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4-25 00:14:56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改进的意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洪水神话 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九年义务教育

四年级上册第31课。我将从说资料下载 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

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

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烤鱼配菜有哪些 有

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

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

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金石之学 天的演变过程,体

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

准确生动的语言。因为,我本次的教学是第一课时,主要讲读

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

点和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到第二课时,再重点教学

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我制订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恐、盈、敏、捷13个生字。

2.理解毫不相干”“一支”“漫长”“‘点睛之笔等词语,体会

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导疑、导练促进学生自主研究,

提高课堂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

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

特点。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对科普知识有了一定的

相识,特别是有关恐龙的知识信息他们都有浓厚的乐趣,特别

是这篇叙说恐龙会飞的课文学生的乐趣就更高了。

三、说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我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法和导学、导疑、导练法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遵守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准绳,

引导学生自立进修、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起乐趣,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恐龙鸟儿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各

自的特点。

2、谈话揭题: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恐龙和鸟类是两种

截然不同、且差异巨大的动物,但你可曾知道,它们之间却存

在着亲缘关系。在很久很久以前,它们很有可能是同一个家族

的成员。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它是科学家

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发现。(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产生好奇

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读书的研究积极主动性]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导学目标】

自在朗诵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根据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

想一想,课文首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有目的地巡视指导。

3、自学反馈。课件出示【导学练】

1.读一读,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吨(dn dn)凌(lng ln)捷(jiju

钝(dn dn)笨(bn bng)盈(yng yn

2.认读生词:

恐龙凶猛笨重迟钝鸽子描绘轻盈敏捷不仅顿时数十吨崭新

凌空翱翔欣喜若狂形态各异

3.根据意思说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在空中回旋地零食怎么画 飞。()

动作迅速而灵敏。()

喜欢得像发了狂。()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不必怀疑,铁一样的事实。()

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回响反映慢,不灵敏。()

4.想一想: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恐龙演化成鸟

儿飞上蓝天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自由朗读课

文到展示自学成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多练少讲,让学生体

会收获的喜悦。]

(三)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1、生齐读课件中出示的语句:

在中生代期间,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变,最终变成了

凌空翱翔的鸟儿。

2.出示【导疑案例】

【导疑案例】

围绕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

翱翔的鸟儿。这句话,小组合作研究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用本人喜欢的方式读第一二自然段。

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哪些推测和结

论呢?用“——”划出有关句子。并品析毫不相干”“一支”“

等词语。

提出本人疑难的地方,与小组里的同学会商。

师生一起默读导疑案例。

3.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教师有目的巡视。收集问题,为释

疑作准备。

4.师生释疑,交流进修,梳理方法。

(1)看图理解词语毫不相干

(2)比较句子,重点词一支”“漫长,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出示句子:在中生代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两句

不同,其中一句少了一支”“漫长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很准确

的特点。

(3)出示句子: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XXX(h)(x)

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师引读,板书:骨骼结构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4)品析:(出示句子)辽西的发现向众人展现了恐龙

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

之笔。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什么?(发现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个证据是什么?保存有羽毛印痕的

恐龙化石。(板书: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这个发现历经了中外科学家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所以课文

说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这么重要、关键

的证据被发现了,你们说科学家们的心情怎样?(欣喜若

狂!!)

5)指导朗诵。是啊!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手舞足蹈、

奔走相告、非常兴奋!此时,如果你就是科学家,你会这样读。

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不但使我国科学家们欣

喜若狂!而且也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再来读。

6)板书小结:中外科学家们历经艰辛的探索,发现了

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又发现了保存有羽

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从而证明了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

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板书:演化

出示句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教师手势指向屏幕)请全体同学把这句再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进行浏览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

的时间留给学生念书,充裕激起学生的自动认识和进取精神。

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引导学生学会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

念书的好惯。小组合作进修,既增加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

互订交流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当堂训练,检测进修效果。

1、过渡:现在请你们根据这节课的进修,完成导练达标。

(出示【导练达标】)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恐龙最终都演变成鸟类。()

(2)鸟类是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变过来的。()

(3)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4)鸟类就是小型恐龙的后裔。()

2.挑选笔记本bios 正确标杆人生 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文中的“‘点睛之笔是指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的

()。

恐龙化石。

鸟类化石。

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3.根据课文内容,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2、学生做导练,教师巡视。

(1)对照展现,学生互改。

(2)指名学生回答第3题。根据回答,教师给予评。

(通过当堂训练,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到达进修目

的。)

(五)导练点睛,领会进修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图片、比较句子和联系上下文

等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课文的语句表达得很准确生动,

下节课,我们要围绕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这一问题,继续

研究。

(六)课外延伸

做一份关于恐龙知识的手抄报

(布置手抄报的作业,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延伸到

课外,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七)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鸟类(图)

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演变

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00:1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6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恐龙手抄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