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措施。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结合相关历史
记载,设置相关问题,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理解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罢黜开业对联 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的目的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
民族长期的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等汉武帝为巩固大一
统王朝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难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三、教学策略
创设历史情境,直观再现历史,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体验、感悟历史。
设置问题,补充史料,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和材料,师生共同探讨来
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查找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具体记述,如“七国之乱”“推
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这样评价他: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
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就是大一
统的汉朝。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权力的呢?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和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分栏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汉武帝的丰功伟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和当归 【讲授新课】
第一部 我的地盘我做主
材料一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见P56课后活动)。
材料二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
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探究问题: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思考、讨论并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对中央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教师讲解:汉武帝即位后,就遇到了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
一问题的?
请欣赏历史情景剧。
剧情:
地点是武帝后花园。
武帝为掩人耳目,密诏大臣主父偃后花园议事。
主父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汉武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主父偃:为先帝削藩而死。
汉武帝:先帝为何要冒死削藩?
主父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但自高
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上千里。天下形势平稳时,他
们就容易奢侈骄横;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汉武帝:以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主父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容易发生。
晁错正是强制实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
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汉武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啊!……
主父偃:陛下,臣有一计。
汉武帝:爱卿快讲!
主父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多达十几人,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
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
爱孝亲之道就不能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
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汉武帝:(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昭告天下,实施“推恩令”。
(剧终)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学生: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的封地分封给
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新封的诸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教师提问:“推恩令”的实施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学生: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使他们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
教师设疑: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除了实行“推恩令”之外,汉武帝还有
什么策略?
学生:建立刺史制度。
问题探究:
(1)什么是刺史制度?
(2)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3)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师补充:“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汉武帝为了强化地方监察制度,在地方设刺史。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调休理由 监察
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刺史有权监察郡国长
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刺史负责
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及其子弟。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
权,巩固了皇权。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文字史料和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引导学
生理解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历史情景剧通过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理解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第二部 我的百姓我做主
环节过渡: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全国
的监察控制,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那么思想上的统一,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PPT展示课后活动2,请学生根据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
态度。
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
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教师设问:儒家思想在汉朝开始受重视,这与一代大儒董仲舒有密切的关系。
这位一代大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呢?请同学们来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播放视频剪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展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教师提问:“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儒家学说,即儒术。
教师总结: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
射、御、书、术。总体上解释就是儒家学说。
教师提问:汉武帝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学生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
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
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
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教师设疑:同学们,请思考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接受呢?趣味新闻
学生思考讨论并探究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
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理论,创建了一个游艇简笔画 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
体系。这一思想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正如黄仁宇所说:“董仲舒之尊儒,
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规思想。”因此,汉武帝接受
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认识历史不是枯燥的,而
是有生命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进而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
和影响。
第三部 我的经济我做主
环节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汉武帝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汉朝统治的
措施。接下来,他在经济上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呢?
PPT展示教材上的材料研读。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史记?货殖列传》
教师和学生一起解读材料意思,弄明白意思后,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种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人们都会弃农经商,影响农业发展,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教师讲解:对。在我国古代,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历代皇帝都注
重发展农业生产。汉武帝为了改变上述状况,稳定经济发展,加强对社会经济的
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
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了基础。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中的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汉武帝实行盐
铁官营的必要性和影响。
【课堂小结】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经济上盐铁专卖等一系列的措施,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大
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六、板书设计(见课件)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8:3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1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