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地介绍三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而应注重从学生
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这三类植物的不同特征及生活环境,并归纳出与人类的关
系。另外,教师最好课前准备好三类植物的实物,以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特别是对
城镇的学生尤为重要。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教材中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的,在
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安排,如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认识一下校园中的裸
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总之,这些做法目的是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
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有了感性认识红色婚纱礼服 ,有了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法设计:
(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验、观察、查阅资料、讨论、质疑、释疑等多种探
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性与爱的斗牛 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对进一步学
习的求知欲。(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并借助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观
察中学习藻类和苔藓植物的有关知识。由静变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
记忆,增强直观效果。
五、学法指导:
(1)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本,收集藻类、苔藓的各种资料,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
实践能力。(2)通过收集所需实物和资料,合作实验,锻炼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的各一年级班主任寄语 种绿色植物,向学生介绍生如何提取图片中文字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
约有30万种。然后,指导学生认识其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出示海带、松树、葫芦藓、富贵
蕨、樱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
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后,达成共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形
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教师因势利导:“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
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
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
导入新课: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生动的画面,加强直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整体了解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种类繁多。
环节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富含深情地朗读书中优美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
这里的绿色是指藻类植物。作为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盛产藻类植物。教师就可根据这
一优势,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收集实物做标本,制
作精美的课件。
(一)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恒成语 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
器官吗?
3、藻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有什么作用?
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之间可相互补充,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生1:为大家介绍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包括淡水和海洋。淡水
中有多细胞的水绵和单细胞的衣藻。海洋中的藻类参考课本P79页,带领同学们逐一认识。
生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马尾藻,带领大家观察。(稍作停顿)帮助学生认识藻类植物
的根状物与叶状体。明确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生3:介绍藻类植物跟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介绍藻类植物的作用(药用和吃:石花菜
可以用来做凉粉,海带,紫菜等等。藻类植物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做鱼饵、释放氧气。明确
95%的氧气是来自藻类植物的。) ……
教师通过播放青岛海洋生物馆的录像,和学生一起回顾了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
构。然后,通过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新知。
问题:“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水就会变成绿色,仔细观察发现缸的内壁上长出了
绿膜,你知道这些绿膜是哪类植物吗?”(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根据地域优势,加强直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
作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丰富的视频资料拓展了学生视野,激
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以致用让学生既具人文情怀,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质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的绿色又是谁?自然过渡到苔藓植物。
(二)根据导学提纲,进行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分析讨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
态结构。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生1:在干燥的地面或者向阳的墙面上,由于环境比较干燥,没有发现苔藓植物。
生2:也就是说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教师归纳总结。(超链接回到讨论提纲2)
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real未删减版 吗?
生1: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生2:准确说,苔藓植物有假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生3:假根有什么作用?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将假根放大,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假根只起固定作用,不能吸收水
分和无机盐。从而进一步明确苔藓植物是靠茎和叶(仅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来吸收水分无机
盐。由于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物长得都比较矮小。
3、为什么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1:猜测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所以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来威胁叶片细
胞,因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教师播放录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师生小结,引导学生完成学
案。通过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新知。
问题:在大森林里迷路了,在没有指南针的条件下,我们怎样辨别南北?
(学生答案不一,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导垃圾工作 学提纲,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分析讨论苔藓植物的
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有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科学的观察方法、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三)资料分析,图片观察,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出示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得出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教师进一步质疑: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蕨类植物
在结构上有何特点。通过学生看书自学,教师点拨引导,(以波士顿蕨为例)帮助学生明确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能很快
地运输到叶,而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很快到达根及其他细胞。所以植物体长得比
较高大,明确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波士顿蕨、鸟巢蕨、富贵蕨和桫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蕨类植物的
作用,师生小结归纳得出:食用、药用和绿肥饲料等。
教师组织学生观屈原资料 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认识孢子囊,了解生殖细胞---孢子。
进一步明确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来繁殖的植物,即孢子植物。为下节课“种子
植物”打下基础。师生小结,引导学生完成学案。通过拓展延伸,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进一
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 师生合作 归纳总结
填写表格: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形
态
结
输导组织
构
【设计意图】:对比是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对比,可更好地梳理巩固学生
已有的知识,形成知识链。/并在知识链接中,较快地提取知识。
环节四 复习巩固 达标反馈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案。
1.将下列植物的名称与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根
茎
叶 好看的英语单词
①墙藓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②海带 B.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③卷柏 C.有茎和叶,体内没有输导组织
2.1945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
寸草不生的孤岛上,并最终得以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
你认为他们能捞到哪些植物?
A.水绵和衣藻;B.水绵和苔藓;C.海带和石莼;D.满江红和水绵。答〔 〕
3.“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你知道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
物同属一类吗?
A.衣藻;B.蕨;C.白菜;D.葫芦藓。答〔 〕
4.以下是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比较表。
(1)请你补充完善表格设计,并填写有关内容。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身体组成
营养方式
繁殖方式
(2)尝试找出三类植物的相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巧妙处理,使本堂课前呼后应,联系紧密,体现生物来源
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加深的学生的记忆。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07:1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8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