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健康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3-04-24 21:49:5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4日发(庆中秋 作者:2022年日历表)

鲟鱼健康养殖技术

鲟鱼幼鱼饲养1个月左右,体长一般可达到15 cm,驯化好后均能以颗粒饵料为食,这时就

可转入成鱼的养殖。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望洋兴叹什么意思 鲟鱼养殖生产实践经验,现将鲟鱼成鱼健康养殖技术

简要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成鱼养殖的基础设施

1.1水源选择

鲟鱼成鱼对水环境的变化不如苗种敏感,对水质的要求虽不及苗种严格,但也较普通鱼类高。

较小的水源如井水,在重复使用时必须经过处理,如沉淀、过滤、除氨和消毒等。在选择水

源时,除需查清水质状况外,要重点弄清水温变化规律,尽可能选择适宜养鲟水温或有恒定

水温的水源。选择水源或建池时,最好能自流供水和排水。流水养殖,供水量大,若要机械

提水和排水,消耗能源多,无疑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能够自动流入和流出鱼池的水源更

好,设计时要注意落差合理。具体常用的水质要求可参考表1

1.2工厂化成鱼养殖池

工厂化养殖是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鱼池一般为水泥池。室外的微流水养殖池也可以是泥底,

但要用混凝土护坡和修建一定面积的混凝土饵料台。

养殖池以圆形和长方形为主。室内的鱼池面积一般为2050 m2,室外的鱼池一般为100

200 m2土池面积可为1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3333 333 m2养殖初期的水深一般为0.81 m后期一般为1.5

2 m

圆处女座和天秤座 形鱼池进水口的位置位于池顶或鱼池中部,呈切向供水,以便供水的冲力定向转动。长方

形或多方形池的进水口应开在其中一条边的一侧,目的是将鱼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通过水流

旋转,不断集中至中央,排出鱼池。上述各类鱼池的排水口一般设在鱼池的底部中央美女图片壁纸 。排水

口上设有底排水拦网、外接水位控制管。水位控制管高,则池内的水位就高,否则就低。长

方形鱼池的进水口一般在短边一侧的上方,出水口在对侧的池底。室外养殖池要有遮阳篷,

至少部分水面上方有遮阳设施。

1.3养殖机械

养殖成鱼所需的机械设备有增氧设备、饵料机械、应急发电设备、抽水设施,还要准备捕捞

网具、运输工具等。

2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技术

2.1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鲟鱼苗种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浴510荷花的谜语 min,或用1 g/m2漂白粉遍洒鱼池,并且

要用几尾鱼先试水。一些新建的水泥池往往碱性很大,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导致大批量死鱼。

2.2放养密度

鲟鱼的放养密度与水中的溶氧和水温密切相关,而溶氧的多少又与水体的交换率有关。在一

定范围内,水体交换率越大,放养密度就相对越高;水温越低,放养量也越高(见表2

通常50 m2的鱼池,池水的交换率可保持开国少将排名 在每小时24次。

2.3投喂技术

工厂化养殖鲟鱼成鱼,使用全价配合饵料投喂。成鱼养殖的投喂量随体重和温度的不同而异。

一般幼鱼的投饵率高于成鱼,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较高时的投饵率高于较低时的投喂量。

生产实践中,投饵率为鱼体重的2%4%。投喂后要仔细观察其吃食情况,若饵料很快被吃

完,说明投喂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若很长时间饵料还没吃完,则要相应减少投喂量,

并要分析或检查摄食量减少的原因。如发现鱼病就要及时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天气、季节

的变化也会导致鲟鱼的摄食量变化。一般阴雨天、冬天的气温低,温差变化大等自然因素都

会影响鲟鱼的摄食。气温低时(如在寒冷的冬天)可少投喂,遇天气闷热、气压低、雾天时,

应暂停投喂。饵料一般分56次投喂,每次的间隔时间为34 h,成鱼后期,每次间隔时

间为78 h

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2.4日常管理

2.4.1水质管理每天对鱼池进行清淤,清除池底的粪便、残饵及其他排泄沉积物,并监测水

质的变化。每天上下午各测量1次水温,每周监测1次溶氧量和pH值。水交换量不大的鱼

池,每天24 h要向池水中充氧;水交换量大的鱼池,在天亮前及恶劣的天气也要适当充氧。

对于微流水养殖,每天上午投喂前,排出1/31/2的水量,然后清淤,再注入新水,待恢

复到原来的水位时,停止注水。为了使鲟鱼更好地生长,可用抽水机或潜水泵造成养殖中水

的流动,刺激其活跃游动,锻炼体质。微流水养殖,每天要向池中不间断充氧。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有无堵塞,及时清除堵塞物以保证水流世界最顶尖的十所大学 畅通、均衡。及时捞出鱼池中的病

死鱼和其他漂浮物。

2.4.2水温调控大多数的鲟鱼对强光都有明显的回避行为,室外养殖池在夏季应搭建遮阳篷,

防止阳光直射使水温上升过快。若是微流水养殖池还要通过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来调节水

温。

2.4.3摄食检查注意每次投喂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如鱼的摄食量明显减

少,应查明原因,若是疾病引起的要进行治疗。

2.4.4增加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2.4.4.1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 g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入100 kg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

和体表损伤的鱼种和成鱼。可调节鱼体内渗透压,促进体表粘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2.4.4.2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10 g VC溶于少量水中,1 kg蜂蜜搅匀后拌入100 kg饵料,

10 d投喂一次。可增强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2.4.4.3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5 gVE1 kg油搅匀拌入100 kg饵料每半月投喂一次,

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的抗贫血功能。

2.4.4.4pick过去式 投喂氯化胆碱营养饵5%氯化胆碱每半月投喂35 d,可预防鱼类肝老化,提高肝脏

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21:4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62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