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极限的本质;
2、了解数列、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3、会求简单的函数极限;
4、掌握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
5、熟练掌握讨论分段函数在其分点处极限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事物变换规律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函数极限存在性的判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素质目标
1、通过对极限概念产生的数学文化背景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
信,学习古人坚忍不拔的毅力。
2、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二、课程思政
(一)融入知识点
教学重点:极限概念的理解;函数极限是否存在的判定。
教学难点:数列、函数极限概念与本质的理解。
(二)融入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1
通过对极限概念产生的数学史进行介绍,尤其是对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极
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世界数学的贡献进行着重介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借助实例理解极限思想,为极限概念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
一个个古代数学家鲜活的故事中,使学生学习古代数学家的敬业精神和坚忍不
拔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思政元素
文化自信、思考试用英语怎么说 维能力、爱国情怀、创新意识、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精神、分析
问题能力、毅力、敬业精神、思想品德修养、学习兴趣、勇于探索
三、教学引入
首先由极概雪英语 念的发展史引出极限概念。这一部分内容既熏陶了学生爱国主
义情怀, 又为极限概念的引入做了铺垫。
其次在介绍极限概念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先介绍数列极限
的概念,通过对数列极限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极限。
最后由数列极限的概念类比得到函数极限的概念,并会求分段函数在分点
处的极限。
四、教学展开
(一)概念的引入
1.极限的重要性
极限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最基础概念,极限的思想贯穿于高等数学整个过
程,高等数学几乎所有基本概念(连续、导数、定积分)都是建立在极限思想
基础之上。
(二)极限的发展历程
2
国内极限发展历程
1、最早的极限思想:庄子——截杖问题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庄子》在“天下篇”中记录:
“一尺之梗,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最早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刘徽——求圆周率
《九章算术注》“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3、祖冲之一一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直到一千
年后,这个记录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所打破。这一光辉成就,充分反映
了我国古代数学高度发与花有关的诗句 展的水平。祖冲之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同时也受
到世界各国科学界人士的推崇。1960年,苏联科学家们在研究了月球背面的
照片以后,用世界上一些最有贡献的科学的名字来命名那上面的山谷,其中有
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保护眼睛的壁纸 。
国外极限发展历程
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安提丰提出了 “穷截法”。
2、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利用极限的方法创立了微积分。
3、十八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柯西明确的描述了极限的概念及理论 。
二、数
(三)列的极限
1、课程思政切入点创新
3
通过对极限概念产生的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不仅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理解极限思想,还能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到中国数学文化的
厚重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2、方法创新
在极限概念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中,故事安排得当。通过对庄子语录的引
入,使学生知道我国是第一个产生极限思想的国家。通过对刘徽“割圆术”的引
入,使学生知道我九死还魂草的功效 国是第一个应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国家,并对世形容山峰的词语 界做
出了重要贡献。增加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感。通过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的故事,
使学生学习古人的刻苦钻研精神。
五、教学反思
极限的概念是高等数学最基础的一个概念,理解好极限概念对后继微积分
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有限到无限是一个质的飞跃,对刚刚接触高等数学
的学生来说祝寿词70岁 是一道门槛,帮助学生顺利的跨越这道门槛走进高等数学的殿堂是
本节内容的意义所在。通过对极限的历史介绍,学生对于极限的发展比较有兴
趣,特别是对数学家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在学习极限的定义的过程当中也
较好的理解了定义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困难,站在更高的
理论角度帮作文本格式 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5: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7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