在能源节能方面,一方面要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引进节能

管理新机制,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将节能纳入教

育体系中,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最后,在能源环境方面,适时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

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适应我国特色的能源和环境立法。

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节能和科学用能; 而化石能源的洁净技术和开发可

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是两个支柱。在科学用能中, 当前特别要注意系统集成, 关注

关键技术。一方面, 抓住高耗能产业;另一方面, 解决共性科技问题。分布式能

源系统和固态照明是科学用能金牛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 的两个很好方面。建筑科学用能是一个重要领域。

应根据建筑物用能的特点, 广泛使用品位与其相近的可再生能源和环境能源,

以减少化石能源和电力的消耗; 同时, 发展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及环境能源互

补的分布式能源系。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 应根据其技术发展的规律, 规划好产

业化的时间表, 有层次地加以布局。我们必须坚持节能战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

消费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清洁能源的步伐,

研发清洁能源,力求实现能源结构的改变。注重环境保护,经济与环保效益的结

合,实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战略安排。推动我国绿色能

与的发展,尽快使中国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有利于满足我国现在经济

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切需要,又有利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子

孙代的永续发展。但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又是一项充了艰巨,复杂,困难的浩大

工程,既需要政府的高度关注大幅度,大面积的投入,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全民

,共同努力。当今世界是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在立足国的同时,还要放眼全球,

审时度势,用客观、 联系、 长远的法来观察和思考全球能源形势,制定科学、

[1]

理的能源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浅析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世纪桥,2012(5).

2】陈柳钦.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决策咨询通讯.2011.(6).

3周大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9.

4

4】贾志元.浅谈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J.同煤科技.2005.3.

5】陈丽萍.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评述.国土资源情报.2005.(11).

6】郭文娟,薛惠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武汉电力职业技术

最励志的一句话

学院学报.2008.3.

7】李思颖. 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10.(4).

8】杜祥琬.低碳能源战——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科技财

.2010.(1).

9】胡晓龙.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当代经济研

究》.2010.(4).

10】吴楠.王玉梅.吴超. 应对能源危机 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信

.2009.(5).

11杜祥琬.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6).

12】刘振亚.促进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国产业.2011.10.

13】林宗虎.生物质能的利用现况及展望.自然杂志.2010.4.

5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07:1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0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可持续能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