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郁病诊疗指南

更新时间:2023-04-21 06:14: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烟台汽车站)

中医郁病诊疗指南

郁病是一类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多样,一般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

胀痛,或易哭善怒,或者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为主要症状,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

属于本病范畴。古代医家有关郁病的论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指一切人体气血津液等淤滞不

通而生的疾病,即气血津液之郁,因气血津液淤滞不通可产生诸多症状,变化多端,情志症

状也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一类论述是对此类症状病因病机的总括,并非专指某病;二是专指

以情志抑悒忧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即情志之郁。本篇主要针对的是情志之郁。郁病的病因,

多认为是由于七情过极,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恐惧过度,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脑神不利而引起。疾病早期多以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遏,津液输布不畅,脑神受扰为主;

久则由气及血,变生多端,脏腑虚损,脑神失养,引起多种复杂的症状。但亦有素体肾精不

足之人,发病早期就因肾精不足,脑髓不充,脑神失养,孙镇业 而脑神机能低下诸症纷现。就发病

来说,已往多认为女性较多,如清代张石顽言“郁病多患妇人”,盖因女性中多善思多忧,

多愁善感之人故。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各种紧张、应激因素的增加,男性郁病患者

也逐渐增多。总体来说,本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的疾病,而且在病程演变中常化

生出多种变证,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故本病的病程较长,常缠绵难愈。因此,在郁病初起症

状尚轻时,即予以正确诊治,对于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郁病在临床涉及面很广,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

的抑郁状态以及更年期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从病因和临床表现上看,它们都与郁病相

似,均可以参考本证辨证治疗。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郁病》如下:

1.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涨满疼痛,或者易哭善怒,情绪多变,或者咽中如有

物阻为主要临床症状。

2.病史:多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怒等情志内伤史。且病情的反复常与各种

因素导致的情志变化相关。

3.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可以除外器质性疾病。

二、鉴别诊断

1.癫证:郁病者可见神志恍惚,悲忧善哭,喜怒无常等脏躁之表现,应与癫证相鉴别。

癫者多发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别,病程较长,病证难于自愈,较少自行缓解。

脏躁为女性多见,受精神刺激可间歇性的发作,停则如常人。故二者可从发病年龄、性别及

病情表现相鉴别。

2.阴虚喉痹:郁病中有梅核气症状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以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

中有异物梗阻,但无咽喉疼痛及吞咽困难,咽中异物感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心情抑郁时梗阻

异物感加重。而阴虚喉痹以青中年男性发病为多,与感冒、长期的嗜食辛辣及嗜好烟酒相关,

自觉咽中有异物感,但与情绪变化无关,感受外邪或劳累为加重的原因,常伴有咽干、咽痒,

或有咯吐粘稠白痰等症状。二者的发病性别、疾病的影响因素不同,可以鉴别。

3.噎嗝:郁病中有咽中异物感等梅核气症状者,需与噎嗝鉴别。梅核气有咽部异物感亲切 ,

但进食无阻塞,不缅甸菜 影响吞咽;噎嗝则以吞咽困难为主,其梗阻感与进食相关,多位于胸骨后

而不在咽部,且吞咽困难程度日益加重,重者可水、米不进,高发于中老年男性,行食管的

相关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4.痴呆:年高患郁病者,应注意与痴呆鉴别。痴呆的主要症状包括:认知功能的减退、

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失语失用、行为被动等,与郁病的症状颇多相似之处。对于二者的

鉴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病史。痴呆患者具有渐进的认知功能减退病史,而

郁病患者的病前认知功能可能相对正常,即使有认知功能减退,也是与郁病发作相关,且具

有突发性。其次是认知功能检查时,应予足够耐心。因郁病患者虽有思维迟缓、联想困难,

但非思维贫乏,如予以足够反应时间,患者会给出正确答案。日系刘海 而痴呆为智能的全面减退,患

者或反应较快,但是其答案错误;或者反应迟钝,给予足够时间也无法正确作答。第三,观

察患者人格和自知力变化。一般郁病患者人格不会发生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而痴呆

患者早期人格与自知力相对完整,病情进展时可见人格改变,如自私、固执、不修边幅、收

集破烂,甚至不知羞耻当众手淫、随地大小便等。并且,痴呆的患者有较明显的视空间障碍

等症状,而郁病患者少见。通过以上几点,可以鉴别。

[辨证论治]

理气开郁、攻补兼施、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对于实证,首先要理气开郁,

并根据是否有血瘀、化火、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化痰、祛湿、消食

等法;同时应注意理气形容品质好的词语 而不要耗气,活血不能伤血,清热而不伤脾胃,祛痰而不伤正。虚证

需要根据所损及的脏腑及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补之,可采用养心安神、补肾益脑、调理脾

胃、滋养肝肾等方法,对于出现脑神失养,脑神机能低下者,则必须注重补气养血,益精填

髓,方能使脑神得养,神机得运,而诸症自消。虚实兼杂者,则需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如果肝郁脾虚者健脾疏肝、肾虚肝郁者益肾疏肝,补益肾元。

此外,除了要辨证进行药物治疗,精神治袁枚怎么读 疗对郁病十分重要,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

言:“郁病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因此,心理疏导亦很重要。

1.肝气郁结证

1)症状:情绪不宁,郁闷烦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

不调,或见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

苔黄,脉弦或弦数。

2)病机: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经脉气机不畅。

3)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理气畅中。

4)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丹栀逍遥散化裁。

柴胡12g,香附12g,枳壳10g,陈皮12g,川芎15g,白芍12g,炙甘草6g,丹皮12g

栀子12g,白术12g,茯苓10g,当归12g

2.血行郁滞证

1)症状: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位有

发冷或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2)病机: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病及血,血行郁滞,瘀阻不通。

3)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4)方药:通窍活血汤合四逆散化裁。

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2g,川芎10g,赤芍10g,老葱3根,切碎,生姜10g,大

7枚,麝香0.15g,柴胡12g,枳壳12g,甘草6g

(冲服)

3.肝郁脾虚证

1)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思虑过度,多疑善忧,善太息,食欲下

降,消瘦,易疲劳,稍事活动便觉倦怠,脘痞嗳气,月经不调,大便时溏时干。或有咽中不

适如有异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舌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2)病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3)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4)方药: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化裁。

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炙甘草6g法半夏12g厚朴12g茯苓15g

生姜9g,苏叶6g

4.肝胆湿热证

1)症状: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易激惹,郁闷不舒,失眠多梦,胁肋满闷,口苦纳

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病机:肝郁日久化火,肝火与水湿搏结,化为湿热,蕴结肝胆。

3)治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

4)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9g,当归3g,生地黄6g,柴胡6g,生甘草6g,车

前子6g,珍珠母9g,龙齿9g

(先煎)(先煎)

5.忧郁伤神证(脏躁)

1)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善虑,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时时欠伸,或手

舞足蹈,骂嚣喊叫,或伴有面部及肢体的痉挛、抽搐等多种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2)病机:忧思郁虑,情志过及,肝气郁结,心气耗伤,营血不足,而心神失养。

3)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4)方药:甘麦大枣汤化裁。

甘草9g,小麦15g,磁石(先煎)15g,生龙牡(先煎)各15g,天冬12g,大枣5枚。

6.肾虚肝郁证

1)症状:情绪低落,郁闷烦躁,悲观失望,兴趣索然,疏懒退缩,意志减退,神思恍

惚,反应迟钝,行为迟滞,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腰膝酸软。偏于阳虚者,面色

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甚则阳萎遗精,带下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偏于阴虚者,

失眠,心烦易惊,自罪自责,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病机:肾精亏虚,脑神失养。水不涵木,肝失所养,疏泄不及,气机不畅。

3)治法:益肾补虚,调气安神。

4)方药:颐脑解郁方化裁

北刺五加20g,五味子20g,郁金20g,合欢皮15g,柴胡12g,栀子15g,白芍12g

生草6g

【其它治法】

(一)单方验方

1.百合枣仁粥

[配方]百合50g,酸枣仁25g,粳米100g

[制法]煎汤取汁,加入适量粳米熬粥。

[功效]有滋阴养血安神作用,可用于头晕神疲,心悸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属于阴血亏

虚证者。

2.龙牡莲子羹

[配方]生龙骨、生牡蛎各20g,知母5g,莲子30g

[制法]取前三味先煎45分钟,去渣取汁,在加入莲子煎煮至莲子酥软后加入适量的白

糖服用。

[功效]功能镇心安神,滋阴降火,用于心悸烦躁,失眠多梦,乏力,盗汗,潮热,属于

阴虚火旺证者。

3.百合粥

[配方]百合50g,粳米100g,白糖50g

[制法]百合和粳米洗净同放入锅中,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至粥成

[功效]补阴和中,养心安神,适用于多思善虑,心悸怔仲,属于心阴不足证。

4.玫瑰菊花粥:

[配方] 干玫瑰花10克,白菊花10克,糯米50克,粳米(即普通大米)100克。

[制法] 以上原料洗净,同放入锅中,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至粥成。

[功效] 本品理气解郁,舒肝健脾。适用于思虑过度,胸闷,烦躁,食欲下降,消瘦,

易疲劳,属于肝郁脾虚者。

(二)针灸:

1.肝气郁结证

取穴: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

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呕恶、口苦者,加中脘、解溪,针用泻法。

2.肝郁脾虚证

取穴:肝俞、太冲、脾俞、丰隆、神门。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留针10

分钟行针1次。

3.肝胆湿热证

取穴:期门、日月、太溪、三阴交,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留针10分钟

行针1次。

4.忧郁伤神证

取穴:神门、通里、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膻中、心俞,善惊易恐者,加胆俞、肝俞。

针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留针10分钟行针1次。

5.肾虚肝郁证

取穴:主穴:百会、人中、印堂、极泉;配穴:内关、神门、涌泉。用补法,每日1

次,每次30分钟,留针10分钟行针1次。

【调摄与预防】

郁病患者应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活动应以中等活动量的有氧运动为佳,如慢跑、登山等。

户外活动可增加光照,呼吸新鲜空气,有利情绪的稳定。另外郁病的患者应增加社会接触,

培养较广泛的爱好以寄托心思。通过与多种类型的人接触,交流,可以使患者从过度的内心

关注中解脱出来,从而利于疾病的恢复。

医护人员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病史,详细检查,用诚恳、同情、关怀、耐心

的态度对待病人,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在郁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郁病患

者,应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帮助

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促进郁病的完全治愈。

除药物治疗外,更应注意精神治疗,医者应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关心其疾苦,做好思想

工作,解除顾虑,暗示治疗,使患者树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适当

配合体疗、气功、太极拳等,如能坚持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若徒恃药石,势必陷入

药逍遥而人不逍遥的困境,《临证指南医案》中强调“郁病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便是此义。

另外,平素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

虑,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郁病的重要措施。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06:1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06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郁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