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纪、世纪、年代

更新时间:2023-04-21 12:56: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虚实篇)

千纪、世纪、年代问题

[提要]历史学是一门以时、空做维度的科学。历史的时间段落以年为本位度量单

位。年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年小的时间单位有月、日等。月最初是月

亮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年、月、日都以天体运动为

基准。在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比年在的度量单位依次有年代、世纪、千纪等。

但它们与年的匹配协调至今尚存在问题。这一是因为它们并不以运动为基准,

伙规定约定俗成,二是因为历史上没设公元零年这一个。本文提出了年与年

代、世纪、千纪匹配协调的方案并为年代、千纪定名。即公元1000-1099年为

11世纪,1000-1009年为零十年代,1010-1019年为一十年代,余类推。

历史学是一门以时、空为维度的科学。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

要界定它的时间段落和空间范围。历史的空间范围这里不去说它。历史的时间段

落则以年为本位度量单位。年也是社会生活的元单位。时间是运动的速度,空间

是运动的范围。年便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年小的时间单位有季、月、

旬、周、日、时、分等。地球斜着身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转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月最初是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圆缺盈虚一次的周期。公历的月由此发展而

来,但已有所不同。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周又称星期,最初与月相变化有

关,恰为月亮圆缺一次1//4。以上的年、季、月、周、日都以天体运动为基准。

旬、时分、秒的发明是为了精细地划分时间段落和工作生活方便。时、分秒按

24进位和60进位嵌入日内,分秒不差。周与年、月之间则不求除尽,让它周而

复始。如一年有52周银饰发黑怎么清洗 多。这方面的匹配协调问题已解决得比较圆满。

在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比年更大的度量单位有年代、世纪、千纪、万年等,

其中前三者比较常用。但在它们与年的匹协调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原因在

于它们并不是以天体运动或别的什么运动为基准,而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

是可以这样约定,也可以那样俗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予和认。建设银行查开户行

现在通用的公历纪年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4世纪的希腊人、基督教史家攸西

比乌斯(Eubius260-340)采用了统一的综合编年法。6世纪的西班牙神学

家伊西多尔(Isidore560-636)在攸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纪年法,即现行的

公历,它的起点是公元1年(ADI)。这个纪年及其起点也是主观规定,习

惯成自然的,并没以运动或自然界的某一重大事件为基准。8世纪时英国教会史

家比德(Bede673-735)首先按公元纪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数,依次定为公元前

1年,公元前2年(……Ⅲ、Ⅱ、Ⅰ B、C)等等。比德的推算没有在公元前后

之间定出一个公元零的[当时欧洲通用的罗马数字无零(0)的形式],为后来的

分歧和争议埋下了病根。比德以后基督纪年法随基督教势力的扩展而得到越来越

广泛的使用,我国也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元纪年。16世纪时,为了将纪年序列

划分为比年大比千年小的年数段,采用了“世纪”一词来表齐秦狂流 示100年的年数段

最早的应用是教会史家编纂的教会史《马格德堡世纪》基督教自来有千年王国、

千的庆典的教义和说法。现代我国史学界引进后往往模仿世纪译成“千纪”,

中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科学院的鸿篇巨制《世界通史》

十卷二十册。也有的学者把几千纪称为“第几千年纪”。我觉得那样就比前者多

了两个字,没“几千纪”好。因为语言词汇的发展规律便是在准确丰富的基础上

力求简扼。

20世纪又出现了“年代”一词,指十年这个时段。但“80年代”英语说

eighties,“20世纪70年代”一般简写成1970s1970’ s,余类推。俄语则

另有写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为一年代,十个年代为一世纪,十个世纪为一千

纪的三年进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时间度量单位。

从数学上讲,世纪的纪年有从099和从1100校园保安 两种算法。公元前的世纪既

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

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99年为前1世纪,前100年至前199年为前2世纪……

不过公元前的事比较遥远,相对不太重要,分歧争议也不大,这里也就不去谈这

两种划分法的利弊得失了。我想,公元前的世纪不妨可统一为公元前1年至前

100年为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余类推。如果硬要更

精确,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这样的年份称为公元前32世纪之交的

一年,前21世纪之交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纪上半叶、下半叶

的时段恰与公元后相反。例如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

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在世界古代史中,公元前几千纪的初期、上半期、中期、下半期、晚期的廉洁比

较普遍。公元前一千纪指公元前1年至前1000年,公元前二(两)千纪指公元

1001年至前2000年,余类推。当然也可以把前3000年、20手抄报祖国 00年这样的年

份作为两个千纪相交的一年。我想公元前2019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

纪初期;公元前20-16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公元前二千纪上半期;公元前17-13

五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中期;公元前15-11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前两千

纪下半期;公元前1211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晚期。

公元后的事情离现实较近,纪年逐渐细致化。千纪虽在世界史中也有时用到,

总的说来用得较少。常用的是世纪和年代。世纪本有从1100和从099

种计算法,它们各有利弊,各有道理。这主要是个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的问题。

加上无公元零年,事情就有点复杂。我想公元后的世纪就姑且定为从099

一个世纪。这样可避免1800年、1900年、2000年等年份无法纳入某个年代的麻

烦。因为一个年份应属于某个年代,一个年代应属于某个世纪。年不应跨年代跨

世纪。如果把公元后的世纪定为从1100,则2001年便是21世纪的开端,而

1990-1999年又已统一为20世纪90年代,那样2000年便无年代可归属。把世

纪定为从099还适应了许多人想早点跨入下个世纪下个千纪的愿望。因为21

世纪还是公元三千纪的第一个世纪。当然这样一来公元1世纪便只能是从公元1

年到99年。作为一个特例,公元1世纪便只有99年,留下了一点遗憾。以此类

推,公元1800年至1899年为19世纪,1900年至1999年为20世纪,2000年至

2099年为21世纪。21世纪和22世纪构成公元3千纪初期。

特别是要注意的是,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段问题时,要减去一年即没有的公元

零年,不可疏忽。例如,1989年我国曾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

公元前551年,1989+551=2540但因无公元零年;得减去一年。所以本应在1990

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

本世纪以来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因而出现了“年代”。它指一个世纪的1/10

表示10年这个年数段。从数学上讲,年代的纪年也有从09和从110两种

计算法。《辞海》1970年版“世纪”条说,亦有主张1971-1980年为20世纪70

年代者;1989年版说亦有主张1981-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者。我觉得年代

应统一为从09。例如20世纪20年代指1920年至1929年,20世纪90年代

1990年至1999年。如此划分的原因在于,这样一来,“几”十年代中的每一

年在十位上都有这个“几”,比较方便。例如1970-1979年为70年代,其中的

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七。还有,这样外语也便于缩写,如将80年代简写为1980s

等。如果年代从110,英、俄语等未见得能缩写。因为那样的划分最后清楚英文 一年

要进为1990不过20年代以前的两个年代尚无统一名称或叫法(这也旁证了“年

代”启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不必忙着去补称它们,本世纪初的两个十

年却迫切需要定名。我认为,2010年至2019年应称为21世纪“一十年代”。

这样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叫法吻合、协调。一十年代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

个“-”(10-19)。2000年至2009年的年代称谓要费斟酌一些。汉语和外语都

可以说“某世纪第一个十年”(the first clecade of a certain century

)。但这样说又不简扼,难以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并流行开来。当然外语的局面简

写形式仍可为2000s2000’ s,不进外语的简写与口说不求一致,前已述及。

如操英语的民族现在也在The ZipsThe NaughtsThe ZilchesThe Oh-Ohs

之间徘徊。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表述则应一致。我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可

称为零十年代、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等。在上述几个选择中,我认为

零十年代最为科学,具有前途。一因其中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零(00-09),二

因它与一十年代、二十年代等匹配。三因(在数轴上)1以前大学工作总结 的(自然)数是0

当然,最初叫零十年代有点拗口,不大习惯。但在生活中零作为词素其使用已较

为广泛,渐为人们接受了。例如零点等于午夜24点,现在人们更爱说零点正(整)

零点15分,而不大爱说24点正(整)、2415分。气温表上的零度人们则只

能说零度,并在此基础上说零上几度,零下几度。这样的话,本世纪初的第一、

第二个十年也就可以简称为20世纪零十年代、一十年代了。自然,如果群众更

乐意接受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的廉洁也未尝不可。不觉 有一个简写

问题。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等的书面形式现在也可以并经常用阿拉伯数字简写为

20年代、30年代等。以此类推 ,我们也可将一十年代、零十年代简写为10代、

00年代;但仍读作用中文书写的年代,而不读作零零年代、一零年代。

据中外报纸、电台和电视,19974月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法国巴黎埃菲尔

铁塔均竖起了离21世纪还有1000天的倒计时在时钟。可见它们都认为2000

属于21世纪。而日本东京新宿火车站在199210月却竖起了距21世纪还有

3000天的倒计时在时钟,这表明它们认为到2001年才进入21世纪。中国知识

界在何时进入21世纪的问题上也分成2000年和2001年两派。鲁迅在《因太炎

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9361015日)一文中透露,当时的人们认为“八

国联军遂入京……是恰在一千九百年,十九世纪的结束”,即认为1900年属于钓鱼钩的绑法 wps文档加密

19世纪,千纪、世纪、年代的划分、定位、命名是个需要统一和解决的国际性

问题。它需要各国史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新闻工作者共同关心和努力,

也需要广大群众参予、取舍、认同。但愿本文提出的建议和解决办法能得到关注

和认可。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2:5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10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