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了解光缆、终端盒、尾纤的接法和光纤各种接口
尾纤:用在终端盒里,连接光缆中的光纤,通过终端盒耦合器(适配器),
连接尾纤和跳线。
跳线:跳纤两头都是活动接头,起连接尾纤和设备作用。
光缆终端盒:是在光缆敷设的终端保护光缆和尾纤熔接的盒子。
光纤耦合器:是用于两条光纤或尾纤的活动连接通俗称为法兰盘。
光纤终端盒:是一条光缆的终接头,他的一头是光缆,另一头是尾纤,相当
于是把一条光缆拆分成单条光小说的英语 纤的设备。
光纤熔接盒:是两条光缆对接成一条长的光缆用的。光纤终端盒和光纤熔
接盒之间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光缆与光端机之间是通过光纤终端盒连接的,
也就是光端机上只能插尾纤。
耦合器:只能连接两条尾纤并且分SC/PCFC/PC等接口,而光缆和尾纤之
间是用熔接机熔接的是死的。
终端盒VS熔接盒:前者是光缆和尾纤的熔接,后者是光缆之间的熔接。
接续盒VS终端盒:接续盒是全密封的可以防水,但是它无法固定尾纤;
终端盒不防水,内部结构一边可固定光缆,一边可固定尾纤。
尾纤VS跳线:尾纤只有一头是活动接头;跳纤两头都是活动接头,接口有
很多种,不同接口需要不同的耦合器,跳纤一分为二可以做为尾纤用。
一、光缆、终端盒、尾纤的连接关系
1:室外光缆光缆接入终端盒,目的是将光缆中的光纤与尾纤进行熔接,
通过跳线,将其引出。
2:将光纤跳线接入光纤收发器,目的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3:光纤收发器引出的便是电信号,使用的传输介质便是双绞线。此时双
绞线可接入网络设备的RJ-45口。到此为止,便完成了光电存在主义哲学 信号的转换。
说明:现在网络设备有很多也有光口(光纤接口),但如果没衣的成语 有配光模块
(类似光纤收发器功能),该口也不能四字祝福成语 使用。
二、光缆、终端盒、尾纤的作用
光缆终端盒作用:终接光缆,连接光缆中的纤芯和尾纤,光缆终端盒内部
结构,接入的光缆可以有多芯,
例如:一根4芯的光缆(光缆中有4根纤芯),那么,这根光缆经过终
端盒,便可熔接出最多4根尾纤,即往外引出4根跳线。如果只熔接了
2根,也就往外引出2根跳线。
尾纤:一端有连接头,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
光缆纤芯相连。
尾纤作用:主要是用于连接光纤两端的接头。尾纤一端跟光纤接头熔接,
另一端通过特殊的接头跟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相连,构成光数据传输
通路。一般我们购买不到纯粹的尾纤,而是如图所示的跳线,中间一剪开,
便成了尾纤。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
有优缺点,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的普及一下。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
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
C连豆角焖面做法 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
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
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
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
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TF-FC、TF-ST、TF-FC/APC、TF-SC/APC、TF-SC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
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
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
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
细的说明:
①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
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
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
扣。(对于10Ba-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
架)
④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
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卡接式圆型;
SC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GigaBitrateInterfaceConverter,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
型
SFP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L,波长1310单模长距LH波长1310,1550
多模:SM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
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
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
料要多。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
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
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
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
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
器,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
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以下是一些目
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Connector的缩写,表
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最早,FC类型的连
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口。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
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
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
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
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
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
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ST和SC接口是宝珠茉莉 光纤连接器的两种类型,对于10Ba-F连接来说,连接器
通常是ST类型的,对于100Ba-FX来说,连接器大部分情况下为SC类
型的。ST连接器的芯外露,SC连接器的芯在接头里面。
(3)双锥型连接器(BiconicConnector)
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
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我的寒假生活作文300字 部装有双锥
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4)DIN47256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
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去散步的英文 采用PC研磨方式。与FC型连接器相比,其
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
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
值较小。
(5)MT-RJ型连接器
MT-RJ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
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收发
信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
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6)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著名Bell(贝尔)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
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
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纤配线架中光纤连接
器的密度。目前,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
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7)MU型连接器
MU(MiniatureunitCoupling)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连接器为
基础,由NTT研带九字的成语 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
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
利用MU的l.25mm直径的套管,NTT已经开发了MU连接器系列。它们有用
于光缆连接的插座型连接器(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底板连接器
(MU-B系列)以及用于连接LD/PD模块与插头的简化插座(MU-SR系列)等。
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
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05:5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8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