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词

更新时间:2023-04-19 14:58: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CD分子)送别诗〔词〕专题练习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
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
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宋人
好词,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写离情别绪
哀而不伤,形象饱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一、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
津渡口、或都门外。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
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谢亭,又
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
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
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
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
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
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
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
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
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
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
感,还有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
是送别诗词中惯用的意象。
4、意象: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
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
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
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无边的芳草恰可
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
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
离别的愁绪。/以水〔连绵不断〕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倘假设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壈,
其送别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寒雨连江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
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说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
节操。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抚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
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
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
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往往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
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
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老子孔子 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
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心与无限思念,姨子 此类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
感受。
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风格。有开
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表达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四、古典诗歌的鉴赏是什么?揭示出其中感人的因素:诗人是用何种艺术手
法,抒发了何种人生感慨。送别诗主要艺术手法:
一、托物寓情:
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外表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
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1、《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1、“海内存知已,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
四、虚实相生。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
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
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附晚上练习]诗歌鉴赏训练二〔送别诗〕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下列问题。〔6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当兵给多少钱 。
惟有相思似春金奖惠明 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 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分〕
2 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第34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3 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
答:
4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第5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5.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送别之情?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内
容,赏析这种手法运用的妙处。〔6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第67题我的舞台作文 负担英文 。〔6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色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
捣制寒衣的声音。
6 第一、二联中,哪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气氛特征?从中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3分〕
7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第89题。〔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8、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9、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第1011题。〔6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 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2、 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
〔送别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1.杨柳,古人有英语新闻报道 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
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
2.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
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
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生动形象1分,诗人情感1分,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无处不在”1分〕

3.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
“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4.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海鲜的做法大全 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
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
依惜别的心情。
5.“乐景写哀情”〔1分〕“乐景”是由“红叶青山”构成的艳丽画面,〔1
分〕“哀情”就是离别的哀伤情感,〔1分〕。以景色的美,反衬欢聚的难舍和
离别的难堪〔或别离的悲伤〕。〔3分〕
6.“微霜”“鸿雁”两个意象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1分〕从中
表达了诗人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怀。〔2分〕
7.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1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或劝勉对方要珍惜时光。〔2
分〕
8、“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别
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9、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
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春天的雨 前
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
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
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
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
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10、衬托手法 以流水、客散、暮色等衬托伤心之情。
反衬手法 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请。
比照手法 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比照,既点出同病相怜,有流露出答对
友人的牵挂。
11、艺术效果 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
思想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4:5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7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送别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