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世纪以来,科学及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
时期。科学及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及技术主要
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
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
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
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及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及技术。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
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
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
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
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及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
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
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及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
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
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
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
维和方法,及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第 1 页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
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及环境科学)和技术领
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
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及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
及生活、品德及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
又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和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
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
性、普和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
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
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数学评语 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
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
以和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
第 2 页
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
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及日常生活的密切
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及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泰式海鲜 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
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
的科学实践能力。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
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
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
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
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式及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及其他方式的学习
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及练习、评价等方面
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科学课程最大程
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提倡
第 3 页
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
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
渗透及整合。
三、设计思路
1、依据国际关于知识的名言 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现状,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关
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
激励及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
要考虑及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及7—9年级相
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
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
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
核心概念螺旋建构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分级设计,即将每一个
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体概念,并对具体概念进行分级。这些内
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
对学生进行科学能力培养和科学态度教育的载体。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目标
第 4 页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
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
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和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
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
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
领域中浅显的、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并能尝
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理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
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和能量的不同表
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
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蜂王浆的正确吃法 本认识,形成对人体和健康
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及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及地球、太阳
系的概况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及地球环境的相互作
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初步综合知识和经验进
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能力
第 5 页
1、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
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
达和交流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比较、判
断、归纳、分类、想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
学活动。
2、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我爱劳动 于依据客观事实
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及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
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3、有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并及别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
重要性尤克里里调音 ,有主动及他人合作的态度。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
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4、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
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
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
中浅显的、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尝试解释各种各样跟科
第 6 页
学有关的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问题和现象。
1、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
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和力,了解能量具有不同的形
式并且能够互相转换。
2、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多种生物和它们
的种类,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
认识到人具有高级的脑,使得人成为能够劳动、进行发明和创造
的高等动物。
3、通过对地球及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上可以分
为不同的圈层,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太阳
及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关系,知道太阳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供给
者,认识人类及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
的道理。。
4、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知道不同的技术结构具有
不同的功能。
5、初步认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断地探
索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因
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了解科学应用到技术中后,由于技术
的运用不当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二)科学能力
1、能够识别科学性问题,辨识由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技
术问题,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考虑收集证据。
第 7 页
2、能够大胆猜想,有根据地进行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及条
件进行实验设计,以便能够验证假设。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
察和测量的资料。
4、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
5、能够在居于证据的基础上回答关于物体、事件或系统的
特性和规律的问题,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因果关系。
6、能够调动思维进行理性的思考,参及讨论和辩论,
7、了解科学探究使人们认识自然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主
要方法之一。
8、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包括科学研究中需要的工具、仪器,
也包括技术工具,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态度
1、保持对科学以和及科学有关事件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
想象力安全套怎么用 ,敢于创新。
2、对科学关于善良的名言 及技术感兴趣,有参及科学和技术事务的愿望,
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能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判断推理、解
决问题和进行质疑。
4、能够及人合作,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热人际关系,参
及到科学小组中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5、能够开放地接纳他人的观点,认识到考虑不同科学视角
第 8 页
和论点的重要性。
6、具有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对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表
现出责任感,对个人行为产生的环境和更有意识表现出采取行动
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
第 9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20 00:4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8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