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孤独之旅

更新时间:2023-04-22 12:38:1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形容绿色的成语)

孤独之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快速阅读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②品味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抒发感情。

③培养学生鉴赏、品评文章的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精妙描写。

2、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

②设置问题,渲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杜小康所经历的“孤独”之旅。

③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畅谈各自“成长”的体会与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能够体会文中环境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环境描写与作品的融合。

②感受杜小康所经历的“孤独”感,并体会“成长”所需要经过的历练,从而培养积极的人

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品味“孤独”,体会“成长”的感受。

2、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3、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生活实利福平胶囊 际,感悟小说深层意味。

(四)巴西电压 教学过程预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草房子》看过吗?谁能给我说说杜小康画海 的故

事?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的成长

之旅。(板书文题、作者)

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①学生默读全文,掌握字词;②理清小说情节; 开端:杜小康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和父亲前往芦苇荡,并在芦苇荡安顿下来,享受着孤独的生活。

高潮:在暴风雨中,杜小康寻找鸭子。 结局:杜小康父子放养的鸭子下蛋了。 ③概括课文

内容和主题。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①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的句子。 A前行到望不见麻油地时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

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安全知识 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

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B到达芦荡时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

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

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C在芦白蔷薇的花语 荡安家后

吃完饭,党员自我评价简短 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D后来,时间长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

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E风雨之后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

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

了。

③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鸭群 芦苇荡 暴风雨

环境描写的作用1、烘托人物心情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为塑造人物形象作

铺垫

4)主题探究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的芦苇荡董事长讲话心得体会 里孤独的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故事,告诉我们: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杜小康我想对你说:

5、布置作业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

.

(六)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环境:鸭群 芦荡 暴风雨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12: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2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