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专题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项选
择题
1.以下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CO、SO、N B. SO、CO、NO C. H、N、NO D. O、CO、H
22222222222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马上翻开止水夹
C.用排水法搜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搜集
D.用排水法搜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以下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的分析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氮气不与红磷反响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根据之一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图Ⅰ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图Ⅱ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观 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
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以下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
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缺乏,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局部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局部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5.空气中的氧气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利用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通过进入水的
②用图2和图3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用图1测氧气含量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以下图所示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接好仪器,
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1)不直接加热却能点燃白磷,利用的是铜的____性。(2)说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底的水量缺乏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
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白磷
金属梯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
是 。
〔3〕写出你所学过的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
8.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1〕甲同学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的_________,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冷却后,翻开弹簧夹,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2〕乙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一种〕
〔3〕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了,由此分析说明,
氮气具有的一条性interview是什么意思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
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请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反响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认
体积量测定氧气的含量,以下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__。假设用镁代替红磷实验,进入瓶中水的
请答复以下问题:
体积会________(填 > 或< 或 =〕瓶内空气体积的1/5.
①图3中白磷燃烧时〔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自动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
〔5〕以下有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填字母〕.
________〔填“左〞或“右〞〕挪动,后向_________挪动;最后停留在刻度_________处。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O、CO和稀有气体.
222
第 1 页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且生成物为固体
D.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
9.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屡次实验后,发现每次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
他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展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
筒内参加100mL水,③在集气瓶中参加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
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完毕,充分冷却后,翻开止水夹,
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试答复:
⑴ 假设小明用图甲进展实验,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⑶ 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⑷ 小强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用压强传感器实时地传回集气瓶内压强—时间关系图(该
装置气密性良好,p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响完毕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以下说法正
0
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响开场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00
,p’= p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气多。
d.由图三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否
那么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展了改良: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
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顿。停顿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
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完毕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准确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二氧化碳、氮气不是污染物,错误; 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全部为污染物,正确; C、氢气、氮气、二氧化氮都不是污染物,错误;D、氧气、二氧化
碳、氢气都不是污染物,错误。应选B。
点睛: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属于空气污染
物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气体。
2.C
【解析】
试题分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假设装置的漏气,导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
故A错误;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马上翻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C.用排水法搜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搜集,
应选C;D.用排水法搜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水倒流至
试管,使试管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排水法搜集氧气的考前须知。
3.C
【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
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氮气不与红磷反响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根据
之一,故A说法正确;
B、因木炭与氧气反响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根本不变,谁不能倒吸,不能用于
该实验,故B说法正确;
C、图I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不是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故
C说法错误;
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
的上升,从而使钟罩内外的压强到达平衡状态,进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说纺织英语 法正
确.
应选C.
【点评】本考点考察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由实验中的考前须知,对实验结果进
展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4.D
第 1 页
【解析】
试题分析: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偏低,原因可能有:〔1〕红磷量缺乏,瓶内氧气没有耗
完;〔2〕未塞紧瓶塞,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到室温就翻开弹簧夹;乙同学的实验
结果比实际偏高,原因可能是广口瓶内的局部空气受热逸出,致使广口瓶内气体的体积减小
更多。答案:D。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5.①右、左、8②防止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逸出,结论更准确
【解析】
试题分析:图3中白磷燃烧时〔40港囧 ℃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自动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
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右挪动,因为反响产生热量,气体膨胀;后向左挪动,最后在
8处停下;因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用图2和图3的方法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比用图1测氧气含量具有的优点是防止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
逸出,结论更准确。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 导热性 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 可能导致瓶内气体逸出
【解析】(1)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2)因为此实验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进入集
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当进入水的体积占原来水面以上空气体积的五分之
一时,说明实验成功了。〔3〕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内的水能吸收一局部热量,有
利于集气瓶内气体降温,否那么集气瓶内压强增大,可能导致瓶内气体逸出。
7.〔1〕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场时冒白烟,燃烧快停顿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
现黄烟。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
〔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3〕4P+5O=2PO
225
【解析】
试题分析:(1)白磷的着火点低,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
的白磷上,所以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场时冒白烟,燃烧快停顿时在倒置试管的
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
(2) “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
白磷相比,优点是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3) 白磷燃烧反响的化学方程式:4P+5O=2PO
225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8.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
氮化镁不炒饼 能镁能三级运动员 与空气中的内空气体积的1/5。红磷的量缺乏氮气难溶于水镁+氮气
氮气反响 。〉CD
【解析】
【详解】
〔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
二磷;待温度冷却后翻开止水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瓶
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2〕该实验的成功要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气密性良好,二是红磷过量,三是带温度冷却
后才能翻开止水夹,否那么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3〕实验室完毕后有氮气剩余,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
〔4〕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氮化镁,文字表达式为镁+氮气氮化镁;不能
用镁来代替红磷进展该实验,因为镁不仅可以与氧气反响,而且可以与氮气反响,故会使测
量结果偏大;故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会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5〕A、该实验中要求红磷要过量,目的是为了耗尽瓶中的氧气,当瓶中的氧气耗尽后,再
过量的红磷就没有用途了,故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再上升,故错误;
B、本实验只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不与红磷反响的物质,不能证明祖逖 剩余气体是氮气、二
氧化碳等,故错误;
C、红磷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不能与其他气体反响,且生成的物质是固体五氧化二磷,
不影响空气中氧气的测定,故正确;
D、该实验中集气瓶中参加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和热量,防止该物
质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正确。应选CD。
9.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翻开止水夹,双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导管
中上升了一段液注,说明气密性好。改良后的装置无需翻开瓶塞点燃红磷,防止瓶内空气外
逸造成实验误差。16%b
【解析】
〔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
第 3 页
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假如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良后的装置无
需翻开瓶塞点燃红磷,防止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
〔3〕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0mL=40mL;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为: 100%=16%;
〔4〕a、假设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错误;
b、反响开场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
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正确;c、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错误;d、由于碳与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
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错误。应选b。
10.10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响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解析】
〔1〕由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50 mL空气中,氧气约为10 mL,所以注射
器内气体体积减少约10 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
的是使注射器内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响。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准确的可
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的量缺乏等。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21:2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4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