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弹奏中遥指的一般技巧及其发展
摘要:“摇指”,是古筝弹奏中的一个重要技巧,是指在同一个音符上使用同一
个频率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反复弹奏,从而形成一种相对于单音的线型的音响效果。
遥指一般是采用右手大指来弹奏,少数情况下也有食指摇、中指摇、无名指摇和小
指摇。本文介绍了遥指的一般技巧,探讨了技法体会,并展望了该技法的未来发
展。
关键词:古筝弹奏;“摇指”;技法
“摇指”的弹奏方法非常重要。以大指摇为例,大指用一次“托、劈”作为一
个基本单位,进行连续不断的重复。而它的关键所在则在于演奏者手腕的运动。即
手型依然像弹奏手型一样,保持比较松弛的半握拳状态,以手腕为基点,在水平面
上左右摆动。要求演奏者的手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左右的摆动要平
均,这样才能保证义甲在弹奏“托劈”的时候能够力度均衡,声音才能够有足够的
颗粒性。摇指要保证一定的密度,这样听起来才能够连绵不断,适合表现线型的富
有旋律感的东西。
摇指可以大指分为悬腕摇和扎桩摇两种。在早先的一些传统曲目中大多数采用
扎桩摇法。扎桩摇是指要将小指架于琴板或者琴弦之上以起到稳定手的作用。扎桩
摇的音色较为集中西米奇 ,密度比较好控制。适合弹奏力度较大,爆发力较强的音色。而
悬腕摇是在扎桩摇之后出现的一种不需要小指支撑的摇指方法,悬腕摇可以派生出
一种摇指技巧叫做 “游摇”。它的特色就在于可以随意选择弹奏的音区,对于音
色的变化可以随曲目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弹奏的变化性较大,因而比较适用于近
现代创作的作品。
随着近年来古筝乐曲的不断推陈出新和古筝技法的不断改革进步,摇指也在原
有的基础上被近代筝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和创新。下面我们就分门别类地对古筝
摇指技巧近些年来的创新用法一一举例说明:
一、左手摇指
左手摇指与右手摇指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在琴的结构上,右侧有岳山,使得
右手摇指可以采用“扎桩”和“悬腕”两种方式,而琴的左侧则是不规则的码子,
所以左手不能够使用“扎桩”来演奏,只能使用“悬腕”方式。右手在沿着岳山摇
奏时,由于岳山是一条直线,因而容易得到音色上的统一,而左手摇指由于受琴体
本身的限制,不容易沿直线游走,也就不容易达到音色上的统一。尤其是当与右手
配合演奏的时候两只手的音色要达到基本的统一,需要双手尽量靠拢弹奏,右手也
同样采用“悬腕”摇法。在练习左手摇指的时候,由于没有岳山作为支撑,重心不
容易把握,因而左手摇指的练习是一个难点。
摇指是古筝特有的一个技巧,在传统的演奏当中,右中国式相亲价目表 手摇指是占有相当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的。而王中山老师把“新指序指法”、轮指带入了左手的领域,而对于
摇指这个标准的传统技法,也给与了新的内涵,左手的加入,这也可以看作是对
“新指序技法”的一个延续。
二、“走位三指摇”
“走位三指摇”顾名思义是指大指、食指、中指同时摇奏,大指与中指基本保
持一个八度,食指在八度之内某音,三个手指平行沿旋律走向摇奏摇指旋律的技
法。可以说,“走位三指摇”是摇指本身的一个多声部的扩展。
早在《草原英雄小姐妹》(原曲:吴应炬 改编:刘起超 张燕)的引子中,就出现
了“二指摇”技法,所谓“二指摇”,就是大指与食指同时摇奏的一种技巧。“走
位三指摇”则是在此的基础上的发展,在节构上它加入了中指,在音响上它则加入
了八度的效果,听上去更加的丰儿童手抄报模板 满。而它并不仅仅等同绩效改进计划 于“二指摇”加“中指
摇”,它的特色则在于“走位”二字,因为“二指摇”只是单纯的复叠式摇奏,而
“走位三指摇”则是在保留原本每一个摇指本身所具有的线条性、流动性原则的基
础上,三个手指一致性地,同步地摇出多声部的动态的音乐。在听觉效
果上,它不仅保有摇指本身长线条,流动性的特点,并且在和声上更加地丰
满,增强了古筝的色彩渲染,夸大了乐器本身的张力,发挥了古筝这件传统的和声
乐器极致的潜能。
下面是“走位三指摇”的实例:
三、“弹摇”
“弹摇”技巧是摇指技巧的一个派生,所谓“弹摇”,就是在摇指的同时,加
上一个中指弹奏的单音声部,使大指的遥指声部与中指的低音旋律声部同时出现。
我们在前面的“弹轮”中论述过了,由于中指与大指固定的位置关系,“弹
摇”的旋律声部只能在摇指下方音上弹出,而大指的摇指声部与中指的旋律声部的
音域基本在一个八度之内。同“弹轮”一样,它丰富了织体,使一只手同时弹奏两
个声部,增加了古筝的立体色彩,是一个加强古筝表现力的非常有效的技法。
下面是“弹摇”的具体实例:
这是一首根据著名的京剧曲牌改编而成的古筝曲。王中山先生在此段的编排
上,用古筝的摇指来模仿京胡的抖弓,由于古筝与京胡的形制与音色都有着较大的
差别,他并没有采用用常规摇指直接摇奏出旋律的方法,而是用“弹轮”,即中指
弹奏旋律,大指摇出低音,左手略加颤音。这样编配的作用在于,由于京胡在此段
的演奏中,强调音头,抖弓在其后,在胡琴类的演奏中,这样的效果是很容易做出
的。但如若用摇指,则很难强调音头或不明显,不能充分体现曲子本身的效果。如
若用“弹轮”,中指弹奏旋律单音,便很容易突出音头,而伴随的低音摇指再加之
左手的微微颤音,则正与京胡的抖弓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是短短的几个音
符,却看出编配者的精秒与用心之良苦。
技术,是演奏的载体,没有技术的支撑,就不会有好的演奏积淀。一种技术,
是在不公务员有哪些 断的演变发展中一步步成熟的。我们要做的则是掌握有限的技术的前提下发
挥我们无限的潜能,为发经典诗句 扬我们的国乐,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不断探索前进。
作者简介:
陈雯雯,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
演奏及音乐教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07:2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2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