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押韵有什么讲究?记住这5种韵格就明⽩了
这个问题是:宋词押韵分哪⼏种类型?
.........
前approximate ⾔
⾸先要说的是,词不⼀定是宋词,唐朝五代时期就有不少⼈开始填词。除了清英法海战 朝出⼟的《敦煌李清照的诗集 曲⼦词》这⼀类民间作品
外,还有很多⼤诗⼈也留下了不少词作,例如李⽩《菩萨蛮》、⽩居易的《忆江南》、温庭筠的《更漏⼦》、韦庄《浣
溪沙》、李煜《虞美⼈》等等不胜枚举。
简单来说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词的韵格有平声韵、有仄(上去)声韵、有⼊声韵,有换韵,有叶韵。在介绍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以前,先
简单介绍⼀下填词押什么韵?
⼀、词林正韵与诗韵
我们说起词韵,⼀般是指清朝⼽载编撰的《词林正韵》。在这以前的⼈填词是⽤诗韵,词的押韵相对来说⽐格律诗宽松
简单得多,类似于古体诗的邻韵通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押。不过有的诗⼈填词依然喜欢按照诗韵⼀韵到底,例如清朝顾太清这⾸《喝⽕
令》,押诗韵《平⽔韵》的⼗三元,反⽽不符合《词林正韵》的韵部,分别押了词韵的第六、第七两个韵部: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留我饮芳罇。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路琼瑶,⼀路没车痕。⼀路远⼭近树,妆点⽟乾坤。
多数⼈像作古体诗⼀样使⽤诗韵的邻韵填词,例如晚唐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的《浣溪沙》:
清晓妆成寒⾷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 ⽇⾼犹⾃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按照诗韵来看,天、钿、前【下平⼀先】 ,栏、残【上平⼗四寒】。按照词林正韵来看都属于同⼀个韵部【第七部】。
⼽载编撰的《词林正韵》是根据前⼈词作押韵的习惯,总结归纳出来的这⼀套词韵,我们看到的唐宋词⼤部分符合这⼀
套词韵。不过也有不符合这套词韵的作品,例如秦观的《千秋岁》:
⽔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带。⼈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处,今谁在。⽇边清梦断,镜⾥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词按照《词林正韵》来看,分别押第三部和第五部。
⼆、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
1、平韵格
整⾸词⼀韵到底,押同⼀韵部的平声韵称之为平韵格,例如⽩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江花红胜⽕,春来江⽔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个韵脚都是平声韵,谙、蓝、南,属于词韵的【第⼗四部】,按照诗韵来看押【下平⼗三覃】,⼀韵到底。
词谱⾥的△表⽰押平声韵。○ 标平声 ,●标仄声,⊙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2、仄韵格 上去韵
整⾸词押同⼀韵部的仄声韵称之为仄韵格,⼀韵到底,如欧阳修《⽣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上柳梢头,⼈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与灯依旧。不见去年⼈,泪湿春衫袖。
词谱⾥的▲表⽰押仄韵。四个韵脚昼、后、旧、袖都是【第⼗⼆部】,这⾸词的⼏个韵脚我们读起来都是去声。其实仄
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声,其中上声和去声是可以通押的,例如⾟弃疾的这⾸《摸鱼⼉》
可以看出,这⾸词是上声和去声通押的,⾬、语、舞、⼟、苦都是上声(今天的普通话3声),其他的韵脚如去、数、
路、处等都是去声(今天的自然景观的作文 普通话4声)。在填词时,上去可以同押,本⾝他们也在同⼀个韵部了,⽐如这⾸词的所有
韵脚在词林正韵中属于第四部。
注:押⼊声韵也属于仄韵,不过⼊声韵不可以与上、去通押,所以下⾯会单独作为韵格介绍。
3、平仄通协格
同⼀个韵部中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称为叶韵。例如苏轼《西江⽉》:
世事⼀场⼤梦, ⼈⽣⼏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凉、廊、妨、光是词韵【第⼆部】的平声,上、望是词韵【第⼆部】的仄声。
词谱有“叶韵”这两个字就是平仄通协格。
4、⼊韵格
⼊声韵也是仄声韵,四声中,上去⼊都是仄声,不换韵的词⾥,上去韵可以通押,但是⼊声韵是独押。⼊韵格的词⾮常
多,例如满江红、念奴娇、好事近、⾬霖铃、兰陵王等等。
这⾸词的韵脚是迹、碧、国、历、客,⼣、翼、笛,属于词林正韵⼊声【第⼗七部】。⼀⾸词并不⼀定只有⼀种韵格,
例如上⾯介绍的《⽣查⼦》也有⼊韵格。
这⾸《⽣查⼦》的韵脚烛、绿、宿、触、续都是⼊声字。另如上⾯说的《念奴娇》不仅仅押⼊声韵,还有好多词⼈喜欢
押平声韵,例如南宋豪放派词⼈张元幹的这⾸《念奴娇》:
5、平仄换韵格
⼀个词牌⾥,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就是平仄换韵格,这种格式其中也有叶韵的,但是叶韵不是必要条件。
上图的李⽩《菩萨蛮》就是平仄换韵格,前两句押⼊声韵韵【织、碧:第⼗七部】;三四句换成平声韵, 【楼、愁:第
⼗⼆部】;五六句⼜换⼊声韵,【浮针疗法 ⽴ 、急第⼗七部】;七⼋句再换平声韵,【程、亭:第⼗⼀部】。其中两次押第17
部属于巧合,并不是词谱的要求。
上图的楼扶《菩萨蛮》⽐较特殊,前四句叶韵,后四句叶韵。这是⼀种变格,句钦定词谱记录元朝⼈填词喜欢这样填,
这并不是菩萨蛮的正格,叶韵不是必须要求。
三、叠韵与叠句
词的押韵还有⼀种叫做叠韵,这种叠韵有时也是叠句 ,例如《如梦令》:
“如梦、如梦”,既是叠句也是叠韵。下⾯还有四个字的叠句同时叠韵:长⽣活计、长⽣活计。
下⾯这⼀⾸“烟淡,霜淡”,就是叠韵⽽不叠句:
结束语
词韵类似于诗韵中的邻韵通押,但是略有不同,例如平⽔韵的【九泰 】、【⼗⼀队 】、【九佳 】、【⼗灰 】等就被分
给了两个韵部。
总体来说,词韵⽐格律诗的诗韵简单得多,学习填词的朋友就不要⽤新韵填词了,直接⽤词林正韵即可。
@⽼街味道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真是科举考试时写的诗吗?他考上没有?
诗词创作⼩练习 您能⽤“⼼归何处”作诗吗?
回⽂诗听说过 但不知道有这么多花样 苏轼很喜欢玩这种⽂字游戏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17:1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9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