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勤简历

更新时间:2023-04-19 12:45: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国民革命军)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二)




一颗璀灿的明星在三秦大地上陨落了。国家一
级演员郭明霞在几年前离开了我们,可她那朴实无华、
豪放利落、刚柔兼并的“满口腔”却永远响在三秦上
空。

一九三八年七月五日,郭明霞出生在陕西高陵县
邓家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刚解放时,上小学的她
非常热爱文艺,在人民剧团当演员的四哥郭维民,每
次回家总要教她一些唱段。明霞心灵,一学就会。经
常参加学校的宣传活动,曾排演过小节目《兄妹开荒》
〈穷人恨〉、〈打虎记〉等,在其中担任了主要角色。
她人虽小,但作戏认真,深受群众喜爱。1953 年人民
剧团去三原演出,团长马耀先听了狼毒软膏治脚气 郭明霞的几段清唱
后,非常欣赏,答应让她参加人民剧团。从此明霞如
愿一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十四岁从艺,练功已有一定困难,但她不怕吃苦。
由于嗓门好能以声夺人,启蒙戏〈四贤册〉便一炮打
响。为缩短与老演员的差距,她加倍努力,勤学苦练,



在杨安民、田寿易老师的苦心 教导下,很快排出了〈铡
美案〉、〈五典坡〉、〈法门寺〉等剧,一下子出了
名。人们戏称她为“一毛八”。(当时戏票两角,单
郭明霞一声唱就值一毛八)。她在〈屈原〉中演蝉娟,
牢记屈原对蝉娟说的“若要自己比人强,就要本领
强。”,在导演的指导下,起早睡晚,冬不畏严寒,
夏不惧酷暑,硬是练出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终以那浑
厚宽阔的嗓音,唱红咸阳,唱红陕西,唱红西北五省。-

入团几年间,许多戏中都由郭明霞担任主要角
色,〈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五典坡〉中的王宝钏,
〈游西湖〉中的李慧娘等,她都演得形象鲜明,真如
其人。这是由于她能体验角色,在演技上精益求精,
才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1956年她主演的
《丰乐园》等剧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
演员二等奖。1957年她饰演《四贤册》中的赵月娥。
1958年演了《党的女儿》、《社长的女儿》等几部现
代剧。“党”剧参加了西北五省汇演。这些戏都由省
电台录 音、中国唱片社制作唱片。1959年她参加了
陕西省赴京演出团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在《三滴
血》、《后三对面》中,由她扮演了李三娘和秦香莲。
演出时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接见,并由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录音。次后,又随团到南京、上海、广州、
福建、广西、昆明等十三个省、市巡回演出,处处走
红,“郭明霞”三字也传到了大江南北。

郭明霞擅演青衣,又以苦戏悲戏见长。她苦心孤
诣的钻研与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一是以声传情,以情带声。郭明霞嗓子音域宽,
音质厚实,音色甜美,加上她的演唱艺术,能紧紧地
把握住人物性格,所以能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
艺术效果。

二是抑扬有致,曾次情楚。明霞说:“唱腔要讲
究完整性,不能唱得零零碎碎,平平淡淡。在骨节眼
上加把劲,把唱腔推向高潮。

三是淳朴含蓄,刚柔相济。在演唱中她很少使用
华丽的装饰音,不主张多拐几个“环环”,不图花梢,
但求行腔扑实深沉,自然大方,唱出韵味,真切动人。
特别是在《铡美案》最后一场戏中,当唱到“事到如
今,我也不要你的银两,我也不要你与我伸冤,但求
相爷将我一刀两断,也免得相爷作难了”时,似在呻
吟哭泣,似在嘶叫苍天,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最后



“作难了”三字,如同霹雳炸响,长空撕裂!这种能
刚能柔、刚柔相济的演唱特色,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
艺术意境。

四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低音时清晰可闻,
音时有张有弛,不声嘶力竭。她对唱腔咬字的着力点:
唇、齿、牙、喉、舌五 音及齐、开、撮、合四呼,均
严格要求,从不马虎。

五是在声音训练方面勇于探索。她的方法独成一
格,善于学习借鉴京剧、豫剧、民歌,在发音上敢于
创新,气足韵长,共鸣音好。行腔时不墨守传统唱腔,
从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出发,在传统唱 腔的基础上不断
革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新唱腔。省剧协主席杨兴说
她“结合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充分发挥了音域宽
阔、嗓音高亮、圆润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颤音,
精心掌握唱腔中的疾徐、轻重、长短、转折、断续、
离合,从而形成了她自己那高昂深厚、刚柔相济、富
有韵味、行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发音收韵、朴实
深沉的唱腔风格”。

郭明霞第一次演秦香莲时才十六岁,有次演完戏
卸装时一个妇女抱着孩子闯到她跟前,哭诉被丈夫遗
弃的苦情。这件事深深打动了她,对她以后演戏很有



启发。她先后成功地塑造了王宝钏、赵月蛾、武则天、
李玉梅、赵梦桃等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赶坡》一
唱就是几十年,至今仍不时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老
陕人看她的戏成了一种享受,她的名子妇孺皆知。城
乡戏迷们编了个顺口溜:“听了郭明霞的唱,三年五
年不能忘;看了郭明霞的戏,十年八年不看戏。”她
的演唱技巧在秦腔界独具特色,形成了郭腔、郭派。
她的徒弟张虹、张丽娜等人,开口郭腔郭韵,郭派早
已为广大秦腔爱好者所认可。

明霞于1953年入梨园从艺就立志要唱一辈
子戏。四十年来,她以饱满的热情与非凡的毅力,全
身心的投入到秦腔艺术中去,可谓“痴心不改,始终
如一”,署往寒来,耕耘不辍。

她进团的次年二月就接了《屈原》这出戏。正当
排练紧张之际,父亲突然病故,她忍着悲痛,顶着世
俗的指责坚持排练。当年四月,《屈原》首次上省汇
报演出,获得成功,这给了她信心和力量。在剧团她
冬冒大雪穿单裤练台步,夏顶骄阳吊嗓子。斗转星移,
暑往寒来,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四十多年来,她先后在五十五个传统剧目与三十
三个现代剧目中扮演过角色。她演的《四贤册》《党



的女儿》等十多个剧目分别由陕西电视台、中国和上
海唱片社制成电视和唱片播放发行。报纸、刊物、电
台多次介绍郭明霞艺术成就、表演特点、名段欣赏、
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的文章、消息,多达百余篇。

1956年她获得省演员二等奖;1987年获省演员一
等奖;1989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演员。她先后成为市级、
省级、国家戏剧家协会会员,曾担任陕西省剧协常务
理事,咸阳市剧协按捺 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以来,先后任剧团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职。多
次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省级劳模,担任省、
市妇联委员,省、市政协委员,出席过省党代会。由
于她的特殊贡献,1992年国务院颁发给她政府特殊津
贴证书。1991年被中共咸阳市委推选为有特殊贡献的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那数不清的烫金字红本本是对她
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

名噪西北五省的郭明霞,舞台上曾令多少戏
迷倾倒,而台下的她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普通老百姓,
她不缺钱,但却从不乱花钱。去世前还住着普通的两
居室,水泥地面。屋内摆设简朴,除几盆花草和所获
奖杯,别无陈设。屋里一摞摞纸箱中,全装着各种证
书、剧照等资料。




她对自己从来想得很少。在同一个季山药怎么种植 节里你若见
她十次,至少有八次穿着同样的衣服。下乡演出,一
件旧棉袄与普通乡下人没有区别。从艺这么多年,那
朴实忠厚的农民本色始终没有变,她永远记着自己是
农民的女儿。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王宇雄是位存在的英文 医生,不
仅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好伴狗跟虎属相配吗 侣,又是一个好秘书、好助
手。她的成功有他的辛劳。郭明霞几十年的艺术资料
和档案材料,全凭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的收集、整
理。明霞常常外出开会、演出,家里事全凭丈夫照料。
每每看见他们相敬如宾,互相体贴关照的情景,人们
从心里为明霞庆幸,对王大夫敬佩。他所做的一切不
仅仅是为了他的妻子,他的家,也是为了秦腔艺术事
业。他替明霞收集、整理、保存的大量艺术档案资料,
也将成为研究秦腔艺术的宝贵资料。



任哲中简介

任哲中简介 已故秦腔名家任哲中先生,
,1925年生于永寿县,1939年师从封至模.刘毓中等
人学艺,1940年进"晓钟社",1954年进戏曲研究院.
腔名家.工小生. 任哲中先生是三察父老的骄傲.是西



北人民的骄傲,也是秦腔艺术的骄傲.他一生塑造的
许多舞台艺术形象深受广大秦腔观众的喜爱.他独创
的许多高亢悲愤、激越缠绵的秦腔唱段长年累月,经
久不衰地响彻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家喻户晓,百听不
厌.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陕西、在西北诸省区,
在全国各地工作的秦腔迷中,一个人可以不知遭他们
的县长,市长,省人的名字,但却没有人不知道任哲
中大名的.任哲中的名字和他扮演过的戏剧角色(周仁
回府,中的周仁、《激友,中的张仪,《花亭相会)
中的高文举、《祝福》中的贺老六、(血泪仇,中的王
东才等紧紧相连.在一定程度上,群众还给他们拥戴
的任哲中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呢. 其实,老天对任哲
中并不公平.1925年严冬,任哲中出生在水寿县监军
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饱尝了连年内战民不聊
生的疾苦,12岁入晓钟社.先工小旦,后学小生,受
范紫东,封至模,刘毓中、惠济民等名家栽培.冬练
三九,夏练三比,既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又练就了一副细致哀婉,悲壮凄楚、激越慷慨、幽稚
缠绵的独特唱腔.早在四十年代,任哲中就唱虹了关
中,唱红了三秦.解放后进西北戏曲研究院,唱腔和
表演更加炉火纯青.他在表演上的许多绝技、在唱腔
上许多独特的唱法在广大秦腔观众中有口皆碑,老幼



感宜.在广大城乡的群众集会上.古庙会上,在乡间
的小路上,在水保工地,在边防哨卡,夜阔人静后街
市行人中,到处都可以听到任哲中的唱段,那么多人
忘情的、悠然自得的陶醉在任派的唱腔之中. 是啊,
秦人在世,豪放激昂,何以解忧.惟有察腔.高兴时,
唱怎么看简谱 一段任攘的《花亭相会》,抒抒心中的欢乐,悲痛
欲绝时,哼一段任派的《血泪仇》,消一消心中的忧
愁,义愤填鹰时,吼一段任派的《周仁回府》,骂一
骂贼严年封承东.解一解心中的愤懑.也许因为任哲
中的这些唱腔最适合秦人的胃口,也许是因为任哲中
的这些拿手唱段最能唱出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任哲
中说过,在旧社会,我不过是一个穷戏子.今天群众
这样关心我,爱戴我,我要蝎尽全力,把自己全部的
余热奉献给我钟爱的事腔艺术和父老乡亲. 至于到底
如何评价任哲中先生的舞台艺术和唱腔艺术,那是戏
剧家和文艺评论家的事,我们不敢枉言之.但至少可
以这样说.任哲中及其唱腔艺术在当代秦腔艺术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任哲中唱腔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
是在总结了前代优秀艺术结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中也宁结着老一辈秦腔艺术家范紫东、封至模:刘
毓中等人的心血.今日研究任派唱腔艺术.是为了使
之源远流长的秦腔艺术在新时期开放出更为灿烂更为



耀跟的花束.这正 谁家唱腔放悲声. 情满丝路动古
城. —曲“周仁”千年恨, 何人不识任哲
中? 199527日凌晨5时,秦腔老一辈表
演艺术家任哲中不幸因孔子教育名言 病逝世。先抄其挽联一幅(很
可能是张晓斌所作) 早岁艰难学艺,几多辛酸
凝聚血泪仇,看尽世态炎凉,演绝苏秦激友,纵怀祝
福情,何来吃鱼乐,翘首春秋配时,软玉屏写就翰墨
缘,宁可舍生取义抱妆盒,魂牵梦绕意在香山还愿,
壮秦腔声威,续梨园新篇,荣戴紫金冠; 晚年磨
砺精粹,一腔热忱攀登骆驼岭,饱尝人生冷暖,唱红
周仁回府,屈为卧虎令,如临坐窑苦,期待人月圆日,
和氏璧完归玉镜台,甘愿杀身成仁斩经堂,心驰神往
但求花厅相会,创任派风韵,留千秋绝唱,痛失玉虎
坠! 整联170字,隐含了20出秦腔名。




袁克勤

袁克勤(1914——1970),男,长安县人,秦
腔(木偶戏)演唱艺术家。16岁进正俗社,18岁在木
偶班(鸿禧社)从师民间艺人王敏。1942年起为西安
乐育社木偶班领班。1953年筹建长安木偶剧社。




他本工须生,嗓音苍劲宽厚,感情色彩浓郁,
唱腔风格特异。于悲苦中见浑厚,于哀凄中见刚强。
个性色彩鲜明,艺术感染力强。他的拖腔很有特点,
多用开口字,有些地方还用了戏曲中不多见的同音结
尾。他发声讲究,气息很惊讶的英语 好,善唱大段成套唱腔。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2:4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7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女佣之梦
下一篇:暮颜
标签:袁克勤简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