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目录
一、遥感的概念 ............................................................... 1
二、遥感的发展历史 ...那一刻我长大了 ........................................................ 1
三、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 1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2
4.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 2
4.1.1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关于是什么意思 .................... 2
4.1.2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 2
4.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2
4.2.1臭氧层 ......................................................... 2
4.2.2有害气体 ....................................................... 2
4.2.3气候变化 ....................................................... 2
4.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 2
4.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 3
4.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 3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 3
5.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 3
5.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 3
5.3 3S一体化 .......................................................... 4
5.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 4
5.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 4
5.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 4
六、总结..................................................................... 4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的英文是“remote nsing”,意即“遥远的感知”,在日本叫“远隔探知”或“远
隔探查”。其科学含义一般理解为:在遥远的地方,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
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与目标物接触,凭借其发出
的某些信息识别目标。所以有人将遥感技术作为一种侦察技术。
根据遥感的这一概念,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遥感本领。例如,人的眼睛减少英语短语 识别物体的过
程就是一种遥感过程,它是靠物体的色调、亮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大小等信息,来判定物
体的属性。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用接收到的回波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方位和属性。现代
遥感技术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遥感现象和过程而产生的。
目前,对遥感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
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
与解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二、遥感的发展历史
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不可能超越时代,
遥感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形成是与传感技术、宇航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相联系,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和全球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普通照相机和飞机的基础上,一些新的
信息探测系统相继出现。人类观测电磁辐射的能力从可见光扩展到了紫外、红外、微波等,
对目标物信息的收集方式从摄影到非摄影;资料由像片到数据(非图像);平台由汽车、飞机
发展到了卫星、火箭;应用研究从军事、测绘领域扩展到了农、林、水、气象、地质、地理、
环境和工程等部门。这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术语,以便概括这种信息探测系统及其过程。1960
年美国学者伊林L.布鲁伊特(Evelyn L..Pruitt)提出“遥感”这一科学术语,1962年在
美国密执安大学召开的<国际环境科学遥感讨论会)上,这一名词被正式通过,从此就标志着
遥感这门新学科的形成。
但是,在遥感一词出现以前,就已产生了遥感技术。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常
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和航天遥感阶段。
三、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
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
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
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
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
及的。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4.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4.1.1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
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
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4.1.2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
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
的植被特征。
4.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4.2.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
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
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
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4.2.2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
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
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
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
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
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2.3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
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傲慢与偏见翻译 、从零开始学电脑 辐射收支
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
4.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
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
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
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
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
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
市的热岛效应。
4.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
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
林覆盖图,使用计吉他d和弦怎么按 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8O% 。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
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
物保护规划。
4.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
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
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
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
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
远不要发生了。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5.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
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
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光谱仪,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
调查十分有效。
(2)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对地观测领域有很
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
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
态监测能力。
(3)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
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由航天、航空和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
获取系统,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以及全天候、全时域和全空间的数据能力,为地学研
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
5.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
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
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
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
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
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5.3 3S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
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3S一体化。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
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
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
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
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
5.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3S一体化,资源与环境的遥感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量也将大幅度增加,遥感数据
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神经网络具有全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联想
功能等特点,在解决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特大复杂的数据信息方面有明显优势。认真总
结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寻求研究定量精确化算法,发展快速有效的遥感数据压缩算法,
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5.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
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5.6.建立孟郊贾岛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国
家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
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
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
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
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测评价分析,制定环境保护的辅助决策方案;数据
网络环境是其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开放网络环境,实现环境海量数据的快速流通。
六、总结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
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七 参考文献:
[1]陈述彭,童庆禧,郭华东.遥感信息机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徐冠华,田国良,王超,等.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3]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桥,杨一鹏,黄家柱等.环境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马蔼乃.遥感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6]冯筠,黄新宇.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14(4):59
—70.
[7]吴忠勇,程承旗.3S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1997,13(1):
2—6.
[8]江丽.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2003,23(2):53—54.
[9]雷利卿等.遥感技术在矿区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监测,2002,2:33—36.
[10]谢品华等.大气环境污染气体的光谱遥感监测技术[J].量子电子学报,2000,17(5):385—394。
[11]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倪绍祥,查勇,蒋建军.我国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18(3):81—94.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14:4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9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