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三大学派梳理十分钟弄懂各大学派

更新时间:2023-04-25 03:44: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幸福9号)

传播学三⼤学派梳理⼗分钟弄懂各⼤学派

关于传播学的主要学派,⼀般将其划分为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被称作经验-功能学派、管理学派)和批判学

派(critical school,⼜被称作结构主义符号——权⼒学派),随着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深⼊,尤其是媒介环境学派

media ecology school)的强势崛起,陈⼒丹将媒介环境学派称作技术——控制论学派。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 ⼜称传统学派,是西⽅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以施拉姆和四位先驱为代

表。 他们多从事实经验出发,注重经验材料的搜集和实证考察,故称为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特点

1、⽅法论。

研究⽅法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采⽤社会学、⼼理学的⽅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微观),将学术研究与政

治、商业利益结合。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社会观念上,认为西⽅社会是⼀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受阶级⽀配;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与传播

制度;为⼤众传媒充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服务。

3、关注的核⼼和焦点。

研究焦点上,研究如何传播、有效传播,传播⾃⾝的规律,落脚点在传播效果与受众。

4、缺陷。

实⽤主义故乡,不可能从批判的⽴场上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众传播,不可能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盾;只能出

于维护现存制度⽬的,从管理的⾓度作⼀些修补⼯作。

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欧洲,对于美国传播学的实⽤主义与实证主义进⾏批判。在西⽅学术史上,传播批判研究

不是特指某⼀体系分明的研究派别,⽽是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主张。

以欧洲学者为主,主要通过思辨性⽅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批判学派的代表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以新马克思主义者和

其他左翼⾻⼲为代表。

⼀、批判学派特点

1、⽅法论。

研究⽅法上,以思辨为主,强调定性、全⾯、宏观,反对实证主义。

2、社会观。

对现⾏的资本主义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把资本主义本⾝作为变⾰的对象。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及其传播制度本⾝并不合

理,⼤众传媒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来实现统治的意识形态⼯具,必须进⾏批判和改变。动漫邪恶

3、关注的核⼼和焦点。

3、关注的核⼼和焦点。

批判资本主义的商业促销⽂化,并剖析⼤众传媒在这⼀⽂化中的⾓⾊和作⽤。

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对⼈的尊严和⾃由的剥夺。

探讨恢复这些被剥夺的⼈的基本价值的⽅法和途径。

⼆、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

1、法兰克福学派

对于传播的批判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疑是其开创者。1923年成⽴的德国法兰克福⼤学社会研究所标志着法兰克

福学派的诞⽣。法兰克福学派最⼤的特点也许就在于批判,不懈地、绝不妥协地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中代

表⼈物: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启蒙运动、理性、到⼤众⽂化等各个领域,法兰克福学

派通过批判建⽴起⾃⼰的中国创业板 理论框架,为资本主义制度把疗伤。

主要观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对⼤众媒介(特别是电影和⼴播

)及⽂化⼯业进⾏了深⼊的分析和批判,剖析和批判西⽅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他们认为,在发达⼯业

社会中,⼤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众媒介不仅极为

有效地清除了社会⽂化的否定性,甚⾄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

⼈和社会。

其内容主要涉及媒介、传播者 、媒介产品、受众及传播体制等问题。

主要批判领域: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从技术理性(⼯具理性)、⽂化⼯业、意识形态(媒体意识形态的异化现象)三⽅⾯

对⼯具理性及异化现象进⾏了⽆情的批判。

2、政治经济学派

(⼜称政治经济传播媒介理论学派):着重分析西⽅垄断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过程。

强调从经济基础触发分析社会和传播现状。

关⼼的⼀个焦点问题:现代媒介⾼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度的独疲劳的英语 占和集中是垄断基

本控制着⽂化⽣产和流通的明证,⼤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

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资本主义⼤众传播的内在⽭盾和制度的⾮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没有给予

更多的关注。

学派的代表:G.默多克和 P.格尔丁等

3、⽂化研究学派

⽂化研究学派⼜被称为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学现代⽂化研究所的霍尔、莫利(电视⽅⾯的研究)等⼈为代表。

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相态的相对独⽴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众传播。

⼤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使政治统治⽅⾯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有

相对独⽴性。

⼤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是⽂化产品的⽣产过程;⼆是⽂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讯息符号是与⼀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起的。

受众可以对⽂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化研究学者采⽤的研究⽅法主要有⽂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

4、意识形态霸权国王用英语怎么说 理论

代表学者是葛兰西。

批判学者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配阶级不再主要依靠国家、军队、法院等 强制装置,主要通过意识形态

权装置 维护⾃⾝利益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众传媒通过⽇常的

新闻报道、宣传和⼴告活动,把⽀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的是操 作形成同意社会合意

,但这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种虚假的合意,因为它掩盖了阶级⽀配的实质。

批判学者从事传播学研究的⼀个宗旨,就是揭露这种虚假的合意,唤起受众的觉醒,推动社会变⾰。

5、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的观点。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种⼯具合理性,这⼀

合理化过程不仅带来了对⾃然的⽀配和造作能⼒的扩⼤,⽽且也强化了社会的⽀配结构和⽀配关系。

他反对导致⼈异化的⽚⾯追求⼯具合理性的⽴场工行女 ,主张通过没有⽀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社会,建⽴基于

性合意的社会关系。

三、批判学派相关理论(理解)

1、阿多诺:⽂化⼯业

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规模复制、传播⽂化产品的娱乐⼯业体系。⽂化⼯业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电影和⼴

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了,⽽转变成了⼯业。⽂化⼯业产品具有任何其他资本主义⼯业⼀样具有的特征:使⽤异化劳动,

追求利润,为了消费⽽⽣产,实现⽣产效率的最cl1024社区 ⼤化。今天流⾏于⽇常⽣活中的畅销⼩说、商业电影、通俗电视剧、流

⾏歌曲、休闲报刊等都是这种⽂化⼯业的产物。

影响:

⽂化⼯业加深了⼈的异化(马克思⽤此描述流⽔线上的⼯⼈被动接受资本主义⽣产逻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种状态

已经扩展⾄精神⽂化的⽣产和消费领域)。

激起了⼈们的欲望,幻想掩盖了真相,维护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体制的稳定。⽂化⼯业产品构成了⼀种具有欺骗性的意

识形态(电视媒介参与制造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扼杀⼈们独⽴思考的精神。

⽂化⼯业混淆了⾼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界限。古典⽂化与现实⽣活之间是保持了⼀定的距离和张⼒的,⽽⼤众传播媒

介⽆所不在的渗透使这种距离消失了,⼤众媒介将⽂化与⽇常⽣活连接在⼀起,带来艺术的堕落和⼈的⿇⽊,⼈逐渐失

去⾃由思想的能⼒,造成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的异化。

评价:

批判学派内部认为,过于简单强调⽣产⽅式对⽂化商品内容的决定作⽤,他们未对⽣产过程中的复杂性给予充分重

视。忽略了⽂化产品本⾝和受众解读过程中蕴含的解放性。

⽂化⼯业和⼤众⽂化是⼀个硬币的两⾯,应当注意,对其消极意义的批评是⼀种悖论性的批判,因为对于社会边缘化

的弱势群体来说,⼤众⽂化是他们最有经济条件和⽂化条件消费的⽂化内容;其次,⽂化⼯业理论弥漫着精英主义和悲

观主义的⽓息,他们对现代⽂化⼯业的批判表现出他们要担当⽂化救赎的使命,但这种批评囿于观念⽽导致实践⽅⾯的

缺失。

(⼤众⽂化:是⼀个特定范畴,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以⼤⼯业为背景,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批量⽣产的当

代⽂化形态,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采取时尚化运作⽅式以引导⼤众的消费意识形态。)

代⽂化形态,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采取时尚化运作⽅式以引导⼤众的消费意识形态。)

2、本雅明:机械复制主义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艺术史在某种意义上是机械复制的历史,现代科学技术⽆限多地复制作

品,使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艺术的原有功能和价值发⽣变化。该理论认为,⼈类在⼯业社会以后,进⼊了技术复制

的时代,也进⼊了⼀个新的艺术时代。现代艺术以机械复制为主导,摄影和电影、电视是其重要的代表。

传统艺术品(油画)不可复制,其艺术光晕只能欣赏和膜拜,⽽机械复制艺术品(油画的照⽚或印刷品)可以复制,⼴

泛扩散,吸引受众参与。(技术的变化改变了艺术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本雅明的理论更具有麦克卢汉式的技术影响论

⾊彩。)

3、席勒:霸权理论

霸权⼀词最早由葛兰西提出,他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做是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

认为市民是建⽴在合意同意基础上的社会。对政治社会,即国家的统治,可以采取暴⼒或强制,对市民社会的控

制,必须诉诸⽂化。

批判学派的学者继承了葛兰西这个观点,把霸权看做是⽀配阶级在⼀定历史时期为维护⾃⾝利益⽽⾏使社会主导权和

⽂化主导权的能⼒,⽽实现霸权的⼿段不是通过直接的⾼压政策,⽽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化⽅向,使被

⽀配阶级对现有的权⼒结构和社会关系产⽣认同或者从属意识。

但⼤众传媒通过⽇常的报道和宣传将被⽀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普遍利益,其⽬的是建⽴合意同意社会机

制,但是,这是⼀种虚假的合意,批判学派的⽬的就是揭露它,唤起民众的觉醒,促进社会变⾰。

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由尼尔波兹曼创建。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

⼀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第三学派。主要代表⼈物为麦克卢汉、英

尼斯、波斯曼、莱⽂森等⼈。

媒介环境学以⼈、技术和⽂化的三⾓关系为研究重点,以泛环境论著称,主要旨趣在传媒对⼈和社会⼼理的长效影响。

这个学派的崛起矫正了经验学派独霸、批判学派式微的局⾯, 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

观的影响,探究媒介与⼈类社会⽂化的关系。其主要代表⼈物及观点如下:

主要代表⼈物及观点

1、哈罗德英尼斯()

《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

媒介偏向论。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易于长久保存却不便远距离运输的媒介,属于时间偏向性媒介。这类媒介利于树

⽴权威,从⽽形成等级性社会体制;相反,便于远距离传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媒介,属于空间偏向性媒介,这类媒介有

利于远距离管理和控制,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如,政府部门任命⼯作⼈员通常使⽤纸质⽂

件,⽽就某⼀法案征求意见时则⼤多在⽹上公布,在这⼀案例中,纸张属于时间偏向性媒介,⽽⽹络则属于空间偏向性

媒介。

英尼斯把传播技术视为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基础。于是,出现了⼀种⽐较简单的对他的这类观点的归纳:硬媒介决定论

——媒介形态决定社会结构;软媒介决定论——媒介决定社会结构。

2、马歇尔麦克卢汉 (n)

《理解媒介:论⼈的延伸》《机器新娘》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被并称为帅⽓的多伦多双星

媒介即⼈的延伸。

麦克卢汉似乎不太重视媒介传播信息的功能,却⼗分看重媒介延伸⼈体的意义。⽐如,书是眼的延伸,⼴播是⽿的延伸

等等。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也承载着信息。⽐如,灯光的强弱可以⽤来演⽰电流的⼤⼩。

地球村。

鉴于电⼦传媒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成⼀个村庄。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作为⾼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多,明确度和完备程度较⾼,因⽽要求接受者补充的信息少,参与的程度

低,⽆需发挥想象⼒和进⾏再创造。冷媒介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少,明确度和完备度较低,因此需要接

受者积极参与、发挥想象⼒。

3、梅罗维茨(itz):《消失的地域》

媒介环境论:电⼦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是通过改变社会⽣活的场景地理来产⽣影响。

4、保罗.莱⽂森(on):《软边缘》

对技术决定论进⾏了修正,认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种技术能够和我们⼈类基本要素的语⾔中⼼相

提并论,除⾮它是对语⾔的超越和通过某种⽅式所进⾏的替代。

补偿性媒介。⼈类在媒介演化过程中,不断地进⾏着理性选择。任何⼀种后继的媒介,都是⼀种补救措施,都是对以

往的某⼀种先天不⾜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5、詹姆斯.凯瑞(James W. Carey)

仪式观新闻教育错在哪⾥

凯瑞认为,⼈们⼤都只注重出传播过程的传递观,即信息的空间中的传递和发布过程,达到对距离和接受者的控制;⽽

传播过程还有⼀种仪式观,即传播过程是对⼀个社会的维系,改变着社会⽣活⽅式(⽐如在碎⽚化时间刷微博,这已经

成为⽬前的⼀种常态,这⼀信息传播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也是我们处理碎⽚化时间的⼀种仪式,改变了我们的⽣活

⽅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03:4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6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伯明翰学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