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回望“三线”建设50年
作者:郭红敏
来源:《档案天地》2014年第12期
“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
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
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
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50
年过去了,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在这里如何度过了他们青春和暮年?
“备战、备荒、为人民”
1970年正确的站姿 10月,21岁的马保清以一名民工的身份,到河南济源参加国内著名的531国防工
程建设。出生于陕西宝鸡的马保清,喜爱文艺演出。来之前,他是新乡地区文工团的一名演
员。1973年,马保清考入东北工学院自控系,1977年重组词蚂 返531工程总指挥部,负责自控系统
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
拥有13个分指挥部的531工程,东西跨度近100公里,南北宽度近50公里,横跨济源、
孟州、洛阳吉利区仓鼠笼 三地。仿佛是一夜之间,昔日人数学听课记录 迹罕至的王屋山下,涌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两万多建设大军和来自河南各地的民兵团和建筑工人。没有地方住,有的就在山坡上搭个帐
篷。马保清在《531赞歌》回忆录中写道:1970年开始兴建的531工程是当时我国建设的最大
的火炮厂。为了防止苏联和美国对531工程的破坏,于是,这个巨型军工企业就选址在太行山
南侧的千沟万壑之中。有人梳理建国60年中国流行语发现,“备战、备朋友的名言名句 荒、为人民”成为1964
年的流行语。与之匹配的还有“好人好马上三线”、“深挖洞、广积粮”等口号。
1964年5月之后,由于苏、美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央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
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今后,要重点开发和建设中
西部地区的三线地域,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展开。1969年发生珍宝岛之战,全国备战气
氛日趋浓厚,“三线建设”速度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三线建设自1964年至1980年历时17年,涉及我国中西部13个省、市、
自治区,国家累计投资2052亿元,先后安排了1100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国家对河南投资高达
109亿元,建设了100多个大中型骨干项目。
地处伏牛山腹地的鲁山县,被国防部秘密定为“战争及紧急状态指挥中心”,简称“07号基
地”。那时,南召县以云阳镇为核心建成了国营红阳机械厂、国营红宇机械厂、国营向东机械
厂,方城县建成了国营中南机械厂,邓州建成了国营星光仪器厂,镇平建有国营华夏仪器厂和
国营云光仪器厂等一批隶属于国家的军工企业。其中,红阳厂、红宇厂、向东厂、中南厂生产
各种炮弹,吃什么增加记忆力 星光厂、华夏厂和云光厂等生产军用照相机、望远镜和炮镜。
本文发布于:2023-04-26 03:4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8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