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水的秘密》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 1 页 共 6 页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水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预期目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
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
主动探索的巧克力酱 兴趣。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
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
知道水是无味的。
3、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请幼十大小说 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
导幼儿感知“流动”。
第 2 页 共 6 页
三、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沉浮的变化》
活赞美花 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付诸行动 ,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胆囊炎能吃鸡蛋吗 浮现
象。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一差二错 行分类。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水果素描 护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
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叙述,在蔚
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
这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
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
水里。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
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
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3.师:环境遭到破坏,小鱼们的生命可爱图片头像 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小朋友
第 3 页 共 6 页
你们想帮助这些小鱼吗?那我们今天就赶紧组织一批打捞队,去帮助小
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好吗?
4.可是,这些垃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入到了水底,所以我
们一定要把打捞队分成两队才行,一队去打捞浮在水面的垃圾,一队去
打捞水底的垃圾。你们说好吗?
5.猜测活动,师:小朋友,那你们知道意犹未尽是什么意思 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哪些
物品又会浮到水面上来吗?(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6.操作活动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教
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提
高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请小朋友
对照自己的猜测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
7.师:小朋友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
大家听听?(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让幼儿
了解积攒的反义词 物体的沉浮现象和物体大小没有关系。)
8.师:对,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小朋友,你们
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真棒!
9.分类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帮小鱼把垃圾打捞上来之后,该怎
样处理这些垃圾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它们装进垃圾箱里好不
好?(出示两个带有上浮、下沉符号的纸箱。)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指
导幼儿认识沉浮标志,然后把下沉和上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箱子里,
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10.小朋友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能当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了,
现在让我们动起手来帮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吧!大家要记得一定
要把打捞上来的垃圾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垃圾箱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第 4 页 共 6 页
开始行动吧!
第 5 页 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14:4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9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