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
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
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
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
或者: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
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读书手抄报四年级 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
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
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
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
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桃林沟 ;
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
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班会主题ppt 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当兵流程 青春也许 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
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
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
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
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
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
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
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
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2007-1财务出纳个人工作总结 0-05 23:19
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
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
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
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
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
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
供同学们参考。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
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
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
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
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
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
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
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
该装置中弹簧夹企管 被习惯的故事 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
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
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6朵玫瑰代表什么意思 ,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
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
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08:0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56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