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2)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3) “病”与“证”: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坏死名词解释 ;证实对疾病当 前阶段的
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
4) 望神:神,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望神,是 指通过观
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5) 望神的重点:两目、面色、神情、体态。
6) 神的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冲锋陷阵造句 神乱。
7) 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耗竭,突然出现神奇暂时“好转 ;'勺假象。
8) 望色:包括皮肤的颜色和光泽,重点是望面色。
9) 常色: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正常人常色 (分为主色和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
含蓄。
10)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又分为善色 (又称气至)和恶色(又称气不至)
12) 青藤野先生读书笔记 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3) 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戴阳证。
14) 黄色主脾虚、湿证。
15)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16)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17) 体质: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分为阴脏人, 阳脏
人、平脏人。
18) 角弓反张:患者颈项强直,脊背后弯,反折如弓。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 破伤
风、热极生风、马钱子中毒等。
19) 囟填: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病所致。小儿哭泣 时囟门
暂时突起为正常。
20) 囟陷: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 脑髓失充所致。
六月以内婴儿囟门微陷多属正常。
21) 解颅:囟门迟闭。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 等症状表
现。
22) 口眼|斜:口木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 “I令闭”。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
所致。
23) 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 睛属肺,
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4) 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眼瞳不适者,为乳 蛾。为肺
肾阴虚,气血淤滞等所致。
25) 瘿瘤: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所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 郁气结、
痰凝血瘀、水土失调所致。
26) Lei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乳串珠,称为 lei疬。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爆炒猪心
结成痰核等所致。
27) 阳黄、阴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乳烟熏色者,为阴 黄,寒
湿阻遏所致。
28) 肌肤甲错: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 状如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所致。
29) 斑疹:斑: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
褪色。可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疹: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红色、栗粒状 疹点,
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麻疹、风疹)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等所致。
11) 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斑疹鉴别:不论斑或疹,在外感热病中见之,若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
发后热退神清者,使邪去正安,为顺;若布点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先见于四肢,后延 及胸
腹,斑疹现后仍壮热不退、神识不清者,使邪气内陷,为逆。
30) 舌的五脏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31) 诊舌的方法:望诊:舌尖舌中舌边舌根。先看舌(质)色,再看舌体舌态。刮舌 验苔;询
TTT
问舌上味觉的情况、舌体感觉、舌体运动情况等。
32)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33) 望有神与否,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与灵动方面。 (荣舌:为气血充盛的表现,见于正
常人;枯舌:气血衰败的表现)
34) )
望舌色及其各类临床意义(略
35) 舌形有:老、嫩舌;胖、瘦舌;点、刺舌;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舌体比正常舌体 大而
厚,伸舌满口,为胖大舌。
36) 望舌态:痿软舌;强硬舌;歪斜舌;颤动舌;吐弄舌;短缩舌
37) 望苔质:舌苔的质地、形态。苔质变化有:薄厚、润燥、腻腐、剥落、偏全、真假等方 面。
38) 薄厚苔:薄苔,透过舌苔可隐隐见到舌质者,又称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 为厚
苔,又称不见底苔。
39) 腻腐苔: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紧贴舌面,揩之不去, 刮之不
脱,为腻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不去,为腐
苔。
40) 判断真假苔的标准:有根无根。苔质的润燥使辨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41) 镜面舌:舌深绛无苔而光亮如镜,主胃气、胃阴枯涸;舌色晄白如镜,毫无血色,也称 白舌,
主营血大亏,阳气将脱。均属病危难治。
42) 病理小儿指纹: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要点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 淡滞
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43) 望排出物变化总的规律:颜色淡或白、质稀者,多属虚证、寒证;颜色深或黄、质稠者, 多属实
证,热证。
44) 金石不鸣、金破不明:金石不鸣,新病喑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 热袭
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老掉头发的原因 所致。金破不明,久病喑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 各种原因导
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
45) 谵语、郑声: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多因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 证。郑
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者,多因久病脏器衰竭,心 神散乱所致,
属虚证。
46) 呕吐:饮食物、痰涎等胃容物上涌,由口中吐出的症状。实为是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
47) 主诉:患者对于就诊原因的叙述, 即促使患者就诊的最痛哭的症状、 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48) 寒热四大类: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患者恶寒与发热
同时出现,实表证的一年级字谜 特征性症状。机理为外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正邪相争等。
49)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50) 潮热的类型:阳明潮热、阴虚潮热、温湿潮热。
51) 自汗、盗汗: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和阳虚证。盗汗,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气阴两虚者,自汗盗汗并见。
52)战汗: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
53)疼痛的性质 :胀痛一 —气滞作痛 灼痛一 —火邪窜络(实)、阴虚火
旺(虚)
刺痛
•—淤血至痛 重痛一 —湿邪困阻气机
一
冷痛—湿邪侵袭肌肉关
—寒邪阻滞经络 酸痛一 气血
一 节,
运行不畅
绞痛(真心痛)一一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空痛一- -气血精髓亏虚 隐痛一- -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
失养
走窜痛 气滞 固疋痛 -—瘀血
掣痛一- -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游走痛-
54)心悸: 患者心跳不安的症状。包括惊悸和怔忡。
-—风邪偏胜
55) 渴不多饮:患者有口干口渴的感觉,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 是轻度伤津,柯南人物图片 或津液输布障
碍所致。
56) 消谷善饥:又称“多食易饥”,指患者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的症状,多由胃 热炽
盛,腐热太过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 所致。
57) 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夹有很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多属脾肾阳虚或伤食。
58) 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常见于痢疾。为湿热内胸闷气短怎么缓解 阻,肠 道气滞
所致。
59)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 ",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统称癃闭。实
性多为瘀血、结石等致,虚性多因久病或年老气虚阳虚所致。
60) 脉象要素:脉位、至数、脉长、脉宽、脉力、脉律、流利度、紧张度。
61) 正常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62)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 外越证.
63)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
64)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胃气衰败。
65) 八纲辨证:是指运用八纲对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 归纳,从而辨别疾
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阴、阳) 的方法。
66) 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深浅的两个纲领。
67) 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级阶段,正气抗邪于肌表,以 新起恶
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
68) 八纲之间的关系:证的相兼、证的错杂、证的转化
69) 阳虚证和阴虚证的表现:阳虚: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编清长
或尿少浮肿,大便稀薄,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阴虚:形体消瘦,
两颧潮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深浅(表、里)、疾病性质的寒热(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虚、
70)
气虚类证(略)看书
71) 气滞的疼痛特点 是:胀闷,疼痛。
72) 气逆: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以咳喘,呕恶,头痛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表现有:
咳嗽,喘促;或呃逆,暧气,恶心,呕吐;或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呕血。
73) 血虚证: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 要表
现。
74) 血瘀证: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等为表现的证。
75) 饮证:指饮邪停聚与腔隙或肠胃,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稀痰、肋间饱满,舌苔 白滑等
为主要表现的证。
76) 心脉痹阻证:指瘀血、阴寒、痰浊、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证。分为:瘀阻心脉一一刺痛、痰阻心脉一一憋闷、寒凝心脉一一痛势剧 烈,突
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减痛为特点、气滞心脉一一胀痛。 、
77) 肺气虚证:肺气虚弱,主气、卫外机能失职,以咳嗽、气喘、自汗以及气虚症状为主要 表现的
证。
78) 风寒犯肺证:由于风寒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及风寒表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79) 风热犯肺证:由于风热侵犯,肺卫失宣,以咳嗽及风热表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80) 肺阴虚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生,肺失滋润,清肃失司,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及阴 虚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证。
81) 大肠湿热证:湿热壅阻肠道气机,大肠传导失常,以腹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痛、泄泻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 的证。
82) 肠燥津亏证: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 以大便燥结难下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 的证。
83)
脾虚四证的鉴别
84) 胃阳虚证:胃阳不足,胃失温养,以胃脘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
证
86) 肝郁气滞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少腹胀痛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又称
肝郁气结证。
87) 肝阳上亢证: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于上,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 膝酸软
等上盛下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88) 肝风内动证: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临床表 现有热
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证
89) 肾阴虚证: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及阴 虚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证。
90) 肝胃不和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暧气、吞酸、情绪抑郁及 气滞症
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85) 胃阴虚证: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和降,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及阴虚症状为主要 表现的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22:4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8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