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1.苏洵《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
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
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
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
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
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
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第 1 页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
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
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
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
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
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
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
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
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
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
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
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
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
第 2 页
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
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
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
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
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
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
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
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
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
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
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
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
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
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
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
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
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
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
第 3 页
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
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
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
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
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
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
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
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
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
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
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
之下了!
2.苏轼《六国论》
原文: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
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
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
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
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
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
第 4 页
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
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
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
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
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
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
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
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
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
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
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
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
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
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
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
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
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
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
第 5 页
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
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
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
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
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
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
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译文: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
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
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
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
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
不能数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军」六千人;魏无忌、
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等,都有宾客三千人;田文并
且还在薛地招聚了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万家;齐国稷下地方
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
都招致了宾客无数。以后到了秦汉更替的时候,张耳陈余的
部下,号称人才很盛,宾客和供他们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
第 6 页
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是些见于传记的,估计不见
传记的养士应当是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役使
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国家又怎能受得了
呢?
苏先生说: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像
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
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
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
道六国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这里,不
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辩才、有气力的这种人,都是三亚海钓 人民
中的优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人的,
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
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种人不失
业,人民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性质不同,可是从前的帝王
却根据习俗美容学习 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
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
以后是由郡县的选拔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
铨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
全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
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
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
第 7 页
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
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
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
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
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
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
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
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们遣散还乡。
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
里去呢?不知道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
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
机呢?所以,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
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
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把西游记的思维导图 百海南鸡蛋果 万只
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牠们饿着渴着,不知道牠们将来要
吃人。世上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了,所谓豪杰也应该没有
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经过代国时,侍从车辆,仍然成千,
都满载着宾客,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
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非常严密,
可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还争着招致
第 8 页
宾客。这难道是由于秦代祸乱的教训,以为单靠名位官职不
能完全羁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或者能
够从宾客中出头吗?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
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哎,这是
秦朝和汉朝能够做得到的啊!
3. 苏辙《六国论》
原文: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
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
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
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
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
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
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
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
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齐、楚、赵之危事也。越韩
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
第 9 页
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
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
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
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
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
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
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
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
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
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
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
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
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
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
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
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
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
第 10 页
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
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
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
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
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
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
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
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
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
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
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
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
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
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
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
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
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
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
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
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
第 11 页
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
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
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
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
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
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
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
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
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
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
啊!
4.李桢《六国论》
原文: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
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
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
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
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
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
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怎样用英语骂人 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
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
第 12 页
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
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
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
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
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
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
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
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
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
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
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
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
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
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
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
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
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
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
也,可慨也夫。
第 13 页
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
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
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
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
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
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
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
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
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
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
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
(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
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
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
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
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
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
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
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
第 14 页
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
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
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
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
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
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
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
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
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
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
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预期成果形式 ,而且成功了,
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
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
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
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
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
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
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
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
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
存在呢!
第 15 页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
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
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
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第 16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02:5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0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