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表达常见问题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21 15:59: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贵宾卡)

蛋白表达常见山水田园图片 问题分析

影响蛋白表达有许多因素,如目的蛋白自身的特点,表达载体、表达菌株的组合,诱导表达的条件,培养基的选择

等,都有可能对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针对蛋白表达中小手工制作 的一些常见问题,可尝试用如下方法加以解决。

一、蛋白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

1.选择正确的表达载体与表达菌株心说

基于T7 启动子的载体(如pET 系列载体)应选用BL21(DE3)BL21(DE3)pLysSRotta(DE3) 等菌株不是基于

T7 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带有tac 启动子的pGEXpMal 系列表达载体)应选用BL21 表达菌株。

对细胞有毒性的蛋白,应该选用背景表达低、严紧调控诱导的菌株,如BL21(DE3)pLysS 菌株。 对于带有稀有密

码子的蛋白或来源于真核基因的蛋白,应该选用Rot贵州志愿 ta(DE3) 等菌株。

2.尝试不同的表达系统与菌株

不同的蛋白,对不同载体与菌株的偏好不同,如果某一表达系统无法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更

换其它的菌株或表达载体。

3.表达条件的优化

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对于某些蛋白,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0.1%~0.5%),可以明显提高表达量。

较高的温度、较高的诱导物浓度、较长的表达时间,一般可以加快表达的速度,促进目的蛋白的积累,从而提高表

达量。但是可能会降低可溶蛋白的表达量,形成包涵体。

菌体的生长状态对蛋白表达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测量菌液的OD 值监测生长状态。对于大部分蛋白,应在菌液

的对数生长期(OD 0.5)进行诱导。

二、目的蛋白不可溶,形成包涵体

首先确认目的蛋白是否有表达。裂解菌体并离心后,通过webqq 对全菌、上清、沉淀的检测,确认目的蛋白是否表达,还

是形成了包涵体。

包涵体的形成与蛋白自身结构、表达系统、诱导表达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无法改变蛋白自身结构的情况下,建议信格式

可以尝试不同的表达系统与菌株,增强其溶解能力,优化出适合特定蛋白的表达系统。

目前认为包涵体的形成是基于蛋白在菌体内积累速度过快,没有正确折叠而聚集沉淀。可以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

减缓蛋白的积累。如:降低诱导温度、降低诱导阎敬铭 物浓度、缩短表达时间、降低诱导时菌液的OD 值。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5:5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1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蛋白表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