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更新时间:2023-04-20 22:35: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照度传感器)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我看钱乙与宋慈

摘要:为医者,当有一颗仁心,一颗刻苦钻研的心。专一的医生往往比全科的医

生付出的要多,要更细心,而往往选择专一的一方面去学习,去研究,坚持的不

放弃,挑战新的事物,总能发现新的东西,创造新的传奇,钱乙与宋慈在专一上

便是典型。

关键词:名医 专一 迎难而上 创新

正文

钱乙与宋慈能够在他人无法企及的领域做出出色的成绩,靠的不仅仅是细心,

专一,还有敢于挑战。

钱乙明知儿科病难下诊断,当时的医生多不走这条路,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

在这一领域开启了儿科新的开端,平常的医生也知道儿科病难医,所以往往不敢

下诊断,而钱乙却不畏难,在这一面下了苦力,才能有所成就。宋慈比之钱乙更

加敢于挑战。古人常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而宋慈却走上了法尿白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医这条路,也许是为了破案,也许是因为兴趣,但在那样的时代敢于挑战,不畏

尸臭、鬼怪等古人避而远之之事物,可见他又多么的不同于他人。

钱乙也好,宋慈也罢,二者都不是道听途说之人,对于各种症状总是实事求

是,结合前人,依据现实,深入研究,找出答案。钱乙能花四十年时间去研究一

种奇难杂症,宋慈能为求真理开棺验尸,发明蒸骨三验验尸法,这些在古代是比

较忌讳的事,尤其是验女尸。

从钱乙和宋慈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一个出身

官宦世家,一个则是布衣百姓。宋慈从小就接触刑狱历法,钱乙则从小跟随姑父

看病行医。这也对他们以后从事的专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宋慈成为了“法医学之

父”,钱乙成为“大国医”——。但是不难发现,他们的身上存在着很

幼科之鼻祖

多共同点。他们从小博学善思,刻苦努力,有着极强的求知精神。不辞艰辛困苦,

多方求学,善于总结前人经验,但又不禁锢于传统,结合实际,客观求实,都创

下了自己的著作。他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

百姓,都一视同仁。视病患者如亲人。

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

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产,易寒易热”。所以,要攻克小儿病这

道难关,必须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

践,逐步摸索一整套诊治方法。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

疾病,如左腮赤者为肝热,右腮为肺,目内无光者为肾虚,等等。在处方用药方

面,力戒妄攻、误下与峻补,主张“柔润”的原则。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

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唯物主义倾向。在其传世名著中非但没有空洞的理学唯心主义

的说教,而且大力提倡求实求真精神。并且一生保持嫉恶如仇,以民命为重,实

事求是的态度。

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

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

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

慈平反冤案无数,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

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于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

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

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宋慈把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

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

后阅兵时间 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直到目前,许多国家仍在研究它。其影

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

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

钱乙他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他把古今有关儿科资料一一采辑,加以研究。钱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乙还借助于《颅囟经》的“小儿

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张仲景总结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

索嘉庆年是哪一年 出一套豹骨的功效与作用 适应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法。因此,阎季忠对他“治小儿该括古今,

又多自得”。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摸索一整套诊治方法。

钱乙去世后,

他的学生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宣和元年(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

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

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

幼科之鼻祖。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

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清代纪晓

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

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另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论微》5卷,《婴

孺论》百篇,可惜已散佚,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身为医学生的我们,更要学习其精华。他们为什么备受赞赏,为什么被称为

大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精湛的医术,更因为他们有敢于创新,拥有高尚的

医德!正如心术中讲的“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

的疾病。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技工,和修鞋匠、卖馒头发糕的

师傅没任何区别。微笑服务那是小CASE,是你作为人应该做的,根本不应该提

到评比的标准里去。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同性恋文

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知道你就在这条路上行走。但我希望自己能够

做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学的,不

只是仁术,还要有仁心,还有那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4-20 22:3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400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国医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