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鸭绿江断桥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丹写夏天的古诗 东境内鸭绿江下游,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一个国家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面积约
400平方公里,包括绿江、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江口6大景区100
余处景点。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景区内江水蜿蜒舒缓,两岸峭壁嶙
峋,林木郁郁葱葱,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历史建筑古色古香,战争遗迹斑驳沧
桑。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边陲河川型风景区,是一览两国
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进行科学考察、兼容度假休养、异国旅游活动的理想旅
游胜地。现在请随我一起参观游览。
[大桥景区]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100米。这是第一座,又被称作断桥。断桥
以其建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瞩目,因而享有
“鸭绿江上第一桥”的美誉。该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
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建造。桥长米,宽11米,是单线铁路桥。大桥的
结构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双方各6孔。桥面为直梁划板式,桥墩为钢
筋水泥浇筑,外砌花岗岩,中方第四孔设有旋转式“开闭梁”。1950年,这座
大桥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路径一:鸭绿
江江面—鸭绿江断桥
江面上注视断桥的整体,向断桥行进,半环视中方与朝方现
存的断桥
前方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为了防范抗联部队的
破坏,日本人对鸭绿江桥的守卫相当森严。炮楼的外表是用宽厚的石料砌成的
墙体,看起来十分坚固,足以挡住任何攻击,是当时最为有效的防御工事。它
的里边设计也很实用,具有瞭望、守卫、防御的功能,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
系,对守桥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现在里面的木制隔层巳被拆除,成了断桥的
一个人文景观。这个5层炮楼是我国目前现存最为完整、条件最好的公路防御
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桥头上方的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大匾,上面的“鸭绿江断桥”5个
大字光彩熠熠,刚劲有力。这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国
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手书。2000年,他出访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
战50周年庆典活动,回国停留丹东期间,提笔为断桥书写了这5个大字,抒发
了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对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热爱,以及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战
友的思念之情。路径二:断桥景区大门—炮楼—断桥正面匾额处
重点注视炮楼以及断桥匾额。从大门进入走向炮楼,在上台阶到平台处抬头注
视匾额。
我们脚下的这条江就是享誉中外的鸭绿江。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因其江水碧绿
清澈,色似鸭头,唐代开始称为鸭绿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
宁两省,全长795公里,在丹东境内有210公
里,并经丹东的东港市“江海分界碑”注入我国黄海。鸭绿江自然风光十分秀
美,岸上秀峰叠翠,江水蜿蜒明媚,舟行明镜里,鸟飞画屏中。风光旖旎的鸭绿
江还是一条历史名江,因抗美援朝战争而闻名世界。
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另外一座鸭绿江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
朝友谊桥。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为日本人所建。始建于1937年4月,1943
年4月建成通车,全长米,宽12米。鸭绿江复线铁路桥建成后,日本满铁株
式会社就将鸭绿江断桥铁轨拆除,铺设木板,改为公路桥。我们现在看到的鸭
绿江断桥已是改过后的公路桥。
鸭绿江中朝友谊桥,中方一侧是吊梁,朝方一侧则是直梁。据参加建桥的中方
人员介绍,这主要是为了节省钢材。由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国内的钢铁十分
短缺。1937年建造鸭绿江中朝友谊桥时,所需钢材全部从德国进口。到了1940
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促使美国对日宣战。美国加强了海上封锁,日本很
难从德国进口钢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快建桥的进程,日本不得不改变原
来的设计方案,将吊梁改为直梁。因此,朝方一侧成为直梁。
路径三:断桥平台—断桥上—注视断桥内部—侧视左侧友谊大桥按照导游词顺
序简单表现两座桥体。视角与导游词相匹配。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鸭绿江断桥的第四孔,就是前面提到的旋转式“开闭
梁”。这个“开闭梁”,由4个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
以中心圆墩为轴转动,启动时可旋转90度,每转动一次需20分钟。这样,大
型船只便可顺利地穿行而过,起到了保证铁路和航运畅通的作用。说起“开闭
梁”,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这个“开闭梁”由一名华人工程师设
计,他为启动“开闭梁”的机械锁设计了3把钥匙,只有3把钥匙同时开锁,
“开闭梁”才能转动打开。大桥建成后,日本人为了控制鸭绿江断桥,杀死了
华人工程师。不曾想,工程师死前将钥匙扔掉。从此,鸭绿江断桥再也无法旋
转开闭。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现已无法考证,但自华人工程师死后,鸭绿江断桥
“开闭梁”再也没有旋转过。
路径四:断桥上—“开闭梁”处{歌颂鸭绿江的词}.
注视“开闭梁”处,表现内部大体结构,配备上述导游词
这是被美机炸断的地方,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炸断处”。请大家向上看,那卷
起的横梁,扭曲的钢架,裂开的钢板,就是当年美机轰炸后遗留下来的悲惨一
幕。它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鸭绿江断
桥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资的大动脉。为切断志愿军
后勤保障,美军把破坏鸭绿江大桥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连续不断地进行侦察
轰炸。1950年10月,美军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
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
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鸭绿江沿岸顿时一
片火海,我们左侧的中朝友谊桥受到严重创伤,朝方一
侧第二孔钢轨被炸弯,桥梁移位,枕木和桥板被炸起火。断桥被拦腰炸断,朝
方一侧三座桥墩被炸塌,多节钢梁落人江中。至此鸭绿江大桥遭到毁灭性的破
坏,彻底瘫痪。中方一侧残存的4孔战后保留下来,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
现已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最好见证。朝方一侧残留部分战后被全部拆除,
只留下5个桥墩静静地伫立在鸭绿江上,默默地祈祷和平,告诉人类远离战
争。
路径五:断桥炸断处—炸毁的钢板—朝方残留的桥墩
首先注视炸断处的残留钢铁形态,再半环视断桥和友谊大桥,最终注视朝方的
残留桥墩。
请大家细看,在竖起的钢梁内侧悬挂有60多块介绍鸭绿江断桥兴衰历史的展
板,通过大量史料,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展示了鸭绿江断桥百年沧桑史,其
中一部分照片还是首次对外展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而今,鸭绿江断桥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
防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鸭
绿江断桥记载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和勇敢向
前的民族精神。
路径六:“开闭梁”处—断桥上—桥梁上的展板—回视整体展板及大屏幕
下桥上做简单的环视表现,表现两侧的展板,最终视角注视宣传的大屏幕方向
即可,配备上述导游词。
篇二:《鸭绿江风景区导游词》
鸭绿江风景区导游词
鸭绿江风景区导游词
欢迎参观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
长210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这里地理位置
优越,气候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一览中朝两国风光而独具特色。
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
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
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鸭
绿江流经丹东市约300公里。此段江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在入海口一带,
盛产大银鱼。{歌颂鸭绿江的词}.
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始建铁桥,先后在
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开闭式桥梁。1950
年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桥墩至今犹存,现辟有端桥游览区。第二座桥
建于1940出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940米,属中朝两国共管。它是中
朝两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观光览胜的景点。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桥,又被称作'断桥'。1909年建,当时是0年,
被美机炸断,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建造。这是条单线铁路桥,桥面为直梁
划板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断桥是志愿军出国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
资的大动脉。1950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侧面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地。这5层炮楼是我国
目前现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
'。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大桥上行铁路,下行公路。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
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多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
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
重能力减弱。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区。虎山景区位于中朝界鸭绿江江畔,
主要有长城、睡美人、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等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景点便是虎山长城。{歌颂鸭绿江的词}.
虎山长城于丹东市宽甸县虎山乡。距据考证,它大约始建于1469年,是我国明
朝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
连,可称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丰碑。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本
着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
置都与文物考古发现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
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鸭绿江的一座孤山。仔细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
蹲坐在那里,所以这里得名虎山。
现在请随我登上长城。明长城的建筑结构非常完备,包括城墙、城台、敌台、
烽火台、关口等部分,在这虎山长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这是虎山峰顶,为明朝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放眼眺望,江
城丹东的高楼大厦和朝鲜新义州市尽收眼底。
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长城,作
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欢迎再次光临丹东鸭绿江风景区。再见!
篇三:《鸭绿江大桥导游词》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
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
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
第二座桥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启用,距第一座桥上游不足百米。1950
年11月——1951年2月,经美国飞机多次轰炸,第一座桥毁为废桥,只剩下
半截,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
第二座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鸭绿江大桥还在使用中,是联系中朝两国的纽
带。这座桥于一九三七年开工建设,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桥上行铁路,下
行公路。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多
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
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重能力减弱。
鸭绿江大桥全长九百四十六点二米,其中中方桥长五百六十九点九米。新闻报
道中说,这次大桥桥面大修工程投资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由沈阳铁路局投资,
沈阳铁路局丹东工务段承建。工程每周四四时至周日二十三时闭关昼夜施工,
其余时间正常通关。这一工程将于今年十月下旬完工。这次修整后,大桥桥面
的承重能力将由原来的十吨提升至二十吨。星海公园导游词沈阳故宫导
游词怎样说好迎接词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在大桥维修的时候,周一至周三只允许旅游和贸易车辆往来,而周四至周日封
闭公路路段,铁路运输正常不变。
随着大桥的竣工和朝鲜旅游的恢复,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丹东市政府和丹东
边检站报请公安部批准,允许游客步行上桥进入朝鲜境内。
公安部批复:允许徒步过桥旅游,但必须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大桥安全。同时
规定:游客不准在桥上拍照留影,只准并排排队行走。
篇四:《鸭绿江大桥导游词》
鸭绿江大桥导游词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
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
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
第二座桥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启用,距第一座桥上游不足百米。1950
年11月——1951年2月,经美国飞机多次轰炸,第一座桥毁为废桥,只剩下
半截,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
第二座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鸭绿江大桥还在使用中,是联系中朝两国的纽
带。这座桥于一九三七年开工建设,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桥上行铁路,下
行公路。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多
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
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重能力减弱。
鸭绿江大桥全长九百四十六点二米,其中中方桥长五百六十九点九米。新闻报
道中说,这次大桥桥面大修工程投资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由沈阳铁路局投资,
沈阳铁路局丹东工务段承建。工程每周四四时至周日二十三时闭关昼夜施工,
其余时间正常通关。这一工程将于今年十月下旬完工。这次修整后,大桥桥面
的承重能力将由原来的十吨提升至二十吨。
星海公园导游词沈阳故宫导游词怎样说好迎接词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在大桥维修的时候,周一至周三只允许旅游和贸易车辆往来,而周四至周日封
闭公路路段,铁路运输正常不变。{歌颂鸭绿江的词}.
随着大桥的竣工和朝鲜旅游的恢复,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丹东市政府和丹东
边检站报请公安部批准,允许游客步行上桥进入朝鲜境内。
公安部批复:允许徒步过桥旅游,但必须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大桥安全。同时
规定:游客不准在桥上拍照留影,只准并排排队行走。
篇五:《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唐代中叶,地理学家贾耽《道里记》有“海行至鸭渌江口”之说,史学家杜佑
《通典》解释说“鸭渌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之后,“鸭
渌江”基本成为正规称谓,出现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实录、正史记载、诗词歌赋
之中,可到了明代,官方记载的“鸭渌江”却突然变成了“鸭绿江”,“渌”
字的三点水不知何故被蒸发,这究竟是人们的误读还是另有旅游景 玄机呢?
目前,很多研究者认为,鸭渌江之所以被误读为鸭绿江,其始作俑者应该是杜
佑,他的“水色似鸭头”几个字让人们想起了鸭头的绿色,所以渌自然就应该
变成绿了。可《宋史》中的“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主隆绪伐高丽,渡鸭渌
江,高丽败保铜州”、《元史》中“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以及
《辽史》中的“冬十月戊申,钩鱼于鸭渌江”等记载让人坚信,唐代以后,官
方并没有听信杜佑的一家之言,依然保留了“鸭渌江”三个字的原始风貌,鸭
渌江的“渌”字一点水也没有少。
明代的鸭渌江是否涛声依旧?看《明史》记载,的确渌变绿,少了三点水,但
这似乎不可信,因为《明史》是清朝官方组织编纂的,并不能说明“渌”字的
三点水是在明朝消失的。而要弄清三点水何时时蒸发,必须从建文元年
(1399)官修的《明太祖实录》中寻找答案。
洪武三十年(1397)春正月,《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朱元璋的一份诏书,这道
诏书要求天下保护耕地,不许放牧,并将军民屯种田地的禁牧区进行了划片。
朱元璋在《敕》中提到东边的界线时,就用了“又东至鸭绿江”的字眼,其他
关于“鸭渌江”的记载也都无缘无故地变成了“鸭绿江”。既然是《实录》所
记,不排除鸭绿江名字的诡异奇变是由朱元璋一手策划的。那么,这一说法是
不是还有其他旁证呢?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因“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而引起朱
元璋的极大反感,三月,朱元璋先是扣留了朝鲜国王李成桂派来“奏请印信”
的艺文春秋馆大学士郑总等人,接着要求必须把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否则
不放郑总。撰写人员押到京师后,朱元璋当廷“讯其所以”,并下令“勿遣其
还”。
这几个被朱元璋扣留的朝鲜儒生中,有一个李朝初期著名的朱子学家权近,他
用汉语与朱元璋交谈,解释表笺失误时态度谦虚而实在,他说:“小国事大,
不可不用表笺。臣等生长海外,学不通,方使我王忠诚不能明白以
达,是实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朱元璋听罢情况说明,才“怒稍解”,勅
权近留文渊阁,命游观三日,令其赋诗二十四篇,用来欣赏,朱元璋读后非常
满意,随及赐御制诗三篇以赠。
这三首诗中,其中就有朱元璋的御制诗《鸭绿江》,诗中曰:“鸭绿江清界古
风,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课,礼仪威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
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永世无波戍不攻”。这首诗在明代吕毖的
《明朝小史》中有记载。可以看出,是朱元璋亲手将鸭渌江的渌改成了绿。那
么,前朝几代的皇帝都没有改变的东西,朱元璋为什么要拿鸭渌江的渌说事儿
呢?
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别人没有相信唐代杜佑的
“水色似鸭头”,朱元璋岂会无知地轻易相信。从史料记载看,朱元璋没有到
过鸭绿江,江水的颜色是不是就是鸭头绿,他也说不清,如果说朱元璋相信杜
佑的话,似乎不通。看来,朱元璋拿鸭渌江的三点水说事,一定另有玄机。
洪武年间,鸭绿江两岸是北元、高丽与大明王朝的争夺之地。洪武二十年
(1387),朱元璋打败北元将领纳哈出,收回元朝统辖的辽东地区。当时,高丽
王辛祸却要求将这一区域划归高丽,朱元璋坚决拒绝,指出:高丽地壤旧以鸭
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辛祸不服,于洪武二十一年侵入辽东,双方关系恶
化。后来,李成桂发动兵变,废黜辛祸,虽然改善了与明朝的关系,但这一段
历史却给朱元璋的心头撒上了一把盐。
鸭绿江两岸的动荡,让朱元璋心生介蒂,他想到了天意。开国创业之初,朱元
璋非常信奉火德,为了应兆天命,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与火结下良缘。据明代刘
辰《国初事迹》记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火,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用
红色”。按照五行相克的学说,水克火,看来,朱元璋应该是非常讨厌水的。
鸭绿江两岸之所以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朱元璋一定想到了前人史料中提到的
鸭渌江的“渌”字,这里的三点水,应该是个罪魁祸首。以此分析令人相信,
朱元璋应该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强行将鸭渌江中的渌的三点水去掉,换成
绿色和平的绿,这么一变,其中的天机不言而喻:祈祷上天保佑鸭绿江两岸的
和平。{歌颂鸭绿江的词}.
不管怎样,鸭绿江在明代的官方称谓中闪亮登场,将原来“渌”中的三点水一
笔勾消,这个不为人知的天机连同唐代杜佑的误解,让后人对鸭绿江的称谓有
了无尽的误读。
其实,鸭渌江是满语Yaluula的音译,满语含意是“边界之江”。据此看,
“渌”字与“绿”字相比,渌在读音上尊重了满语的原音,更加符合历史原
貌,而绿的读音并非读lu,杜佑和朱元璋虽然附合了“绿”字其他含义,但显
得可笑而无知,并且远远偏离了鸭绿江的历史本源。追根溯源,中朝两国的这
条界河,她的正规名字应该是鸭渌江,这里的三点水似乎一点也不能少。
篇六:《丹东导游词》
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今天由我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这段期间有什么
事情,请不要客气的对我说出来,我会竭尽全力为您解决。
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大陆海岸线长120km,沿海有30多个岛
礁。总面积为14910平方km,市区面积为832平方km。“七山一水三分田,半
分道路和庄园”是丹东地理特点。
丹东总人口240万,现辖三区二市一县(即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
凤城,宽甸),城市人口81万人。少数民族20个,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占全市人口的32%。
丹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两国中间仅相隔一条江,这就是闻名于
世的鸭绿江,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从这里雄赳赳气
昂昂、义无反顾的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的。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
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
丹东市因为距离黄海较近,受其影响,气候宜我,可谓冬暖夏凉。东北的冬天
比较寒冷,可丹东寒冬期仅有182天,历史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8度。夏季炎热
期也仅有50天,平均高于25度的炎热期也只有20多天。因为气温比较适宜,
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板粟、草莓、柞蚕、柱参、对虾,海产品品种相当丰富核酸的功能 。
丹东市辖区内共有2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之多。主要是以满、
蒙、回、朝鲜族居多。早在300多年前,满族八旗兵勇就驻扎在凤凰城和通远
堡一带,后来在康熙年间,大批八旗兵勇携家眷入关,同时调蒙古族人进关驻
边垦荒,一改少数民族游牧移居的生活习惯,从此居下来,丹东现有凤凰城市
和宽甸县两个县是满族自治区。
丹东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点八个,分别是凤凰山风景区、青山沟风
景区、天桥沟风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水丰湖景区、河口景
区、太平湾景区。省级风景点多处,如鸭绿江公园、锦江山公园、大鹿岛海边
度假区、虎山明长城遗址、大孤山古文化寺庙建筑群、五龙山、五龙背温泉
等。旅游特色相当丰富:有山、水、奇石、温泉、历史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
俗人情等。还有边境特色旅游项目,赴朝鲜一日游、四日游、五日游;乘船赴
韩国七日游等。
丹东市的市树为银杏树,市花为杜娟花。
在您乘车游览市容时会发现,主要街道两旁都被绿色的树林覆盖着,这种树就
叫银杏树,据调查,亚洲共有五条街道被银杏树覆盖着,其中丹东就占了三
条。现在丹东市政府还在加大城市绿化的投入,并对站前市容部分做了长久规
化建设,不久的将来,当您再来丹东时,会发现丹东市容市貌有更大变化。
丹东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旅游资源含量丰富,北有层恋迭嶂的青山为屏,南有
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连,万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
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断桥,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
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观奇丽的景观。
丹东的风景旅游资源占辖区国土面积的10%以上,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森
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6处。鸭绿江、凤凰山、青山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大孤山、天桥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鸭绿江湿地、白石砬子是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有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大梨树、蒲
石河等。{歌颂鸭绿江的词}.
虎山长城
游客朋友,我们的车正从市区向虎山方向的古长城遗址驶来。现在游车正路过
振安区的九车城镇政府,坐在车里,大家便可看到立在路旁山上的那座石碑。
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石碑的来历。这座山名叫日本山。现改名为镇东山,
山上埋有日俄战争时期的一位日本将军,并立了这个石碑做为一个历史遗迹,
石碑没有被拆迁。
虎山位于丹东市东北1500m处虎山形似卧虎,昔日的安东八景之一“虎耳双
峰”和对岸朝鲜八景之一“统军亭”隔江相望,站在山顶烽火台上远眺,马市
沙洲和朝鲜的新义州市尽收眼底。虎山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是著
名的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
在进入虎山景区之前,我们遥远虎山,纵一千里 观后你会发现那掩映在崇山绿水间影
现出来了一个仰卧的睡美人呢,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
栩如生。
当看到耸立在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这一庞大的历史遗迹时,相信大家一定很激
动,在没登长城前,请给我5分钟,让我把虎山长城的概貌作一下介绍:虎山
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长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
代渲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作为国
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任何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控告战斗的主动
权,首先必占据制高点,所以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而翻开丹东现存的古志
书,也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筑长城,秦统一六
国,丹东继续筑长城,直到明代,才确切了长城在丹东的地位。虎山长城始建
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总兵韩斌督建的,当时也称“辽东
边墙”。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
等。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临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诗,
诗云:“高头极目海之东,指点扶桑可挂弓,衰柳迷烟知驿古,寒鸦带月撑天
空。江山不尽关山迥,帝德无私雨露同。却笑楼船成底事,海边枯骨战图
功。”诗中将虎山的地势、关边的冷肃,古战场的残酷,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
来。但由于历史的误会和历史的延误,直到1990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两
级政府邀请全国的长城学者、长城专家,敲定虎山长城的历史地位,彼此丹东
才理直气壮向世人宣布:明长城的起点在丹东,丹东拥有明长城的第一块砖。
在景区广场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头山。长城
从此始,万里壮神州。”这是国家文物局石建筑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
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过街城楼,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楼高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
主体高米,整个楼体以红色为主,给人以雄浑的历史韵味。
虎山长城功不可没,抵御过朝鲜、俄国、日本等数不清的入侵者。为了让古长
城遗址重新恢复它的历史原貌,为了让虎山长城重新站起来,丹东人多单位联
手组成修复长城募捐委员会,老人、孩子、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纷
纷解囊,即使是一分钱的贡献,也是敬祭先祖的行动,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披
星戴月,用近乎原始的方式,背砖、爬山,半点马虎不得,如今卧于虎山的长
城已完全体现出古长城的原始雄浑,也完全可向游人诉说它的历史陈述了。我
们要亲自目睹古长城的风貌,亲临实地体验一下中国古长城从丹东起始的骄
傲。现在我们从南山脚下开始顺原有路线向山上登攀。
朋友们,这些高大、宽厚、壮实的墙体,会让你感受到曾似相识吧?凡到过北
京,游过长城的人都会有同感戟山长城与八达岭长城的墙体开关是吻合的。还
有这白色灰浆,勾抹砖缝的灰色墙面,也很有历史陈迹的感觉。
当我们沿长城宽阔坚实的路而登到长城顶端时,会令你由然产生“不到长城非
好汉”的自豪感。心境也会为之开阔起来。大家临高远眺,可见鸭绿江如一条
碧绿的绸带,从脚下向远处飘然而去,对岸镶嵌在绿树丛中的是朝鲜新义州的
解放塔和统军亭旧址,这块“一步跨”的界碑,标出了丹东与朝鲜在此只有一
步宽的国际界线,朝鲜乡民的劳作,如同在我们身后左右一样。远处丹东市的
亚洲第五大无柱拱桥。国际酒店的旋转餐厅、国贸大厦的摩天大楼、24层的居
民住宅及葱绿的锦江山、元宝山……,满眼是美景,也尽是丹东人的骄傲。虎
山长城的集体游览到此结束,余下时间可自由观赏、游玩,30分钟后在长城脚
下的旅游车前集合。祝大家玩好!
鸭绿江风景区
游客朋友,乘大家没上游船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鸭绿江。鸭绿江,因水的颜
色而得名,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并沿袭
至今。鸭绿江是界河,有主航道,却是以岸为界。在世界上不以主航道为界的
界河极少有,而鸭绿江便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所乘的游船,正载着大家顺流
而下,对岸是朝鲜平安北道道府新义州市。如果没有出国经历的人乘此船一
游,将能饱览异国它乡的风光。这是新义州市的公园,平时游人不多,很幽
静,节假日也有成群的学生来公园做集体活动。每当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驶来
时,对岸的朝鲜人民便很有礼貌地招手致意,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聚而成的
友谊,已植根于代代人民心中。
篇七:《家,在鸭绿江边》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十年浩劫的艰苦岁月中度过的。那时,我们家因有韩国海
外关系被下放到边城丹东――鸭绿江边的一个小村子。
这里虽然是塞外江南的鱼米之乡,但在那个灾难横生的年代,好心老乡们再一
次地发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精神,把打下来的稻米都支援全国各地了,留给
自己的口粮也只是象征性的一点点。我们家也跟其他人家一样,人口众多,经
常吃不上饭,就连一碗苞米馇子粥都是奢望了。奶奶说我是吃着鸭绿江的奶水
长大的,可我不懂,总是缠着奶奶:“我怎么是吃鸭绿江的奶长大的呢?”,
奶奶笑而不答。奶奶一生很坎坷,经历很多的苦难,共生了十一个孩子,有两
个很早就夭折了。奶奶生活很勤劳简朴,也是汗水一把泪水一把的,含辛茹苦
的把剩余的九个都抚养长大,也属实不易。如今,我们都工作在全国各地,虽
然都快乐的生活着,但,却很想家。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娘,跟奶奶的小儿
子我的小叔只差一岁,是跟着小叔抢着奶奶的奶水,就着百家饭长大的。
奶奶做的鱼最好吃了。其实,奶奶做鱼很简刘欢 单,一口大锅,半捆苇草,三瓢鸭
绿江水。开锅时,掠一点苏子叶(奶奶说解毒),把挤净了内脏的小鱼放在锅
里,一会儿就满屋飘香了。奶奶做鱼从不放油,左邻右舍品尝到奶奶做的鱼都
赞不绝口,回家直骂自己的婆娘。鸭绿江物产丰富,鱼肥虾美:有松江鲈鱼、
鳌花、红鲮、胖头、??、梭鱼,螃蟹、青虾、泥螺等说不出名字的美味水鲜,
也就是这些水产使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饥荒。鸭绿江里最鲜美的要算江里
的特产面条鱼了(银鱼),白白的,嫩嫩的,通体透明,活蹦乱跳,调皮得
很。吃到嘴里软软的,滑滑的,吞到肚子里,美极了!等全家人都吃完了,就
差奶奶没吃,可锅里就剩下一点点鱼腥了。奶奶说:“等你们上学了,我再做
一点。”等我快到学校时,突然想起来,作业本落家了。推开门,我愣住了,
奶奶正吃饭呢。到我进屋,急忙用身子遮掩住,可还是让我看见了,奶奶的碗
里没有饭,只是半碗清水,上面飘着盐碱蓬草的鱼腥。我扑到奶奶的怀里,哭
着:“奶奶,你怎么能光喝着水呢?”奶奶说:“这是鸭绿江水啊,江水养人
啊。”我抹去脸上的泪水哀求着:“阿妈妮(朝鲜语:母亲的意思),您别吃
蓬草了,以后我再也不多吃饭了,行吗?”在我的心里,奶奶一直是母亲。我
刚说完,奶奶的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嘴唇颤抖着说不出来话来。我再不忍心
看奶奶一眼,哭着跑出了家门。从那时起,鸭绿江水永久的留在了我的记忆
里。
课堂上,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师,蛮有激情的朗诵着:鸭绿江,古称坝
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她发源
于长白山南麓,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其
中有浩瀚秀美的水丰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长城、甲午战争古战场、我国万里海
疆最北端的江海分界线和古人类洞穴遗址、原始村落遗址„„;这里是丹顶鹤、
黑鹤、白鹳、大天鹅、白枕鹤、灰鹤等多种珍稀鸟类迁徙中的栖息地,动植物
千余种,野生动物的天堂。1950年,美国派兵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
边,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英明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挂帅率领中
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把美帝国主义赶出了朝鲜半岛,英雄的中华儿女的
鲜血,染红了朝鲜三千里江山„„,保卫了友谊,保卫了和平!
后来我象一个游子,工作到了外地,离开故乡好多年,奶奶也已故去,好多年
也没有去过鸭绿江。今年我们如约回乡探亲,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去了
鸭绿江。在岸边的柳树下,望着对岸的新义州,坐了很久很久,面对奔流不息
的江水流下了伤感的泪水。每年暑期,我们都去江里玩耍,抓鱼摸虾,踩贝掏
蟹,给我的少年时光留下了快乐。畅游在江水中,体会着柔情的江水就在身边
流淌,由东向西,奔向黄海。伟大的共产主义国际战士罗盛教勇救朝鲜落水儿
童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在鸭绿江的奔涌中一代又一代地传唱着,歌颂着。月光
把一条哈达洒向美丽的英雄的,鸭绿江。宽阔的江面,升起了江雾,带着潮
汐,涨潮了,江面变得更宽了,
宽的能承载整个世界。当我向夜色中10用英语怎么说 的江水告别时,捧起一把清凉的江水一饮
而尽,这一生走到那里也忘不了江水的味道!
在外地生活好长一段时间了,我却一直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口音里一直带着海
蛎子味,大家都笑我感情很脆弱,离家乡这么多年了,连乡音也不肯改。其
实,他们那里知道幼儿园儿歌 ,是鸭绿江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走到哪里都想家。最难
忘的是乡情,最难改的是乡音!零五年金秋十月,在北京参加艺术活动,在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赠送画作《雄风万里》的联谊会上,仪仗大队的官
兵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歌声再一次震撼着我的心魄和灵
魂,在我的心里久久激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华魂――庆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56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代表大会上,在辽宁厅里又一次的见到了我久别
的故乡――鸭绿江,这一次给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
英雄的鸭绿江,在全国人们的心中流过。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儿女血脉,和平
的使者,传递着世界的友谊!
哦,鸭绿江,我的阿妈妮!
作者简介:周奇辉(1965-8),男,朝鲜族,辽宁省丹东市人,潇湘子艺术工
作室,主要从事文艺批评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2:1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72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