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公式

更新时间:2023-04-20 11:05: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小学生字帖)

圆的周长公式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

章第三课时圆的周长。

一、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认识为基础,是前面

学习圆的圆的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的等相关

知识的基础,这段知识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学习的

重要内容。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

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圆周长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经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

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探索公式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圆

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是:对圆周率的认识。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取采取“猜想—-

验证”和有意义地接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借助多媒体以及相关教学

道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实验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

1 / 5

圆的周长公式

生认识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独立

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

培养动手能力。

在教学前需要准备的是:三张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细线,多媒

体课件,直尺

二、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复习引入、探究周长、巩固练习、回社保单 顾总结四

个流程.

(一)复习引入

我采用以旧知引新知的建构方法,首先让学生回忆圆的相关知

识,接着提问你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这样设计,既能回顾旧知,

还有新问题的提炼,有效地唤醒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

课题的思考。

(二)探究周长

我把探究周长又细分为4个部分

1。理解圆的周长

有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基础,出示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 一张圆形

纸片,对圆的周长做比划触摸而后进行理解和表达。有效的触摸体验,

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

2 / 5

圆的周长公式

思考出什么事圆的周长后,教学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

圆的周长。

4着一生一世是多少年 重教学圆周长的含义,形成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的

猜想,为接下来圆的周长的学习做铺垫。出示三种不同规格的自行车

车轮,把这三个车轮各滚一圈,哪个车轮经过的路程比较长?车轮滚

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引导猜测,滚动的路程与什么有关?从

实际问题和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数学内容,使原有的周长概念迁移到新

的图形上来.比较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能直观地看到直径长的车

轮周长长些,直径短的车轮周长也短。由此形成圆的周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 长与它的直径

有关的猜想,为接下来的学习设置了良好的铺垫。

2。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5组织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与直径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最终形成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铺平道路.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测量圆

的周长的方法,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主要是

“缠绕法”和“滚动法”,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测量更大的圆的周长

(例如星球)这种方法合适吗?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

主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

结合刚刚车轮的例子,引导思考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测量一次不同的圆的周长和半径,人人

3 / 5

圆的周长公式

都有测量实验的机会,明确探索的方向是计算每个圆的周长除以

直径的商,研究周长与直径间的倍数关系将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

格中.

通过测量后再计算,然后再相互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圆的周长

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在整个班级内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

关系。

学生的实验充其量只能发现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

,这是测量工具、方孕妇可以吃黄皮吗 法和误差决定的。因此,教材在例5的后面继续

教学圆周率的知识.讲了四点内容: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

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

小数;计算时一般取的近似值314.学生以自己的实验为基础,

够有意义地接受圆周率。了解圆周率认识的最杰出的贡献者,中国伟

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激发民族自豪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目标一部分。

基于这部分是教学重点,准备了两次操作活动,给学生的自主

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第一次活动为测量,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

长与直径之间的正向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第二

次活动为计算,其目的则是让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

系,重点解决“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实质关系”的问题.两次研究活

动相对独立,又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着部分知识。

4 / 5

圆的周长公式

解决好了圆周率的问题,其实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水

到渠成的结果.根据周长(C)直径(d=,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C=dC=2r,得出周长公式。教师这里需要板书两个公认识分数 式.

3。尝试练习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集体订正。初步利用新知解决问

题。

(三)解决问题

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利用学到的只是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知

识,获得成就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练习就养龙虾技术

只有一题)

(四)回顾总结

最后以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作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

容,总结学习方法,获得情感态度等体验,依然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

理念.

5 / 5


本文发布于:2023-04-20 11:0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9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