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音真好听》
一
、教材分析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复读 曲,表现了孩子们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
流畅,生动的描绘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二、学情分析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并结合新课标的基本
理念和设计思路,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聆听自real在线 然界描写清晨的句子 和生活中的声响,辨别出声音的强弱。(过程与方法目标)
2、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知识与技能
目标)
3、了解“回音”这一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重点)
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演示法 2、模仿法 3、听唱法
4、游戏表演法 5、讨论创作法
(以上教法与学法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六、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 电子琴 打击乐器(大鼓)等。
七、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部分:
(一)激趣导入 感知体验
导入:小朋友,你们一定喜欢看动画片吧?(喜欢)那好,老师先考考你们是不是个
细心的孩子,你的耳朵灵不灵呢?让我们一同到那奇妙的“声音屋”去做客吧。(播
放课件片断一)
1、听一听
提出问题:
(1)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
(2)在我们生活中,你还知道些什么声音呢?(发挥想象)
2、敲一敲
出示打击乐---大鼓,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去尝试敲一敲,辨别用力敲击时和轻轻敲击
时声音的变化。
从中得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小的、轻的声音叫弱。
3、做一做(“吹泡泡”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扮演吹泡人敲鼓,小朋友们分两组牵手围成圈圈,当鼓声敲得大时,
圆圈就随着增大,(大圆圈表示强)当鼓声敲得小时,圆圈就随着增小。(小圆圈表
示弱)
再重复一次时,让学生来敲击强弱不同的鼓声,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动起来……。(师
生合作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听、敲、做等活动,让学生感知、想象、实践获得愉悦体验,激发
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声音的强弱(知识点),也为新
歌学习作好铺垫。】
(二)引领探究 实践表现
1、情境引入:“听回音”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
(1)观看动画片(初步感受——回音)
导入:大家表现的真棒,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动画片《小兔陶陶的故事》的片段,让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片断二)
提出问题:
动画片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呀?(大森林、大山 、山谷)片中出现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
呢?(回音)
(2)视听回放(仔细听辨——喊声与回音的强弱对比)
提问:小兔陶陶喊声和山谷回音两个声音比较,谁的更强、谁的更弱呢?(课件片断
三)
【设计意图:通过看 “动画片”作为切入口,引出“回音”现象,探究辨别喊声与回
音表现的强弱力度不同。】
2、游戏进入:“学回音”
游戏实践活动:
导入:请小朋友们和山谷一起来做老师的回音好吗?(全体学生起立作为山谷,老师
说一句,学生应一句,进行师生互动练习)
师:你好 生:你好
f p f p
1 2 3 4︱ 5 -︱ 1 2 3 4 ︱5 - ︱ i 6 i 6 ︱5 - ︱ i 6 i 6 ︱5 - ︱师:
啊 生:啊 师:啊 生:啊
游戏特色:①利用现场学生人数(如:老师做原音,学生做回音人数分别可为20、15、
10、5人等)多种形式变换,进行原音与回音强弱对比。②巧用新歌中难点乐句,作
为游戏内容,进行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回音”游戏活动,让学生从模仿、探究、实践中体验原音强、
回音弱,突破歌曲难点。】
3、学习新歌:“交通安全倡议书 唱回音”
(1)听录音范唱曲、老师弹唱(感受歌曲情绪)
导入:小朋友们模仿地真好,想知道刚才小兔陶陶对着山谷唱了一首什么歌吗?一起
来听听。(出示歌片,并播放《山谷回声真好听》范唱曲)
想听听老师唱吗?来点支持的掌声吧。(弹唱形式进行范唱)
(老师范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有表情地歌唱和歌曲乐句“啊”的不同力度表现的原
声与回音的对比效果。)
(2)学习歌词
采用跟读、齐读、按节奏读的方式进行。注重“啊”的强、弱练习。
(3)学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模唱法、轻声唱 师生接龙唱等形式学唱歌曲。并引领学生进行一、二、
五乐句的异同比较和三、四乐句的强、弱处理。
(老师指导示范,学生反复领会练习,突破重、难点。)
(4)巩固歌曲
采用随琴齐唱、听录音伴奏唱 、男女生分组唱(女生做回音或男生做回音)、师生接
龙唱(学生或老师做回音)表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用声音强弱变化不同力度表现回
音效果,再次突破歌曲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唱“回音”环节 ,学会歌曲,从“感受---实践----表现---巩固”中
感悟歌曲音乐形象,提高音乐审美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启发想象 鼓励创造
1、启发创编
导入:小朋友,想想看,除了山谷里有回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回音呢?
相互讨论一下,看谁最细心观察了。
自由发言:话筒 、隧道里 、大桥底下、山洞里 、天坛的回音壁里有回音……
对话:我想请大家根据刚才学过的歌曲,重新给它编一编歌词。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2、结合旋律唱新词(播放课件歌片)
根据呼唤的意思 新词自由唱一唱练习(教师参与引导)
《话筒回音真好听》-----小小话筒真稀奇,唱歌讲话真好听,喂---喂,喂---喂,话筒
回音真好听。
3、合作表现
把学习内容与拓展创作内容相融合,再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师生合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编创活动,让学生在歌曲音乐中发挥想象,大胆创
造,表达情感、表现音乐,进而增强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并在表现中渗透评价意识】
(四)课外延伸 课业结束
1、课后延伸 课堂小结
导入:唱得真不错,今天,小朋友们来到山谷开心吗?山谷的回音怎么样?(真好
听),“回音”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自然界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奥秘等待着我们
去发现、去探索。
2、师生律动 课堂结束
音乐再见歌下课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了解“回音” 现象。鼓励探索,让学生亲近
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九、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
(教学体现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
(二)注重兴趣培养,注重个性发展
(能巧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
验音乐形象。在参与活动中发展个性。)
(三)重视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情感和创造活动,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增强了合作
意识、创造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9:2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7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