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原文翻译与赏析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①,巴山②夜雨涨秋池③。
何当④共剪西窗烛⑤,却⑥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期:期限。
②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③池:水池。
④何当:何时能够。
⑤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⑥却:还,再。
【写作背景】: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站英文 的妻
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
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很有意境。
【翻译】: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
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烛夜谈;再来叙
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翻译二】: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
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
痛苦的情思。
【简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
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
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
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
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
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
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
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
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
“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赏析】: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
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
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
悲凉的。
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
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
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
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
谊。
《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
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
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
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
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
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
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
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
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
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主题班会记录 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
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
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
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
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
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
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
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
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
“何当共剪西窗烛”七夕英语 ,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
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
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
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
当”甜甜圈英文 巧克力棒棒糖蛋糕 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
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
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
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
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扬长而去的意思 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
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
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
它与“西窗春季养生食谱 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
归消防管理制度 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毕业论文范文 欣感。
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
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
起伏、跳跃,但是通紫菜面 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
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
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
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
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
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
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
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
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
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
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07:5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5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