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管理的优点

更新时间:2023-04-22 15:46: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环境保护三同时)

浅谈小组合作管花叶病 理的优点

陶月营

关键词:小组合作管理

内容提要:小组合作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常见,传统分组管理存在一定缺陷。笔者采用创

新的小组合作方式,将班级生活的绝大多数内容都纳入小组评价管理中。这种小组合作

的管理方式对培养学生有诸多好处,主要包括促进培养学生的俏皮的近义词 学习行为习惯、激发学生

潜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反思能力等。

分组是集体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管理评价方式。班级管理也采用分组管理的方式,

如分组收作业、分组值日等;也有应用在课堂或学习当中的小组协作方式,通过“同组

异质,异古代文明四大古国 组同质”的标准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达到优化配合,形成好棒差的形式,促

进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两种是班级分组管理中最常见的两种方式。这两种分组均需

要组内选出一个最多两个负责人来管理整组,再由班干部管理组长,班主任管理班长,

这样达到逐级管理。既使老师摆脱繁重的班女性乳房按摩 级、教研讨会致辞 学事务,又可以训练部分学生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美中不足的是,这两种分组决定选择的组长都是能力较强、成绩优秀的同学,被选

为组长,已是对他们原有能力的肯定和强化,在不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中,可以

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这些毕竟是学生中的少数派,缺少对

那些只具有某一种优势或各方面能力比较平均的学生的关注与培养。久而久之,强者益

强,其他同学表现的机会少,被激发进步的可能也会少许多。综上所述,单独在班级管

理或教学中应用分组评价机制,会造成大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管理当中,不能调动他

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缓解这一矛盾,笔者尝试把班级中的绝

大多数事务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一、小组合作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1、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式进行分组。

2、根据学校生活,细化管理内容。(见小组评比表格)

题。

3、召开班会,凝聚力量、确定目标,发掘潜能;定期召开小组例会,解决组内问

4、根据小组评比内容,每人记录,每周评比。

评。

5、每周进行一周总结——以画报的方式呈现,包括个人自评、小组互至少的英语 评和老师总

6、不定期开展以组为单位的文体活动。

二,小组合作管理的优点

通过近将近两轮的尝试、分析和总结,小组合作管理有如下优点:

(一)通过细化小组合作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源

性、校源性和个人等诸多因素影响,进入初中时每位学生的习惯养成良莠不齐。笔者所

在学校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好的学习或行为习惯。小组合作管理可促进培养学生的

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一个学生基本具备的行为、学习习惯应包括:早晨按时到校、每天记齐各项作业并

认真完成、按时履行值日责任、课前准备好学具并端正坐好准备上课、课堂认真听讲且

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课间文明休息等。

根据以上需要,将小组评比的表格细化,包含学生在校生活的绝对大多数内容(见

附件每日小组评比表)。通过日记录、周评比的小组评比方式,进行为期至少一学年的

强化训练,进而成为学生固定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目的。

由于每个组员的行为表现都与小组的荣誉有直接联系,每个人均是一个项目的负责

人。这样使得在某方面出现错误的学生,既要面对老师的批评,更要接受组员的指责和

要求,同时还要面临他所负责项目的工作难度加大的危险,因而增加了该生该行为的外

在压力和内在驱动力,能更有效的达到形成习惯的目的。

(二)通过小组合作管理,激发学生潜能

多元智能理论阐释,一个人具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原有的小组评价、激励方式都是

以学习为主,以少数学生为主。那样的评价不能涉及每个同学,也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读骆驼祥子有感 性,激发学生潜能也就无从谈起了。

笔者尝试小组管理内容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设置五个以上专项负责人——“人人

有事做”。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纯服从为指挥服从的双重身份。再加

之定期评价、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个

人、为了小组每位学生都不断开动脑筋、思索出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自己负责的项目。在

思考工作方式时,训练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在与同学沟通,实施自己的管理理念时,

训练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在工作遇到挫折,个别同学不配合服从时,训练了学生的

内省智能等。

自己负责的项目获奖、同学们的进步都会给负责人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动过程的各种体验能够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耐

挫力、责任感等等,可以说一举多得。

(三)通过小组合作管理,提高合作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

90后的孩子,每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更加自我,凡事更多从自己的角度和

利益出发,不懂得体会、尊重他人情感,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也不懂得分享。可以说,

以上每个特点都将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而这对于集体建设是非常大的障碍。

小组合作管理的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管理将班级

事务中的更多环节都纳入以组为单位的评比中,除上面所举环节,还可以包括如早晨交

作业的速度、放学时安静坐整齐的速度、外出实践活动等。在所有环节中,以组为单位

的评价激励机制,使得每个学生最深刻的心理体验都是——合作。除日常管理的内容外,

为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不定期地开展以组为评价单位的活动,

如绑腿跑、传球比赛、围圈踢毽子比赛等。以组为单位,形成荣誉共同体,每个学生都

能够明确自己只是集体中的几分之一,想要取得荣誉,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通

过日常学习生活的强化,集体文体活动的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提高,集体凝聚力

不断增强。

(四)通过小组评比“一周总结”,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就是前文多元智能中的内省智能。之所以单独讨论,因为学会反思对于一

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会反思是一个学生学会思考的标志,学会反思是一个学生学会

自我控制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学会反思是一个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重要标准。因而,

在小组合作管理中“一周总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前文介绍,“一周总结”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老师总评三个部分。(见学生“一

周总评”画报)自评是从自己的角度,回想上一周收获与不足;同学互评,是同组同学

根据该生一周表现给予一句话点评,这个生生互动的环节促使学生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

表现;老师总评,是老师根据“怎么调理肠胃 一周总结”画报所呈现的情况提出表扬、提些建议和期

望。学生自评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同学互评、老师总评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由内而

外、再由外而内的循环,培养学生学会反思,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它基本上能与当前的教

育理念相结合,以学生主动地,有差异地、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它有机地把竞争意识、

合作意识等相结合,也体现出新课改的自主、合作、互动、竞争观念,是值得尝试的班

级管理方法之一。当然,小组合作管理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有些活动无法量化、竞争过

程中会产生同学之间的矛盾等。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趋利避害,扬长

避短了。

纸质附件:1、《小组每日评比表格》; 2、《周报》

3、学生《一周总评》画报,相关评比结果告示

4、获奖证书3

3、获奖案例原文; 4、班会课录像(见我校班会录像)

电子附件:1、班会课设计和课件; 2、各项评比表格;

5、部分学生画报照片;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15:4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2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