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侍坐章》程翔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2023-04-21 14:27:1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卡夫丁峡谷)

程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什么意思 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

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

件:闲坐聊天。

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

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51岁。

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

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

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

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孔子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

随便一问还是早有考虑?读过《论语》全书就会明白,孔子是早有考虑。孔子很受鲁国当政者的尊重,经

常有人向孔子求教治理国家的政策,并打听他的这些徒弟的表现,询问他们的本领究竟怎么样。当政者想

从他的学生中挑选才,而孔子也经常向他们做些介绍、推荐的工作。

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抗皱护肤品排行榜 是多余的内眼角有痣 。子路在徒弟中

年龄最大,和老师是同辈人。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写人记事 ,对老师最了解。《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

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

自负集于一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他在老

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

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肾结石能不能喝酒 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

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冲口而出。

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经过努力,三年大见成效。可谓壮哉!对此,孔子心里作何感想?这难道不是

孔子的理想么?是不是子路替老师描绘出了心中的蓝图?对于千乘之国,孔子有自己的设想:道千乘之

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还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却

四处碰壁,无人欣赏。孔子面对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

正要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让当政者欣赏并付诸实施,可就难上加难了!正因这样,所以孔子在子路说完

后,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有人认为,孔子是在讥笑子路。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是简单化了。

这笑中可以有讥笑,也可以有欣赏,有赞许,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子路的话不出孔子所料而发出的善意的微

笑。孔子所不满的只是子路说话不够谦虚。凭子路的本领,他能否实现自己勾画的目标呢?孔子早有评价。

有一次,孟武伯向孔子打听子路等人的本领。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

冶长》还有一次,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回答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

也》)意思是,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可见孔子还是相信子路的本领的。至于子路最

后死于非命,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公元前459年,子路在卫国内讧中遇害,应了孔子的预言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子路生前,孔子对其谆谆教诲,可谓循循善诱,用心良苦。最让人感动

的一次是,一天,孔子主动对子路说:

由也!汝闻六言六弊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

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

由此可以推想,孔子的是想让子路对自己的性格缺点有所觉悟,这是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表现。

子路讲完了,下面怎么办呢?因为另外三人看到孔子的态度,心中便有数了,所以谁也不肯主动发言。于

是孔子开始点名,这是老师上课常用的办法。孔子为什么不先点曾皙呢?因为曾皙正在弹瑟,所以孔子点

了冉有。冉有很谨慎,甚至有点战战兢兢。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就感觉还是

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如此小国,也要用三年时间;对于礼乐教化,还要另请高明,真是谦虚得

可以了。冉有的性格和子路相反,做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孔子很了解这一点,遇到合适机会就对其进

行启发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

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令人感佩不已。冉有的回答是在孔子意料之中的,但是孔子没有说什么,

接着点了公西华的名。公西华是一位有外交才能的人,善于辞令,孔子对他和冉有都有很高的评价,认为

他们和子路一样,都具有治国之才。公西华更加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这样的回答可能是孔子愿意听到的,也可以用来启发子路,这就是孔子的一种高明的教育手

——让学生互相教育。

该曾皙说话了。这是本文最精彩的一段。当孔子和其他三人对话的时候,他正在弹瑟。三位同窗和老师的

对话是在他的音乐伴奏声中进行的。前面几位同窗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怎样快速背古诗

他的旋律可能是随着三位同窗的不同内容、性格而变化的。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做了一个结束弹奏的动作,

然后站起来。这属于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这些动作表现了他的洒脱、知礼、自信和成熟。

曾皙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表示自己和他们不同。孔子很想知道这位学生

的观点,于是说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

畅的美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真想提起画笔画一幅暮春咏归图!曾皙的话是什么用意呢?咄咄逼人的读音 难道他真想

无所作为吗?否。曾皙用形象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正因如此,所以在孔子的内心深

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

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

他的政治主张——“”“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那么曾皙为什么如此暗合孔子的心意

呢?在《论语》一书中,关于曾皙的记载并不多,倒是对他的儿子曾参的记载远远超过了父亲(他们父子

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后人影响很大,以孝著称,写过《大学》,被尊称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著名观点就出自他之口。曾子像他父亲一样,一营销案例 生不做官,主要从事文化教

育工作。从曾子的立身行事上,我们可以窥见父亲曾皙的为人处世原则。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曾皙的这

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

的想法。总之,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书简笔画 。

《论语》是语录体,多为只言片语,本文算是比较长的一篇了。它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言行描述,生动地展

示了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音容笑貌,是弥足珍贵的真实记录。

《》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4:2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11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论语侍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