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自诞生以后,不仅自身不断演进,而且迅速与其他文化特质相结合,形成一
个庞大的虚拟文化丛,其应用渗透到教育、经济、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网络
文化不仅增强了不同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而且随着网络的快
速发展,它对个体信息素养的影响显得越来越深远。
一 .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提出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
可斯基 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
术和技能”。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选择,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仅直接
影响知识的生产、科技的创新、成果的转化,而且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日
常生活。当“信息”处于如此核心的地位,它对人的要求就不仅包括知识、技术和
能力,而且包括规范、品质和道德,概括而言,也就是孔子的故事 “信息素养”。在信息爆炸
的时代,信息素养作为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
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
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具体
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
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
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
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
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
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
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大学生所具有的
信
1
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
体现。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
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
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
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
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
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我们具备较强的信息能
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垄断的形成是 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
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
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
息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
我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三)信素养养指标
2000年 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
力标准提出,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有5项指标:
1.确定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范围;
2.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能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
4.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5.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二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包括和重视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伦理教育、网络道德教
育、网络文化和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等,建议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充分
利用网络的教育功能,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将信息素养教育与网络教育、信息
技术、德育、法制教育等课程相结合,充实和完善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确保学
生们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提高其信息素养。
2
(一)信息素养教育与网络文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网络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青少年和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
群体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具有双面性,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创新意识,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同时,
它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应该关注,学生虽具备一定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力),但其信息伦理道德、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接受能力能否抵制这些负面效
应的影响。
网络文化安全视角下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内容的缺失。各大网站中关于信息素
养教育的内容发现,以往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存在以下缺失:
1.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观念不强
这个特征的表现是过于追求现实目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是在于信息技
术的操作能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似乎仅是为了写论文、做设计、做课题
以及搞科研等活动中才使用得到。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非法使用和获取资源的
现象的增加,并未引起信息技术教奥运小知识 师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信息道德、信息规范
内容、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比如如何辨别和认识流氓软件,
怎样认识网络游戏软件中的不良道德规则和不良文化的侵害并采取措施抵制。
2.缺乏信息伦理教育
蔡连玉博士“我国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中显示,在被调查的
高中生中有45.4%的学生表示其所用的德育教材中没有信息伦理小岛屿 方面的内容,近
80%的高中生没有或很少接受过信息伦理教育,被调查的大学生中56.7%的学生
表示其所用的德育教材中没有信息伦理方面的内容,超过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
没受过信息理论教育,这说明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信息理论教育亟需加强。
3.缺乏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蔡博士的文章里还显示,63.2%的高中在其班级里从来没有开展过“网络道德”
方面的讨论会,表示很少有的占34.6%;大学生这方面的数据分别为79.7%、18.6%。
此外,49.7%的大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没有举行过网络文明建设方面的学术研讨
会。这一现象还突出表现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和中学生大学生德育教育教材缺
乏。缺少关于大学生信给爷爷的一封信 息素养指标专利法律法规的教育内容。
4.缺乏网络文化安全和获取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
3
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虽然也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但是针对
网络文化和信息内容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内容几乎没有。大学的法制教育
内容对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致使许多学生不知道
有网络文化安全,对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而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的水浒读后感
培养中将“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纳入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之中。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1.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提高我国网络文化建设质量
网络已经成为传播教育思想无法定位 、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和媒介,网络背单词的技巧 的宣传方式也
是多种多样,这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在校园网中开辟德育教育专栏和相
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专栏,并通过论坛BBS、社区讨论,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加深对
网络文化安全的认识;同时,在学生讨论中,配备相关的德育教师和法律教育加以
指导,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内容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对信息的批判性接受意识,倡导
学生文明上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可以通过开发和研制学生们喜闻乐见的
动漫、视频、图片等来宣传网络文化安全知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
信息素养。
2.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德育课和法律课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检索、信息获取
等能力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要“取之有道”,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诸如广
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新闻、网络游戏散布、渗透不良的价值观、道德观或
者散布的一些不法言论,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课和法律课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了解学生的网络心理,加强对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在懂法、守法的前提下,学会文明
上网中药杜仲 。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宣传网络文化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举办各种网络文化安全宣传活动,比如中小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在
班级中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讨论#大学可以举办相关的学
术研讨活动或校园网络文明活动周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深切感受到网络文化
4
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法律法规制度的认识,意识到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规范上
网行为,增强网络信息意识、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4.制定完善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
我国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和评价指标体
系,明确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这样可以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
导作用,让教师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时有章可循。尤其是完善与信息使用有关的
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
系。
5.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目前发布的上百个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等的政策规定中,对诸如流氓软件、弱
化道德的网络游戏软件等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也让学生无法
深刻具体的掌握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制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某
种程度上不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树立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完善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
者面前韩语表白 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整合,鼓励开发既有我国民族
特色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网络游戏软件、动漫、影视作品等,让网络教育成为网
络文化安全教育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阵地,是值得教育者们关注和研究的课
题。
5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5:3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7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