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典型事例
文章属性
• 【公布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
院
• 【公布日期】2022.05.30人间中毒迅雷下载
• 【分 类】其他
正文
江苏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典型事例
1. 建设智能预警系统 助力防范“套路贷”虚假诉讼
——江苏高院“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
【基本情况】
“套路贷”是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常见形式和敛财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隐
蔽性和迷惑性,套路手法不断翻新,防范和识别难度大。为服务法官更加科学、准
确地甄别“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服务精准打击“套路贷”虚假诉讼,助力“扫
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高院在全国法院
率先建设“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
智能预警系统包含系统首页、态势分析、人群画像、风险放贷人预警、已结案
件预警、综合检索、诉讼代理人分析、重点关注、工作成果、职业放贷人名录、文
件资料等功能模块,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风险人员、风险案件的
智能识别与预警,辅助法官快速甄别发现“套路贷”虚假诉讼。
【主要成效】
智能预警系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等技术,通过汇聚和分析法院内
部数据和外部数据,构建“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算法模型,设置民间借贷、债权
转让等案由的新居落成大门对联 监督识别点,建立对“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和当事人的大数据智能
画像,实现“套路贷”虚假诉讼自动预警、科学认定、全面打击和源头防范,帮助
法官在办案中精准高效地甄别防范“套路贷”虚假诉讼。
自系统上线以来,江苏法院干警共使用502.7万人次,成功从2013年以来的
118万余名原告中,识别出5级高风险放贷人5776人、4级风险放贷人6754人,
从175万余件民间借贷等七类案由一审案件中识别出疑似“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
32962件,有力支撑了江苏法院“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贺卡的做法 和江苏省非法金
融活动专项治理工作。该系统顺利通过法研院测评,并成功入选2021年度法治蓝
皮书,江苏高院被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确定为智能预警系统全国唯一试点法院。
【典型意义】
“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民间借贷类
案件涉“套路贷”虚假诉讼风险进行测算,是司法大数据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
现。该系统基于海量数据基础所进行模块化分析,智能预警矛盾风险隐患关键节点
动态,为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 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
——江苏高院区块链平台应用系统
【基本情况】
江苏高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积
极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完善存证
验证服务、探索智能合约应用、推进跨链融合制度、建立可信操作体系”四个方面
8个创新应用点,助力法院业务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任务中,江苏高院荣获全国高院试点任务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基于司法区块链平台,将案件办理全过程相关业务节点生成的法律文书上链存
证,实现无纸化办案场景下电子卷宗的安全可信。提供统一的核验平台,为诉讼参
与人提供法律文书的真伪验证。在知识产权确权应用中,将各类电子证据材料信息
纳入司法区块链中,上链成功后返回存证哈希、存证证书等数据,从源头上杜绝材
料被篡改的可能。在案款可信监管应用中,对案款各类关联信息进行实时存证,确
保操作可信。
【主要成效】
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签章文书、裁判文书、送达文书等相关法律文书的上链存证
及相关文书的在线核验应用;以知识产权案件为切入口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确权、固
证及验证;以案款发放全流程监管为目标,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案款发放全过程的
可管控、可监督、可追溯。
截至目前,江苏法院区块链节点已经存证电子材料、业务信息等数据377.9万
份,上链法院83家。为法官、当事人、代理人、律师等各类人员提供全流程安全
可信的诉讼服务应用。
【典型意义】
区块链平台应用系统依托司法机关主体信用,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
化、不可篡改和不可撤销、公开透明、可靠性强的特点,以及管理成本低、便于追
踪、安全性高的优势,为审判文书等材料存证、验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法院
的文书存证验证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该系统实现了电子证据在司法领域的可
信流转,能够有效帮助法官破解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高效查明案件事实,提升审
判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并进一步规范线上行为。
3. 建设一站式维权平台 打造全域诉服体系新动能
——苏州中院“全域诉讼服务系统”
【基本情况】
2019年10月8日,苏州法院在全国率先上线“全域诉讼服务系统”,旨在打
造“全市域、全通道、全事项、全时间”的诉讼服务体系。该系统充分融合线上、
线下各类“小前台”诉讼服务申请,打造以诉讼服务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大中台”
业务处理监管中枢,联结各法院、各业务部门建成“长后台”机制,全面提升诉讼
服务事项办理效率和质量。系统依托实体诉讼服务大厅,推进诉讼服务工作规范
化、便捷化、无纸化,通过全域诉讼服务平台归口管理线上、线下各类诉讼服务事
项,实现各类诉讼服务事项的收集、办理(转办)、跟踪等功能,促进法院之间、
各个审判部门、各业务环节的整体联动,使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当事人与办案法官之
间沟通的桥梁纽带。
【主要成效】
集约化的诉讼服务中心管理,减轻了异地案件当事人、代理律师的诉累,将立
案、送达、交材料、查询等业务进行集约化办理,当事人、律师到就近法院诉讼服
务中心或法庭诉讼服务点就可以办理其他法院的业务。系统功能划申请书格式模板 分为立案类、申
请类、查询类、咨询类四大类业务,可以实现“一网通办”、内网联动、业务协
同。自全域诉讼服务系统上线以来,全市通过全域诉讼服务共申请了各类事项
46.5万件,其中跨域立案800件,材料转接580件,联系法官1800件。
【典型意义】
“全域诉讼服务系统”统筹线上、线下各类诉讼服务事项,实现“全市域、全
通道、全事项、全时间”的诉讼服务体系,是全面推进“跨域诉讼服务”改革,推
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应对异地诉讼不方便等问题的
积极探索,也是“互联网+”背景下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
标准化、高效率、同品质诉讼服务的有益尝试。
4. 推进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 夯实无纸化办公办案基础
——苏州中院“数据加工工场”系统
【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提高电子卷宗
编目效率与准确率,苏州中院成立全市人民法院“集中编目中心(数据加工工
场)”,依托“图文识别、语义分析”智能编目技术,优化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辅
助人员集约化管理的积极效应,提高编目核对效率。采用“分散扫描、自动编目、
集中校对”新模式,对下级法院随案同步生成的电子卷宗智能编目集中人工质检和
修改,破解电子卷宗生成不规范、应用不充分等难题,保障电子卷宗随案同步工作
持续推进。并通过人机耦合规范电子卷宗编目标准,提升智能编目能力,为后续深
度应用电子卷宗夯实基础。
案件当事人在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现场提交、庭审过程中提交或者邮寄至法院
的诉讼材料,由专人进行材料收件登记,并移交所在法院扫描岗位进行数字化处
理。扫描岗位接收材料后对材料进行扫描,扫描完毕后电子文件自动推送智能编目
引擎进行自动编目处理,统一提交中级法院进行编目校对。中级法院收到编目校对
任务后自动分派至编目核对岗位,由编目岗位对智能编目结果进行检查整理、分类
校对,核对无误后移送法官签收,系统自动对材料图文识别,便于后续法官利用。
【主要成效】
“集中编目中心(数据加工工场)”设置集中编目岗位,采用集中标注编目模
式,对智能编目进行人工校对,及时对纸质卷宗进行深加工,建立可信的电子卷宗
阅卷目录,确保电子卷宗随案生成、随案流转、卷宗归档,有利于实现网上阅卷、
卷宗调阅、业务协同等应用,为法官立案、庭审质证、庭审笔录、文书撰写、结
案、归档等办案流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提升了电子卷宗服务审判工作的能
力,推动了工作机制创新和审判流程再造。
2018年“苏州法院数据工场”实现了对全市所有法院、法庭的并网运行,为
全市两级法院在办案件提供了高质量的电子卷宗,完善了电子卷宗质检流程,规范
了电子卷宗编目标准,提升了审判质效,节省了财政经费。
【典型意义】
苏州法院“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实现了自动、快速、准确、详尽地标
注电子卷宗目录和材料名称,方便快速定位检索、可视化利用电子卷宗内容,为电
子卷宗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互联网时代深入推进法院系统“审判核心业
务改革”的重大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 推进内外网系统融合应用 打造智慧庭审新模式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
【基本情况】
2020年初,面对疫情给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造成的阻滞,尤其是对审判中心环
节——庭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针对以往在线庭审模式存在的成本高、建设周期
长、难以与审判业务系统实时对接等问题,南通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全
国率先研发上线“支云”庭审系统。该系统在法院专网和互联网分别部署流媒体、
业务平台,双平台之间通过文本和视频光闸实现业务信息、视频流和控制信令的交
互;同时,部署画面融合服务器实时合成庭审画面。该系统对接了办案、科技法
庭、语音转写、流媒体中心、庭审直播等系统,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有科技法庭设
备,同时兼顾了多种庭审场景的需求。
【主要成效】
“支云”庭审系统紧贴在线诉讼需求,综合利用安全交换等多项技术,解决了
传统带英语 互联网庭审模式不能实现与业务系统实时对接、无法完成复杂案件举证质证、
庭审音视频无法同步到审判业务系统等难题,构建了“跨网系、跨部门、跨地域”
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庭审新模式。该系统获评2020年全国“政府网站网上办事
精品栏目”奖,入选2021年度法治蓝皮书、全国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全省政法工
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典型意义】
“支云”庭审系统是南通法院智慧法院创新成果。该系统依托南通法院“五位
一体”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最大程度利梦见小男孩哭 用现有科技法庭系统资源,实现了与内网审
判系统、科技法庭系统、庭审直播系统、语音转写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的实时互联
互通,在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南通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正常运转。
6. 打造智慧警务云平台 推进警务管理规范有序
——南通中院“智慧警务云平台”
【基本情况】
“智慧警务云平台”由南通中院研发,建设法警指挥中心并由专人值守,实现
法院内网,公安专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与驻所支云科技法庭、案件管理系
统、访客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等对接;同步开发移动端APP,提供警力管理、警务
督察、法官人身保护、警情处置等移动业务办理,实现不同功能模块在法警指挥中
心、办公电脑、移动终端上的实时查看、提醒、处理等功能。
【主要成效】
该平台自2021年7月试运行以来,南通两级法院共通过该平台开展4290条警
力申请,完成了8845人次的庭审保障工作,两级法院各项警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
范。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两级法院视频在线状况监控、视频质量自动检测并同步生成
巡检报表组织845人次参加警务训练考核,获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典型意义】
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中院“智慧警务云平台”以警务指挥
中心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构建了联
动指挥、快速响应的警务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实现了移动化快速指挥调度、多维度
智能安全防范、高效率法警业务管理,有力促进了数字法院建设。
7. 织密信息“防护网” 切实防范廉政司法风险无疏漏
——南京中院“特殊代理人预警系统”
【基本情况】
南京中院研发上线 “特殊代理人预警系统”, 建立人员信息数据库,为审判
人员在办案期间提供有关人员信息的预警提示,辅助加强法院队伍廉政建设。系统
嵌入部署信息检索和提醒功能,在立案和审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诉讼参与人界面
中进行代理人信息填录时,系统自动根据代理人姓名、身份证号到特殊代理人数据
库中进行检索,一旦查询到相关信息,即弹出预警对话框,告知操作人员该代理人
为特殊代理人,由操作人员选择是否继续。
【主要成效】
建设“特殊代理人预警系统”,为立案、审判人员精准提供特殊代理人信息提
醒。该系统加载了南京两级法院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梳理确认的数百名特殊代
理人信息,在全市法院作为立案必查项目进行推广应用,在全省法院系统平台加载
数据、配置使用。
【典型意义】
“特殊代理人预警系统”以风险代理人档案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敏感人员
管理、风险自动预警、成效统计等功能,在立案、审理等环节实现自动检测并实时
提醒、自动拦截违规代理案件,有效提升了诉讼代理人审核效率和风险甄别能力,
有利于规范法院离任人员从事律师职业,维护司法公正廉洁。
8. 探索物联网技术司法应用 创新智能化执行新途径
——无锡中院“物联网+执行”系统
【基本情况】
无锡中院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和本地产业集群优势,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签署
物联网技术司法应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创新应用。
“物联网+执行”主要有三个子系统:一是物联网电子封条,实现对被执行财产的
“活”查封,联合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物联网电子封条,延续传统样式,震慑
力强,低功耗值守,操作性好,可复制性强,推广性高;二是物联网称重系统,实
现对特殊动产的“快”处置,系统具备自动称重、即时记录,安全性强、适用范围
广,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的特点;三是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系统,实现对被执行财
产的“智”监管,将对“特定财产”的监管发展为对“特定价值财产”的监管,实
现对企业财产的“活”查封,最大限度降低因诉讼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通过
“物联网+执行”,在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双赢的统一。
【主要成效】
“物联网+执行” 系统的应用,对于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
有主要价值,对于解决执行难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2020年11
月9日,在无锡召开执行工作现场会,在全省推广“物联网+执行”的工作经验。
【典型意义】
无锡法院“物联网+执行”系统利用物品精准识别技术,实现对被查封财产和
涉诉企业的“活”查封、“快”处置、“智”监管,既对企业所有的原材料、成
品、生产设备等进行全流程、全时段、全方位的感知和预警,又使企业可以正常生
产经营,开创了善意文明执行的新路径。
9. 管理更“智能” 改革生“效能”
——盐城中院审判执行全流程节点信息化管控平台
【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落实法官、院庭长办案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构筑标准化、规范
化的审判流程体系,提升执法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盐城中院建设了审判执行全
流程节点信息化管控平台。平台将从立案到结案归档的全部流程节点的工作标准、
时限要求、操作规范嵌入办案系统,若出现违规现象,管控平台进行提示、预警、
设卡乃至锁定。将所有管控节点区分为重点节点和一般节点进行分级管控:对一般
节点采用提示、警示等方式督促审判人员及时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对重点节点一律
采用设卡、锁定的方式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主要成效】
管控平台细分210个监控节点,对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5个条线
9类程序开展标准化的审判流程节点管理,通过以实时抓取数据、图像化展示等方
式,细化办案职责清单和履职指引。通过管控平台的全程指引监管,信息化审判管
理的效能得到进一步激发,审判质效指标明显好转。该平台入选全国法院年度司法
改革创新案例,盐城中院被最高院确定为审判流程标准化试点法院。
【典型意义】
盐城中院审判执行全流程节点信息化管控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审判执行工
作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化保障,进一步
加强了对审判权运行的监督管理,有利促进了审判质效的提升。
10. 智慧送达 开启集约送达新模式
——宿迁中院“宿法智达”系统
【基本情况】
为解决法院送达工作 “人难找”的困境,宿迁中院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
运营商合作,利用手机号码实名制的契机,建成宿迁法院电子送达平台,有效提高
了送达效率和成功率。2019年11月,为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
建设,宿迁中院与宿迁邮政深化合作,探索诉讼文书送达新模式,打造“宿法智
达”系统,设立集约化送达中心,实现场地、软硬件设备、人员管理高度集约化,
打造集中送达“宿迁模式”。
【主要成效】
“宿法智达”系统整合诉讼地址信息,公安户籍地址信息,邮政物流地址信
息,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行商的实名手机号码信息,形成送达地址大数据库,
支持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方式。用户只需发起送达任
务,系统根据预置送达规则,从电子送达开始,自动有序衔接各送达流程,无需重
复发起。同时,系统充分利用地址大数据,合理规划送达地址,优先使用电子送达
等方式,提高送达效率。文书送达的发起、实施、结果等流程节点,均在系统中全
程留痕,送达过程中形成的现场照片、现场录像、现场笔录、送达回执、送达地址
确认书等材料均可通过手机小程序,由送达人员及时推送到送达系统。系统自
2020年启用以来,每年完成几十万次送达任务,每个案件法官只需2-3分钟时间
发起任务,其他工作全部由送达中心完成,送达成功率、效率大幅提升。
【典型意义】
“宿法智达”系统利用执行数据存储处理中心、全市EMS分拣中心、电子送达
数据对接中心的优势,组建优质服务团队,做到统筹协调、有效联动、及时响应,
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实战应用,推进了案件集中送达,以创新赋能“最后一公里”,
实现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的“零距离、零等待”。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19:3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9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