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的解剖结构及黏膜厚度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7 06:44:54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app纸业)

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的解剖结构及黏

膜厚度研究

王为强

【摘 要】牙周软组织的增量手术是牙科常用手段,其还是一种牙周整形术,主要是种

植周围角化牙龈、黏膜和增加牙齿等;此种手术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牙周组织的

防御能力,进而阻止黏膜或牙龈的退缩.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所需的软组织多是移

植硬腭上的黏膜,因此,把握硬腭解剖组织结构、黏膜组成及其各组分厚度等,能够有

效指导主治医师软组织的获取、移植,甚至是预后评判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期】2019(030)005

【总页数】3(P704-706)

【关键词】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解剖结构;黏膜厚度

【作 者】王为强

【作者单位】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清丰 457300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R782.05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口腔美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使得临床治疗牙周疾病的同时,除了要有效控制牙周炎症以外,还要促进牙龈、牙

齿、唇之间的和谐关系。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脸英语 甘南旅游 不仅能够增加牙齿,而且还能够猩猩简笔画 种植

周围附着黏膜厚度或牙龈,进而控制菌斑、组织牙龈和黏膜的退缩,最终增加患者

口腔美观度与舒适度。

1 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的解剖结构分析

上颌硬腭的前壁是腭皱襞,呈不规则、波浪形的软组织横嵴。有研究显示,移植的

组织选取过程中,若带腭皱襞,则术后移植过去的软组织,上皮层会保有其原始形

态,最终影响到美观。

硬腭前的正中位置是切牙孔,因其又位于上颌中切牙的交界连接线上,因此又被称

为“切牙乳头”;而人与人之间的腭大孔位置不尽相同,有调查认为,亚洲人的腭

大孔起点是人体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的龈缘,直至其腭中线的弓形凹面中心;覆盖腭

大孔上的黏膜,能够看见有小凹陷。此外,印度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处在第三磨牙

腭侧的腭大孔占73%1]。

2 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黏膜组织学的结构

临床上,将牙龈和硬腭黏膜统称“咀嚼黏膜”,其能够承受咀嚼时的摩擦和压力,

并和深部组织附着牢固,无法移动。咀嚼粘膜主要由上皮和下固有层两部分构成,

部分“咀嚼黏膜”的区域则存在于黏膜的下层。根据黏膜下层的有无,硬腭黏膜又

可分为牙龈区域、中间区域、腺区域和脂肪区域,前两个区域属于无黏膜的下层,

而后两个区域则属于有黏膜的下层。在行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时,固有层上的结缔

组织必不可少;这是由于该组织富含毛细血管袢、Ⅰ型胶原纤维,不仅具有更新、

合成纤维和基质等功能,而且还富含整合素、转化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能够进一

步诱导上方上皮层的分化和增殖。此外,临床研究也显示,牙周软组织的移植术中,

移植的软组织性状以及愈合程度也与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密切相关。但由于黏膜下层

是松疏的结缔组织,其不仅含有腺体、淋巴管、脂肪组织等,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淋

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术后组织重建[2]。

3 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黏膜厚度和测量方案

3.1 厚度 硬腭黏膜厚度和软组织及移植软组织大小、厚度、组织学的结构等密不

可分,移植组织大小、厚度等因素不仅会影响到移植瓣收缩率和成活率,而且还会

影响到术后的美观以及长期的稳定性。有学者认为,移植瓣厚度在1.52.0mm

时,为最理想状态;当移植组织<0.7mm时,不仅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且还能

够和邻近的牙龈颜色相互融合,术后移植组织的血供较高[3]。此外,有学者研

究也发现,移植组织厚度控制在0.751.5mm时,能够进一步保证结缔组织层厚

度。

但硬腭黏膜厚度仍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即不同人种、不同牙位等的硬腭黏膜厚度均

不相同;有报道还表明,硬腭高拱的程度、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也是导致硬腭

黏膜厚度不尽相同的因素[4]。此外,测量方法、所选择的人种也会导致硬腭黏

膜厚度不尽相同。见附表。

附表 不同测量方法、人种中硬腭黏膜厚度情况测量方法 人种 硬腭黏膜厚度(m

m)尖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磨牙2 m m 6 m m 8 m m C B C T E R C T C B C T C

B C T E R混合高加索人亚洲人亚洲人混合高加索人1.9 60.5 1 1.9 10.5 2 3.6

00.7 1 4.0 50.3 5 3.4 70.6 2 3.2 30.1 6 2.0 60.4 1 2.2 10.5 8 3.8

90.6 5 4.1 60.5 2 3.5 60.1 8 3.5 90.8 5 2.2 30.6 9 2.1 10.4 3 3.2

80.6 3 2.7 40.2北京美食街 3 3.0 70.4 1 3.6 90.1 7

总之,尖牙、前磨牙和第二磨牙是硬腭黏膜最厚的几个部位,其中,尖牙越向后,

硬腭黏膜则逐渐变厚;而第二磨牙及其周围则是向后变厚,水平方向上是从龈缘逐

渐向腭中缝变厚。因此,在行牙周软组织移植手术之前,测量硬腭软组织的厚度,

能够为临床移植移植组织、获取位置、评估风险、判断预后等提供最有力的数据依

据。

3.2 测量方案 硬腭黏膜厚度测量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创测量法,另一种

是无创测量法;其中,有创测量法主要采用的是骨探测法;具体工具包括:根管锉、

牙周探针、套管、特制卡尺等。此种测量方案具有简努力英文怎么说 便、准确、测量的误差较小等

优势;但同时,此法有一定创伤性,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此外,有创测量时须注

入局麻药物,从而对测量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加之,硬腭高拱程度的差异性,

也会增加测量的误差[5]。

无创测量法则是借助影像学、超声波测量仪等来完成的,其中:(1)影像学包括

CTCBCT 等,前者测量硬腭黏膜厚度的准确度较高,仅在极薄区域存在误差;

但也有费用较高、放射量较大等不足;相较于CTCBCT具有以下优势:辐射量

较低、操作更为简便、空间的分辨率较高、曝光的时间相对较短、费用便宜等优势;

CBCT显像口腔内的硬组织效果更佳。有学者调查发现,运用CBCT测量硬腭

黏膜厚度更为简便、准确,且最大的误差率仅占 7%6]。 2)超声波测量仪

主要是将传导仪器头置于牙龈表面,再利用脉冲回波的原理来测量出牙龈厚度;但

此种测量技术存在不稳定型、技术敏感性等不足,且测量的数据较实际的要高。

4 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黏膜的厚度和牙周表型之间相关性

牙周表型也可称为“牙龈生物型”、“牙龈表型”、“牙周生物型”等,其主要反

映的是牙周厚度、牙龈乳头的高度、角化龈的宽度等,其中,牙龈厚度和形态、牙

槽骨厚度、牙冠形态等和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密切相关。牙周表型首次提出是

1972年,依照牙龈组织解剖的结构和形态,可将其分为薄型和厚型。随着临床

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薄-扇形牙龈、后-平台形牙龈。2007年,

有学者应用了超声仪器测量上腭前牙,并将“薄型牙龈”又命名成“瘦长牙冠-

型牙龈”,将“厚型牙龈”命名成“方形牙冠-厚型牙龈”,并提出了新的“中间

型”。牙龈生物型可化分为三个类型:(1)薄-扇形生物型:瘦长型牙冠,颈部

凸度小,且邻间的接触区域较窄,与冠方比较接近;附着龈窄而薄、牙槽骨较薄;

其对炎症的反应是附着龈丧失、牙龈退缩。(2)厚-平台型生物型:方形牙冠,

且颈部的凸度比较明显,邻间的接触区域较宽;附着龈宽且厚、牙槽骨较厚;对炎

症的反应是形成深袋、牙龈增生。(3)厚-扇形生物型:牙龈厚、牙冠瘦长型、

附着龈较窄、扇形牙龈曲线显著[7]。

牙龈生物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牙龈厚度,大多数学者主要是通过测量或描述唇颊

侧牙龈厚度来将牙龈生物型划分为中间型、厚型、薄型。其中,测量的方法主要有

牙龈厚度探测法、牙周探针透明度法;牙龈厚度探测法是以牙龈厚度来界定牙龈生

物型,即<1.5mm的牙龈判定为薄型,>2.0mm的牙龈判定为厚型;牙周探针

透明度法则是探诊时,可以看到牙周袋内的探针轮廓即为薄型,不可见即为厚型

8]。

5 结语

牙周软组织增量术的目的在于种植周围附着龈量、增加天然牙,其在有效控制菌斑、

重建口腔美学、增加种植体稳定性方面同样具有积极意义。硬腭是牙周软组织增量

手术所需移植物的主要供应区,因此,分析硬腭解剖结构、硬腭黏膜厚度等对于保

证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的顺利进行、判断预后等尤为关键。但本文论述的硬腭黏膜

厚度检测方式仅仅能够获取硬腭黏膜全层厚度,而无法测量到黏膜各个组织学层次

厚度;且在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在当前应用较广,无论是SCTG手术,还是FGG

手术,固有层结缔组织均是软组织增量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不仅是增宽或增厚角化

牙龈的根本,而且还决定着移植软组织的性状、愈合情况。此外,硬腭黏膜的组织

结构和厚度分布规律,对于手术方案的确立、供区选取、移植软组织获取、预后评

判等至关重要。但就目前我国的研究中,对于硬腭黏膜组织结构分布和厚度的研究

还比较浅显,仍需进一步探讨,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裴婷婷,于洪强,文超举,.组织工程学方法增量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

学杂志,2016,51(5):310-316.

2]王佐君.探讨CBCT应用在口腔种植学中的临床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

,2016,3(12):8-10.

3]蒋柳宏, ,景向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

,2015,19(7):1138-1142.

4]崔元志,吴汉韬.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

,2018,5(19):90-91.

5]史俊虎, , ,.自体游离硬颚黏膜重建眼睑的效果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

,2017,21(12):1921-1925.

6]毕小成,危伊萍,胡文杰,.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拔牙后位点保存与自然愈合后种植治疗效果

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10):598-604.

7]毛文书,席淑新.移植技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修复上睑缺损畸形效果观察[J.酸菜炒肉的做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2016,25(12):1295-1296,1303.

8]周艳明, ,余西江,.牙槽内移植在外伤冠根折牙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

,2018,34(1):73-76.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06:44: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0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