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请缨,不负华年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的著名词
句,引用的典故就是终军请缨。
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自幼聪慧好学,志存高远,以知识渊博和善于辩论闻
名。元狩元年(前122),18岁的终军赴长安受业,初露锋芒,其后,颇受汉武帝器重,
先后被拜为谒者给事中、谏大夫,备顾问应对,多出奇谋。他曾主动请缨出使匈奴和南
越。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相吕嘉起兵叛乱,杀南越王、王后及汉使,终军遇难。后
终军归葬于故里济南。
有为青年初露锋芒
元狩元年(前122),终军被选为博士弟子。在汉代,博士是一种官职。自汉武帝立
五经博士开始,朝廷设置了一定数额的博士弟子。从字面上讲,博士弟子就是博士教授的
学生。他们学习到一定年限后,经考核可成为地方政府中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若考试成
绩优异,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可以成为中央或地方的行政官员。这是当时很重要的入仕途
径,也是一种很荣耀的身份。
终军接到选为博士弟子的通知后,到官府办理去京城长安学习的手续。济南太守听说
终军是奇才,专门召见他,并表示愿意与其结交。对于太守这样的地方官,很多人巴不得
能攀上关系,终军却不卑不亢,表现出没有结交的意愿,办完手续后,拜别离去。
在西汉时期,从济南到京城长安,路途遥远,函谷关是必经之地。当终军行至函谷关如何养鸽子
时,守关人检验了他入关手续后,给他一个叫繻的彩色丝织物。终军问守关人:“这是什
么?”守关人说:“这是出入关的通行证。入关时发给你,回来时必须进行验证。请务必
保存好。如果回来时没有这个通行证,你就难以出关了。”终军听后,自信地说:“我既
然西去长安,就要有所作为,如果能建功立业,出入关还用得着通行证吗?”说罢,将繻
扔在地上,入关而去。
后来,终军学业有成,官居谒者,代表皇帝到地方巡视工作。当他带着朝廷的信物出
关时,守关人认出了终军,惊奇地说:“这位就是当年弃繻的那个人啊。”
终军此次到地方巡视,处事果断,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回京复职时受到了汉武帝的
称赞。
终军虽然年轻但知识渊博。有一次,終军随汉武帝进行祭祀活动,随从人员捕获一只
白色的麒麟,一角而五蹄。汉武帝让随行大臣对出现白色麒麟一事发表意见,大臣们都左
右相顾,不知如何应对。终军说:“当年周武王在水中行舟,白鱼自动跃入舟中,被认为
是上天的奖赏。麒麟自出和白鱼跃舟是一个道理,预示吉祥之事即将到来。我们何必惊
慌,应当静等吉祥到来。”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并照此思路,改年号为元狩。据考
证,此时终军不过19岁。
终军是博士弟子出身,对儒家经典颇为精通,又善于辩论,一时声名鹊起。元鼎年
间,博士徐偃到地方检查,假托皇帝的诏书允许胶东、鲁国私自铸钱。御史大夫张汤认为
徐偃此举,依法应当处死。徐偃依据《春秋》之义,强调《春秋》认为大夫出疆,遇到安
社稷、存万民的情况,可以因时制宜、自主决断,声称自己的行为符合《春秋》之义,并
没有违法。汉代有《春秋》决狱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要义
来审理案件。徐偃以《春800字记叙文 秋》之义辩解,一时竟让负责审案的张汤无法判决。
汉武帝诏令终军审判此事。终军指斥徐偃说:“古代各诸侯国的风俗和制度都不一
样,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事情往往需要当机立断,所以《春秋》中有使者出疆可自主决断的
表述。如今天下一统,你作为皇帝派到地方工作的官员,在国内巡视,不存在出疆的问
题,所以假托皇帝诏书是违法的,应该受到惩治。”针对徐偃所谓私铸盐铁是安社稷、利
万民的说辞,终军说:“你明知盐铁官营是国家的既定制度,竟然让他们私自熬盐炼铁,
获取暴利,这是必须受到惩罚的。”徐偃词穷,甘愿认罪服法。
终军这一断案,既展示了其说理明辨的本领,又坚定地维护了中央和法律的权威,再
次受到朝野百官的称赞和汉武帝的认可。
弱冠之年请缨南越
汉朝时期的南越指岭南地区,相当于今天广东、广西、福建等部分地区。秦统一中国
后,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进行管理,南越纳入秦朝的版图。秦末农民起义爆
发后,中央对岭南控制鞭长莫及,岭南地区遂与中央中断了联系。原秦朝委派的南海尉任手机牌子
嚣患病将死。他见秦朝将亡,便私自任命自己的属下南海令赵佗为南海尉。任嚣死后,赵
佗诛杀了其他秦朝委派的官吏,聚兵自守,割据一方。当秦朝灭亡的消息传到岭南后,赵
佗便自称南越武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汉初,百废待举,无暇南越之事长寿毛 。直到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朝廷才派陆贾出使
南越,宣扬汉朝国周淑英 威,意在说服南越归附汉朝,并表示可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称王前本
是秦朝派往南越的官员,如今面对秦亡汉兴的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接受汉朝
所赐封号,承认与汉朝的臣属关系。这样,南越就成了汉朝的附属国,汉朝人习惯上仍称
之为南越国。
汉武帝以前的70多年间,汉朝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南越疏于管理。吕后当权时
期,曾主张禁止铁器向南越流通,从而引起赵佗的不满。他曾一度称帝,脱离中央政权。
直至汉文帝时,南越才又恢复了对汉朝的臣属关系。
汉武帝时期,汉朝希望通过和亲加强与南越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敦促南越王前来朝
觐,使其真正成为汉朝掌控的附属国。但是,要推行这一举措,难度很大。当时的汉朝无
法完全掌控南越,加之从长安到岭南地区路途遥远,关山阻隔,出使南越,敦促其完全臣
服于汉朝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风险性的任务。尽管如此,年轻的终军毅然挺身而出,主动
请命出使南越。他妇女几岁 信心满满地对汉武帝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
典故即出于此。
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派终军和安国少季一起出使南越。到了南越后,经过终
军等人的努力,南越王表示愿意“举国内属”。汉武帝闻之十分高兴,赐南越王及大臣印
绶。为进一步镇抚南越,在南越推行汉朝的制度,逐步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决定
让一批汉朝使者留在当地,继续开展工作,终军就包括在内。
事情的發展原本非常顺利,没想到突生变故。
南越王愿意臣服于汉朝的决定,遭到了丞相吕嘉的反对。吕嘉为南越老臣,曾辅佐三
代南越王,在当地拥有很大的势力。他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势,归属汉朝。君臣矛盾激化,
兵戎相见。吕嘉公然举兵反叛,杀南越王、王后及汉朝使者。关键时刻,汉朝使者安国少
季优柔寡断、错失良机,汉朝援军驰援不利,局势混乱,汉朝使团全军覆没。终军遇害,
血洒边疆,令人扼腕。据考,终军时年29岁。
为国分忧不负华年
终军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惧风险,为国分忧。终军少有才学,深受汉武帝赏识,成为近侍。这个岗位陪王伴
驾,很容易脱颖而出,大有发展前途,一般人求之不得。但是,终军却一直希望能够经受
更多的历练,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早在请缨出使南越之前,他曾自荐出使匈奴。当时,
汉武帝虽多次派兵出击匈奴并取得重大胜利,但匈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这种
情况下出使匈奴是十分危险的。终军却主动请缨,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壮怀激烈的自荐
信。信中写道:“我是一介儒生,不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却列为朝臣,宿卫长安。如今
国家边境出现危机,每个人都应该披坚执锐,砥砺前行。今听说朝廷将派遣使者出使匈
奴,我愿意前往,在匈奴单于面前晓以道义,陈以利害,说服匈奴。”当时,曾经两次出
使西域的张骞刚刚过世,汉匈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终军非常清楚,此时出使匈奴不仅
鞍马劳顿,而且祸福难料,后果实不可测。但是他毅然决定勇敢前行,体现了不惧风险,
勇于为国分忧的高尚品格。终军此次毛遂自荐虽未成行,却让汉武帝看到了他堪为使臣的
才略,为其后来出使南越奠定了基础。
不计得失,建功立业。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臣服于汉朝,圆满完成了任务,本
应居功凯旋,却接到朝廷让他继续留在南越的命令。当时,南越刚刚归附,汉朝的制度在
南越尚未施行。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地把控南越,汉武帝决定让终军留在南越,协助南越王
在当地推行汉朝制度,推广汉朝文化,同时发挥镇抚南越的作用。终军接到命令后,不计
个人得失,毫不犹豫地留在南越继续开展工作,直至以身殉职。这种为实现国家的战略意
图,穷尽一己之力,鞠躬尽瘁的责任与担当,令人叹服。
年轻有为,敢为人先。终军以身殉职时,不过29岁,未到而立之年。纵观其短暂的
一生,可称得上不负韶华。更难能可贵的是,终军尽管才华出众,却不恃才傲物,非常清
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22岁时,他在写给汉武帝的一封出使西域的自荐信中,这
样描述自己:“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这种谦逊、理性的自我认知
与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外在表现形成鲜明反差。这才是年轻人既要敢为天下先,又要
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相结合的生动写照。
遥想当年,18岁的终军入选博士弟子,从家乡步行西入长安,可谓雄姿英发。入函谷
关时,他不取守关人所给的往返凭证,“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的感慨,豪言在耳;
弃繻的豪迈壮举,情境犹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入关的背影一定会留在更多人特别是
年轻人的心中,成为永远的精神丰碑。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作者简介:李贝贝,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金蕾蕾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01:4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5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