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通信网络浅析

更新时间:2023-04-22 14:29: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格力空调移机)

水声通信网络浅析

水声通信网络浅析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覆盖了地

面、空中、太空、水面的立体信息网已经形成并

为各国的通讯、交通、资源调查、国防等各项业

务服务。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海洋开发步伐的

加快,发达国家开始对水下声通信网进行研究。

水声通信网络(UWN)承担着探测、数据通信的

重要使命。它通常由海底传感器、自主式水下运

载器(AUV)和水面站组成,水面站可进一步与

Internet等主干网连接,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可以

从多个水下远程设备提取实时数据,并把控制信

息传递给各个设备。本文将介绍水声通信网络的

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具体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声通信网络 发展现状 AUV

1.发展现状

目前陆上与空中的有线及无线通信已经很

成熟,但是水下无线通信仍处于研究与试用阶

段。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开发的不断深入,无

论是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对水下通信有着

极大的需求。

尽管在水下可以使用电缆、光缆等有线方式

进行通信,但是这些方式中节点无法移动,适用

对象极其有限。电磁波在水下的衰减很大,要想

在水中传播很远的距离就必须采用很低的频率,

这就要求很高的传输能量和很长的天线,通常是

难以实现的。目前水下通信方式主要有长波通

信、水下激光通信、中微子通信、水声通信等。

长波通信所需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通信效

率低,目前主要用于基地与潜艇之间的远程通

信;水下激光通信目前主要研究蓝绿激光水下通

信系统,其穿透海水能力强,可实现基地与下潜

400米以上的潜艇的通信,通信频带宽,数据传

输能力强,但是灵活性不够;中微子通信是近年

来新兴的技术,比较复杂,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实

验室阶段[2]。声波是惟一一种能在水介质中进

行长距离传输的能量形式。水声通信是目前水下

最合适的通信方式,得到了各发达国家研究机构

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最早的水声通信可以追溯到

20世纪50年代针对模拟数据的幅度调制AM

单边带SSB水下电话。随着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r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的发展,80年代早期水下数字频移键控FSK

技术得到应用,它对信道的时间、频率扩散有一

定的鲁棒性。80年代后期出现了水声相干通信,

与非相干通信相比,水声相干通信技术可以提高

有限带宽水声信道的带宽效率,但是由于水声信

道的传播特性恶劣,水声相干通信刚开始并不被

接受。90年代DSPdigital s遮天经典语录 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技术和数字通信理论的发展

使许多复杂信道均衡技术均可以实现,带动了水

声相干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促使其开始转向对水

平信道通信的研究。水下通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式的关键环节是水下声学调制解调器的出现。

早的水下声学网络应用概念是1993年美国提出

的自主海洋采样网(AOSN)。美国自1998 年起

开始了称为“海网SeaWeb的年度实验,

在验证水下声学网络的概念与实际使用效果。

2. 水声通信网络的特点与拓扑

水声通信网络的节点有以下几个特点:第

一,移动性,因此必须是能够自组织的自主网络,

遵循一定的网络路由方式;第二,由于采用水下

无线通信方式,因此必须能够自适应海洋环境特

性,能够解决物理层的技术挑战;第三,由于采

用电池供电,所以能量受到限制;第四,具有数

据传播功能,可把监测数据传达到岸上。

参照陆上无线传感器网络, 水声通信网络

的拓扑可分为两大类: 中心化的网络

centralized network)和分布式的对等网络

distributed peer-to-peer network)。

在中心化网络中, 节点之间的通信是经过

中心节点实现的,并且网络通过这个中心节点接

入骨干网。这种配置的主要缺点就是存在单一故

障点, 即这个节点的失效将导致整个网络的失

效。同时由于单个调制解调器的作用距离有限,

整个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就有限。

对等网络中没有中心节点, 每个节点具有

较为平等的权限。根据路由方式的不同,对等网

络又分为完全连接的对等网络和多跳对等网络。

完全连接的对等网络为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

提供直接“点到点”连接,这样的拓扑减少了对

路由的需求。然而当节点分散在很大的区域时,

通信所需的功率也随之大大地增加,并且还会产

生“远近”问题,即当一个节点A 正在往远端的

某节点发送数据包时, 会阻碍与节点A 相邻的

节点接收其他信号。多跳对等网络则仅在相邻节

点之间进行通信, 一个信息从源到达目的地经

过节点间的多次跳接来完成。多跳对等网络的作

用距离取决于节点的数量,而不再受限于单个调

制解调器的作用距离,因此可以覆盖较大的区

域。

事实上水下传感器网络应该是一种中心化

网络和对等网络的混合体。网络拓扑决定了网络

的路由方式、能量损耗、网络容量和可靠性。

3. 水声通信网络的分层与各层功能

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和可靠的传输, 水声

通信网络必须遵循一定的网络协议。水声通信网

络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3.1物理层要解决怎样利用传输介质的特性(即

信道特性)和相应的调制、编码方法,使数据进

行有效的传输。在发射端要把信息比特变成信道

能够传输的信号(声信号),在接收端又要把介

质中的信号变回信息比特, 这主要涉及三方面

的问题:媒体转换(如电声信号变换)、频带利

用效率、信道适应性。

3.2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是多个用户怎样合理有

效地利用信道的问题,家电维修资料 即媒体访问控制(MAC),

主要涉及媒体访问方式和纠错控制两方面。

3.3网络层要解决的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路由问题, 重要功能有邻

居发现、分组路由、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等。网

络层没有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必须依赖人口普查资料 数

据链路层的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水声通信网

络中路由协议的设计目标是快速、准确、高效、

可扩展性好。

4. 自主式水下运载器(AUV

4.1水下机器人概述

水下机器人是一个水下高技术仪器设备的

集成体。它除集成有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推进、

制、动力电源、导航等仪器、设备外,还需根据

应用目的的不同,配备声、光、电等不同类型的

探测仪器。这样,水自由的名言 下机器人可以作为人类进行

水下研究、观测和作业的动态实验室平台,作为

人类智能和各种感官、器官在水下的延伸,去完

成人类肌体无法直接达到的各种水

下环境的探索任务。

水下机器人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即“自治

式水下机器人”和“遥控式水下机器人”。“自

治式水下机器人”, 国际上统称为AUV

(Autonomous Under黄焖鸡做法 water Vehicle) ,它是根据

各种传感器的测量信号,由机器人载体上携带的

智能决策系统自治地指挥、完成各种机动航行、

动力定位、探测、信息收集、作业等任务,其与

岸基和船基支撑基地间的联络通常是靠水声通

信来完成。

4.3通信声纳用于AUV 的情况

目前已开发出许多可用的先进技术,例如,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美国的研究单位已研制出低

误码率、高可靠性、基于扩谱通信体制的水下通

信系统。但比特率仅达10 - 20bp s ,误码率最

低可达10 - 7 以下,传送距离可达几十至几百公

里。而高速通信声纳或调制解调设备多使用相干

或非相干调制技术、自适应均衡抗多途技术及纠

错码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联合。试验样机的通信速

率最高可达8K - 10Kbp s ,传送距离最远可达

10Km ,误码率最低可达10 - 4 以下。典型的产

品有美国Bent hos 公司的ATM - 871/ 870891/

880 (上端) ATM - 875/ 877885/ 887 (

) ,最大1200/ 2400bp s ; 法国ORCA Inst

rument s 生产的MATS12/ MATS53 (20 - 2400bp

s/ 20 - 4800bp s) 。鬼故事短篇超吓人

4.3水下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情况

水下机器人很早就用于侦察、监听等军事目

的,近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美国海军水下

机器人的应用情况是其在军事上应用的缩影,

国海军正在研发一系列的水下机器人,组建世界

第一支水下无人舰队。

4.4启示

世界三分之二是海洋,人们对海洋的探知

从来没有停止过,水下机器人的应用使人们对海

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军事领域,水下机

器人的作用也越来越广,预计美国海军将建成一

支真正意义上的水下无人舰队,以满足其全球战

略的需要。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适时开展该

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满足未来海洋战

略的需要。在我国,水下机器人在海洋勘探、海

洋工程、水下救助以及水下勘测和检测等方面的

研究应用从来没有停止过,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为了尽快缩小与国外特别是美国海

军的差距,适应国际形势,满足国家海洋战略的

需求,应该积极发挥地方工业部门的作用,重新

整合他们的力量,也就是要做到组织、人员和设

备的“三落实”。

5.发展前景

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技术必将在人类探索海

洋、认识海洋和开发海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未来的水声通信网既町以获取大范围的海洋

信息,也可以快速、便捷地传递、控制和管理各

种信息。建它一个庞大的全球海洋温度、海流、

潮汐数据和资源监测网络,并能实现数据的可靠

实时传输,将对人类认识海洋、预警灾害性气候、

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军

事或是民用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的应

用领域:

(1)水声反潜网络;

(2)水下潜器的命令和数据传送;

(3)水声网络的协作传输与探测技术;

(4)网络化海洋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

参考文献:

2. 郑君杰,阮鲲,李延宾,林璐等.水声通信网

络问题研究【J. 电信科学 ,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9 10 .

3.陈威. 水声通信网及多址接入技术的研

D .厦门:厦门大学,2008.

4. 张文瑶,裘达夫,胡晓棠等. 水下机器人的

发展、军事应用及启示J.中国修船,2006,19

6.

5. 桑恩方,庞永杰,卞红雨等. 水下机器人技

术【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 年第3 .

6. 许肖梅. 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J].声学技术,200912月,第28卷第6.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14:2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2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微子通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