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十项基本标准
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
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
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
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
价)。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
到 2020隼有可能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
1
小康基本标准
(此系基本标准,非全面标准,目前全国除第3、6、16条外,其余均已达
到)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
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蛋挞材料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2
(特别的生日祝福语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我热爱生活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十六
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
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
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
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
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
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
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
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
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
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
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
3
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
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
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时
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
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
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
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
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
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
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
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
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
4
的阶段。它所指向的圣诞节介绍 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小康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发展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
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
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
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
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
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
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
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新概念。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
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
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
5
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
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
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
态。” 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
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邓小平文
选》第3卷64页
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1982年9月麦穗腰花 ,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
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
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
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
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总体小康生活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
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中共十三大报告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美食的作文 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
6
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
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优美段落50字 到丰衣足
食„„”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
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完全可以打高尔夫球 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
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
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
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
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中共十五大报告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
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
7
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
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在本世
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
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共十六大报告
8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19:2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9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