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教程

更新时间:2023-04-19 20:16: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学校意见)古筝入门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古筝,知道它的历史,了解古筝各部分名称
1
2
、认识民族乐器的基本音阶,能初步会唱五声音阶
3
、了解古筝的音域、定弦批量处理图片
4
、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勾、托
教学重点: 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 “勾、托认弦练习”
,
教学难点: 古筝的音域和定弦
教学过程:
(一)陆龟怎么养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教师弹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把学生带入古筝课堂
向学生提问:听了《渔舟唱晚》,觉得古筝的音色和别的乐器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 今天我们一起来
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古筝
(二)认识古筝
1
、讲古筝的历史,为什么叫古筝?
古筝的 “筝 ”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 “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这段话是说
筝的音质醇厚、气韵悠长,弹奏起来略带金铁之声, “筝筝然 ”即铮铮之声,说明筝是由本身 发出的音响
而命名的。 “古”是现代人对很久以前事物的称呼。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 多年前战国时代,
2000
流行于秦国,有 弦琴和 弦琴两种。
16 21
现代有 弦、 弦、 弦筝等,其中以 弦筝的运用最为普遍。
182125 21
2
、介绍古筝的各个部分
(三)音乐的音高
11234567 do re mi fa sol la si
、在黑板上写出音乐中的七个基本音级 ,一起唱一唱?
47 2
两个音的。 、你知道吗?古筝是五声音阶,在现有古筝定弦上是没有

3 1
、学唱,认识五声音阶:
唱名:
2 3 5 6


do re mi sol la

音名:
早在中国古代分别代表:君

四)了解古筝的音域、定弦

1
、古筝一共有多少根弦?

2
、讲解古筝的定弦:由内向外
弦序
1 2 3 4
音高

165 3216 5 3 2 2 1 16532 165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D2 e1
1 a1 #f1 b a #f e d B A #F E D
D3 B2 A2 #f2 E2
b d1


分组 倍高音区高音区 中音区 低音区 倍低音区
(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可以让学生来考老师,然后比一比,看谁音听得
准,看谁弦找得快)
(五) 古筝的弹奏姿势和手型
1
解正确的姿势和手型,举例说明容易出现的错误姿势
2
生模仿练习
因古筝的弹奏姿势和手型是学习古筝的基础,如果开始不注意养成错误的习惯,将对以
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把这一学习点作为本节课甚至以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六) 讲解古筝技法:勾、托的弹奏方法
1/
师讲解弹奏要领示范
2
学生弹奏老师指导
(七) 勾、托认弦练习
1
一起来:读准节奏
2
老师范奏
3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布置作业:听唱五声音阶,熟悉古筝的弦位,练习正确的坐姿和手型,熟练勾、托认
弦练习。
课题北京的金山上 教案设计

<< >>
一、 教学目标

1 巩固5音的正确演奏技巧并进一步感受这5个音的音准.

2 认识指法连托掌握指法技巧并运用于歌曲演奏当中.

3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北京的金山上》的曲谱掌握正确的指法并通过学习此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筝的兴趣。
二、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师生问好师弹:1 2 3 | 5 6 ||

同学们好
生弹 1 5 | 1 5 ||
您好您好
师生弹:6 5 3 2 | 1 ||

陆老师您好
B.复习演奏姿势和正确手型
(1) 边念儿歌,边复习
(2) 教师帮助纠正不足之处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胶枪的使用方法

儿歌身坐正、靠琴头肚子离琴一拳头.

手指微弯握苹果肩膀轻松把琴弹.

2、学习《北京的金山上》
导入唱一遍《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老师来为小朋友伴奏.激发学生来为歌

伴奏的积极性.导入对乐曲的学习.
出示曲谱:
根据乐谱打节奏,尤其是在这个曲子里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后十六的节奏型, 学习
指法并用手划拍的方法演唱乐谱。
1 习巩固学过的的指法勾,要求手型正确看谱弹奏出1 2 3 5 6 五个音
,,,
的练习曲,练习曲101112条。
2 习新的指法连托”
*手型正确能看谱弹出后十六的节奏型。

*分清拇指连弹和拇指连托的指法区别

*拇指连弹要拇指第一关节往手心方向勾分别托出几个音, 而连托是大拇指在
向面板方向压的基础上向前推出几个音.
*连托的特点音是连续的音是往上行的.

3 练习连托.手型准确、节奏准确。
4 连贯的弹奏全曲.
5 进行同组互帮练习.
6 分别进行小组展示.教师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改正方法。
三、结束 随古筝音乐离开教室.
《小猫钓鱼》的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古筝曲《小猫钓鱼》是一首初级乐曲,乐曲为双手配合练
习,风格轻快活泼,要求声音清晰连贯、动作舒展。特殊节奏性 一一小
附点的运用更为乐曲添彩,需要着重练习。
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古筝演奏的三种指法
2
、双手配合自然、紧凑,动作连贯。
托、抹、勾及其组合。

3
、能够较好把握乐曲风格,熟练弹奏乐曲。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找准左右手弹奏的音,把握好大撮、 小撮的音色。
教学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型上的指法练习及抹勾组合练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音乐《劳动最光荣》,聆听童声合唱的歌曲
2
、根据童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认识乐谱,学唱乐曲
主要 旋律。
3
、简单讲解合奏谱,使学生了解高低声部及左右手的分工区域。
4
、讲解特殊节奏型及指法组合,并做单独练习,解决乐曲中的难点所
在。
5
、指导学生弹奏乐曲,针对情况具体辅导,必要时教师做好示范演奏,
也可让优秀学生范奏。
6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练习错误,指导学生有表情、动作舒
展,自然地进行演奏,把握好乐曲风格。

课堂小结: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布置课下 练习作业。
古筝曲《渔舟唱晚滑蛋虾仁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 是一首著名的筝独奏曲, 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
年代中期根据古曲 《归去来辞》 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表现了夕
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
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句中。全 曲共分
三段,每一段落的速度和力度各有特色, 特别是第二段是乐曲的高潮部分。 教学内
容:
1.《渔舟唱晚》三段落的正确弹奏。 2.欣赏《渔舟唱晚》全曲,培养学生对旋律
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能更好地体现乐
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目标 :
1.巩固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弹奏,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让学生对旋律等音乐语言旋律的分析, 来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
力,获得美的体验。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 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解决《渔舟唱晚》中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之间不同的关系而导
致乐曲意境变化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表示乐曲情景的道 理,
提高学生音乐鉴别能力。
教学难点 1.用双抹的技巧,快速地奏出一连串模进音型,表现出欢畅热烈的场
面。 2.能初步理解和体会乐曲的意境,通过自己的弹奏表现出来
教项目策划 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情境法、演示法、体验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古筝的第一节课,我们就知道了:古筝是一
种弹拨类乐 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低上的流水。用筝弹奏的曲目

很多。 近几次我们一直在学习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 。这首乐曲是古
筝家 娄树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改编 .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欣赏,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二、理解乐曲:
(一)学生欣赏一遍完整曲《渔舟唱晚》
(二)学生回答问题。
(三)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乐曲就会出现不同 的感
受和联想。 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 渔翁满载丰收的喜悦, 放歌归航 的诗
情话景。
师:你们说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呢? 生:三个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画
面)
a、夕阳西下,黄昏来临。美丽的湖面上一片宁静,远处渔舟点点,那是辛 劳了
一天的渔民正驾舟归来!
b 、近了近了,满怀喜悦的渔民荡着浆,摇着橹,划破了如镜的湖面,只见 浪花
四溅,似闻渔歌飞扬。
c 、夜色渐浓,渔舟泊岸,四周寂然无声,一切又归于平静。
(四)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部分
1)师:下面,我石蜡密度 们大家一起演奏第一部分学习过的地方,请你们想一想这一 部分
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弹奏第
一部分后生回答)
节奏:平稳 速度:徐缓 旋律:优美情绪:宁静力度:稍弱
师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 真是
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景画。
2)欣赏第二部分
在这一乐段中,你们听到了一种什么声音?( 流水声、一连串加快的音
等)

花指,* ,古筝演奏一种指法记号。(师示范)花指要与中指的勾衔接好。注 意第
三遍的双抹要有力度。
师:一连串的音, 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 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 到了
什么?(生答 师小结:这一部分让我们仿佛看见湖面上一艘艘渔船满载丰收的喜
悦, 展开了一 场别开生面的划船比赛。 摇橹声、船浆声、水花飞溅声越来越响,
渔船越来越近。 听到了渔民们开心的笑声。同学们说的这些,构成了湖面上一部快乐
的交响曲。 这也是这首《渔舟唱晚》乐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节奏、情绪、速
度、旋 律进行比较。
节奏:活泼; 速度:渐快 旋律:欢快 情绪:兴奋 力度:加强 师:这一部分主要描
绘了什么?
师:描绘了一派热闹欢腾、 渔歌飞扬的景象, 这热闹的景象表达了渔民开心的心
情。
学生练习,尽力表现乐曲意境。 学生齐奏,指名演奏,纠正不足。
3)欣赏第三部分 师:你们听!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生弹奏尾声部
分) 师:夕阳渐渐沉入水里,月亮爬上树梢,暮色笼罩了整个湖面,湖面的平静已取
代了开始的喧闹,就连最后一个水波涟漪也在袅袅余音中消失。
师:尾声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又是怎样了呢?
节奏:平稳 速度:渐慢 情绪:恬静 旋律:上下起伏 度:渐弱(四)师:第
一部分与尾声主要写景, 第二部分是表现丰收的喜悦之情, 与第一部分和尾声情景
交融,构成了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
、完整欣赏
再次体会乐曲的意境和美丽的画面
四、 拓展欣赏
小提琴演奏的《渔舟唱晚》
1 教师作简单介绍
2 比较两种乐器演奏《渔舟唱晚》的不同
五、 作业1、练习《渔舟唱晚》第二和第三部分 的理
2、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对作品
解(绘画等),课后与同学交流一下。

古筝《浏阳河》双手配奏教学
教学内容
1
复习《浏阳河》第二段的分手练习
2
新授《浏阳河》第二段的双手配奏
教材分析
第二段是原歌曲旋律的一个变奏, 运用了左右手的双手配合弹奏技法。 上堂课已经进行了分
教学目标
手练习,本堂课主要进行双手的配奏,右手弹奏多种节奏型,左手一直是分解和弦
1
认知:左右手的节奏对位
2
技能:学生左右手的协调配合
3
情感: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左右手的协调配合
2
、铜钱草怎么养水培 难点:切分音弹奏时与左手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
师:上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 《浏阳河》第二段的左右手分手练习, 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
才能闯关成功。
二、 习左右手分手练习
师: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 都闯关成功了。下面就请大家自己 在下面完整地
弹奏右手的旋律,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们上来弹。 (奖励弹奏熟练的学生一颗
小星星)
)请学生弹奏,需注意如下几点:
1
游戏,名字叫“智勇大冲关”。规则是这样的,每一关分别代表一个乐句,只有把每一句的 顺序都唱正确了
a
型。不能翻手腕,用小关节弹奏
bXXXX XXXX X XX X
节奏。“ ”与“ ”对比;“乞”和“ ”的弹奏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弹得学习啦 比较熟练。 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在右手的旋律中,要注意手
型,不能翻手腕,;第二个注意点就是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区别,十六分音符要快 一点而八分音符
要慢一点。接下来我们看左手的旋律,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发现左手的规律? (提示:速度均匀;指法相同;
四指和大指构成八度关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把左手弹一遍,注意要及时换音。
)检查学生左手的弹奏,要求:
2
a
手的速度要均匀
b
型:手要对着正前方,四指弹奏时小关节往里弹,
且要用力;手掌稍稍紧张一点
C
、弹奏小撮时注意大指和食指不能打架
三、新授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看老师用弹唱的形式把第二段弹奏一遍,仔二十四式太极剑 细听,听完请小朋友来 回答问题。
师:刚刚老师嘴里唱的是哪只手的旋律?(答:右手)对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模仿老 师,一边弹左
手,一边把右手的旋律唱出来。开始!
小朋友们基本上都能流畅地唱下来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果把左右手配起来。
讲解左右手弹奏
a

弹奏此节奏型时,左手弹一个音,右手弹两个音

17% 2 11
C
、琶音要迅速
小组合作
丿、
b

rF
- 弹奏时右手中间的音对左手的两个音
分两组,一组的学生弹奏左手,另一组的学生弹右手;弹完一遍后交换,让每个学生都 感受一下左右手
各自的旋律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完整地看老师把第二段的双手配奏弹一遍,回去把左右手的配奏 练熟
教师示范
教师弹奏双手配奏,让学生仔细观察左右手的配合
练习
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地配,边弹边唱右手旋律
四、拓展练习
师: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 《浏阳河》这首乐曲时描写湖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那作为泰州 的小朋友,我们
也应该怎么样?(答:热爱自己的家乡)
很好!我们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搜集有关泰州 的民歌,下堂课我
们一起分享。
最后请小朋友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欣赏一下《浏阳河》整首乐曲,下堂课我们将 进行第三段的学
习。
播放歌曲《浏阳河》,弓导学生搜集《浏阳河》的各种版本,并熟练掌握一种,以致能 对《浏阳河》
I
印象更加深刻
作业
1
练熟《浏阳河》第二段双手配奏

2
、复习引子和第一段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浏阳河》 的主旋律已会背唱, 但是在弹奏的时候就没有唱得那么熟练, 说明 学生在课堂
上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在家里的练习表现就没有达到要求, 导致弹奏的时候 不够熟练。教师在教授时
不光要教授如何弹奏乐曲,还要教授怎样去记忆,怎样动脑筋
《雪山春晓》
教学内容:学习乐曲《雪山春晓》引子的弹奏;预习第一段
教学目的要求:
1 过对学生的摇指、划奏以及琶音等左右手技法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
手指触弦的力度控制,并以自由讨论、分析、试奏等形式,让学生尽快 地掌握乐
曲的基本弹奏;
2 通过让学生对每段音乐思想内容进行想象与体会,了解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
积累情感,并准确的表现和抒发,努力做到“心手合一,情曲交融”。同时培
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拥护民族统一的高尚情操。
3 通过要点提示,让学生预习弹奏乐曲《雪山春晓》,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乐曲引子部分的思想内容,积累情感,从而准确的表 现乐
曲。
教学难点:将情感带入弹奏中,努力做到“心手合一,情曲交融”
教学准备:西藏风光片PPT古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法综合练习
2 赏播西藏风光片,讨论西藏风情。
3、欣赏《雪上春晓》。
二、 新授
1 观察并讨论老师在弹奏时运用了那些弹奏技巧?
2 引导学生体会重点指法的变化控制,想象不同音效带来的遐想。
3 讨论这一乐段的结构特点?
4、请同学带着以上这些想象和情感,练习弹奏引子。
三、向往(5分钟)

教师示范第一段,布置、讨论预习作业:
1 讨论弹奏中的基本技法。
2 视唱与弹奏练习,讨论节奏中的难点。
3 与引子比较,讨论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来表现这一乐段?
师:弹奏古筝不仅给我们自己美的享受, 而且也给欣赏的观众带来了欢乐。下
课,我们还将在抒情的乐声引导下,去绿草茵茵、野花遍地的山涧。这里林木 茂密,
急流如奔,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阳光闪耀,一幅秀丽的春色!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20:1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82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标煤热值
下一篇:电渣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