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特产

更新时间:2023-04-19 11:50:53 阅读:165 评论:0

艾草泡脚的功效-教学管理制度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吃生蚝的好处)

1、驴打滚儿

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原料是用黄米面、黄豆粉、赤豆

沙馅(也可用红糖),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

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

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2、艾窝窝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

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

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主料为糯米,馅料多为桃仁、瓜仁、芝麻

仁和白糖,口感软糯。

3、糖卷果

深受女性食客的喜爱。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

瓜仁等辅料。

4、姜汁排叉儿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

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5、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奶油炸糕呈圆

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6、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棕黄

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

由于常年制作,一块钱一个超级便宜又好吃!

7、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

甜可口。

8、萨其玛

萨其玛是满族的名糕点,民间传说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传下来

的。因其好打猎,为携带方便,故制作这样一种糕点。其原料

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

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

9、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

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10、炒肝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

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人的传统早餐~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

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

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最初吃

炒肝时讲究沿碗周围抿并要求搭配着小包子一块吃,但现在吃

炒肝早已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11、褡裢火烧

提起褡裢火烧,“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

且风味独特,因而一直是人们爱吃的小吃之一,也常被人们作

为早点。褡裢火烧因制作成形后,酷似旧时人们腰带上的“褡

裢”,因而得名。

12、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纯粹的东西,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

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

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

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

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火烧切井字刀,

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

浇,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端

上来,火烧、豆腐、肺头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

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还是小肠。肠酥软,味厚而不腻,没

有任何异味。偶尔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满口脂香。因为是老汤的

缘故,或许口轻的人会觉得汤口有点咸,此时可以向店家要些

白开水兑入汤中,不过就我观察,没几个人这么做的,再觉得

咸也会争取将火烧连带汤汁吃得一干二净,的确是香啊。

13、炸酱面

流行于北京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

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

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

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

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

称“过水面”。

14、糖火烧

北京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

适合老年人食用。

15、豌豆黄儿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

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

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

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民国以后,北

海公园漪澜堂饭庄和仿膳茶社卖的即是细豌豆黄儿,以纸盒盛

之,每盒十块。它与云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16、豆汁

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

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流食小

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喝豆汁的时候搭配焦

圈和咸菜丝,回味绵长。

17、爆肚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爆肚早在

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过去和现时,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

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

“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出名。

爆肚是把鲜牛肚(指牛百叶和肚领)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

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

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18、灌肠

灌肠,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炸

得外焦里嫩,沾上蒜汁实在是满口留香。本人的最爱,想想就

流口水啊啊!

19、面茶

20、豆馅烧饼

豆陷烧饼又称蛤蟆吐蜜,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

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

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

蜜。

21、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和豆汁一样,也是老北京人十分喜爱的北京小吃。相

传早在明代初期就已成为民间食品。它的原料也和豆汁一样,

是制作绿豆淀粉和粉丝的下脚料。发酵后的豆汁用旺火烧,使

之水份挥发掉,存下的渣儿就是麻豆腐。麻豆腐呈灰白色,微

微有些发绿。旧社会的贫困人家买回来,用羊尾巴油来炒着吃,

里面加些咸雪菜和青豆一起炒,冷热吃均可。它炒的要素是炼

去麻豆腐内的水份,使其粘糯才好吃。所以北京人留下“炒麻

豆腐,大咕嘟”的口头语。

22、炸咯吱

23、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

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

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

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

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

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老北京人大都会做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剥去老帮子,横刀

切成寸高的菜墩儿,放在漏勺上,用汤勺不断舀起正在沸滚的

沸水浇在菜墩上,一直浇到白菜开始变软,即一层层码在瓦盆

内,码一层,撒一层芥末,芥末上撒白糖和少许醋。这样一层

层码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两三天即可食用。

芥末墩儿吃起来辣味蹿鼻,恨不得眼泪都流出来,嘴里却爽脆

甜香,叫人欲罢不能。

24、麒麟酥

想到了随时再添加进去,各位看到还缺什么就告诉我,有的东

西我也没有吃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教了。北京小吃

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透着北京人的热情,透着那份悠久

的历史文化。奥运会了,愿来北京的朋友都尝尝!

25、扒糕

扒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扒糕与凉粉一般同时出售。过

去在出售时,摊贩不时的吆喝:“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

哟……”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称:“色恶于今属扒糕,拖泥带水一团

糟。嗜痂有癖浑难解,醋蒜熏人辣欲号。”还说扒糕的颜色灰

黑,“见之欲呕”。扒糕的颜色虽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钟

情于扒糕。主要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有很大的营养价值。

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

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

现在经科学验证,认为荞麦是含有磷、钙、铁及氨基酸、脂肪

酸、亚油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

尿病患者有食疗的作用,是这些患者的首选食品之一。但荞麦

属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26、糖葫芦

更新:看到下面有朋友说果脯,好多年不吃了,呵呵,现在加

上,想到的随时加。。。

27、果脯

历史:北京的果脯蜜饯制作来源于皇宫御膳房。为了保证皇帝

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果品,厨师们就将各季节所产的水果,

分类泡在蜂蜜里,好让皇帝随时食用。后来,这种制作方法从

皇宫里传出来,北京就有了专门生产果脯的作坊。

工艺:采摘讲究,果实要成熟到果核与果肉能够分离,马上摘

下送到工厂加工,鲜杏去核成两瓣,用白糖溶液煮制,或者浸

糖液用抽空压缩机抽去果内水富士山下歌词 分。

特点:选料精、加工细翁卷简介 ,所以产品色泽好,味道正,柔软爽口。

色泽由浅黄到桔黄,呈椭圆形,不破不烂,不反糖,不粘手,

吃起来柔软,酸甜适口。

现在讲究营养,说蜜饯类的食品多吃不好,什么东西天天吃光

吃它肯定也不行啦,偶尔吃吃没问题啦,像明星似的,什么都

不能吃,吃的时候还要算好卡路里,人生少了美食这一大享受,

多没劲啊!嘿嘿~

28、北京烤鸭

很多朋友说怎么没有北京烤鸭,我觉得北京烤鸭不能算小吃,

应该是大餐!不过确实是北京的特色之一,所以贴了进来。一

说烤鸭,好多朋友首先想到全聚德,我个人倒是更喜欢便宜坊,

不过自便宜坊从前门搬到崇文门的哈德门饭店后,价格一路飙

升,现在基本和全聚德一个价了!

相传,烤鸭之美,系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它是当今

世界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据说,这一特种纯白京鸭的饲养,

约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辽金元之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

野鸭种,后为游猎而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

培育成今之名贵的肉食鸭种。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

故名“填鸭”。不仅如此,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经繁

育一鸣惊人。因而,作为优质品种的北京鸭,成为世界名贵鸭

种来源已久。

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

现,南宋时,烤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其时烤

鸭不但已成为民间美味,同时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肴。但至后

来,据《元史》记载,元破临安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

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

烤鸭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成为明、

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后

正式命为“北京烤鸭”。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烤鸭逐步由皇宫

传到民间。

29、门钉肉饼

门钉肉饼的来源:

话说慈禧老佛爷出门溜哒,看到京城大门的门钉时候,就对小李子说:

“小李子,我想吃这个。”

小李子一愣,心想老佛爷这要吃什么哟?这可难坏他了。

幸好御厨脑袋反映快,做成门钉似的肉饼,发明了这个好吃的东东,所

以后来称之为“门钉肉饼”

主料:牛肉馅,高筋面粉

辅料:葱,姜,料酒,酱油,盐,味精,花椒水,香油

做法:

1.合面的比例是1斤面6两水,调合均匀使面上劲,关键一步:咂水,就

是用水一点一点往面里面咂,然后将面放置一会儿,大约醒10分钟左右;

2.牛肉馅,料酒(2小勺),酱油,盐,味精,花椒水搅拌均匀,分几次加

入花椒水,香油,姜末,要朝一个方向搅拌,最后放葱末,放在上面就行

了;

3.包馅就和包包子一样的,将和好的面,均匀的几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

皮,放入适量的馅,顺着一个方向捏褶,包起来的饼看起来像门钉;

4.热锅倒入油,油热后放入肉饼,采用半煎半炸的方法,使肉饼两面受热

均匀,煎至双面金黄即可。

30、羊蝎子

要说羊蝎子的由来,那得追溯到康熙年间了。我记得是蒙古王

爷奈曼王好像,有次打猎回来路过后院闻见香气扑鼻。跟下人

打听才知道是新来的厨子给下人们炖羊脊骨吃呢。王爷一尝,

美味啊。然后看脊骨那形状酷似一只蝎子,就起名为“羊蝎子”

并且作为府上的食谱。结果后来就传到民间了。

其实羊蝎子也没什么新鲜,就是支一大锅,炖上羊蝎子,然后

加调料和香料。吃的时候呢,是先啃肉再吸髓。就那吃相,非

但不雅观,甚至有些野蛮。可话说回来,这吃像怎么看怎么透

着股豪爽!论味道,就一个字儿,美!多说几句呢,可谓肉香

汤鲜。这肉是既不塞牙,又无腻味儿;这汤,你想羊龙骨顿的

汤要是不鲜都新鲜。

这羊蝎子就跟涮羊肉一样,绝对是冬天儿最好的吃喝。再适当

来点儿白酒,暖胃壮阳补身体,还美了您的迪士尼英语 舌头,何乐而不为

呢?

现附上一些老字号的地址:

特色:卤煮火烧

1、店名:小肠陈

点评:提起享誉京华的传统名吃卤煮火烧,就一定要说小肠陈。时光流转,小肠陈家那口让外人看

来有些神秘的卤汤锅,已经翻滚了一百多年。有四代传人先后在锅前执掌生意,而享用过汤锅中各

色卤品的顾客已不计其数。“小肠陈”新推“卤煮什锦火锅”被评为“中国名菜”。地址:方庄小区环岛

南芳群园三区11号楼订餐电话:67620251。

宣武区的南横东街里面有一家小肠陈的小门脸店,很是正宗,喜欢的朋友不妨去尝尝。

2、东四四条卤煮店。好像叫益众饭馆,去过两次,都碰上有

周围胡同的居民拿着自个儿的饭盆儿去打了回家吃,看来这名

字起得不错。国营饭馆风格,东西还成,挺干净的,量也足,

火烧略微有些费牙,那里的拌腐竹软绵绵的,放心了,估计泡

的时候没搁甲醛。地址在东四路口往北约300米路东,东四四

条与东四北大街交*口东南角。

3、缸瓦市(西单前一站)有一家卤煮店也很好吃,名字记不

清了~呵。。。

店名:瑞宾楼

特色:褡裢火烧

点评:当年润明楼里的两个伙计罗虎祥、郝家打印机打印照片 瑞合伙在前门门框胡同开起一家饭馆,继续经营褡裢

火烧,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做褡裢火烧,面要和得软硬适中;馅要把肥瘦猪肉剁成碎泥,放进葱

姜后再用由猪棒骨和小柴鸡炖的高汤打馅;包的时候用拌好的馅放在皮儿上卷包好并封住两头,上

铛时拉成扁长形;煎的时候要放在饼铛里,直到两面金黄才能出锅。说得轻巧,做来可不简单,没

有一样不要功夫。地址:前门大栅栏门框胡同订餐电话:63031100(前门一带拆迁,不知道还在不

在那了)

店名:南来顺

特色:各式京味小吃百十种、爆肚、铜锅涮肉。

点评:北京的小吃店有不少汇集在南城,南来顺便是代表之一。这里店大干净,人不多,一楼小吃,

二楼炒菜。在经营的众多特色小吃中,豆汁、面茶、杂碎汤、门钉肉饼、艾窝窝等都很受欢迎,特

别是有十几种麻花,大有一尺,小如鸡蛋,馓子麻花最出名。地址:宣武区南菜园街南口电

话:63547846

特色:爆肚

1、感冒疏风片说明书 老字号:爆肚冯

老皇历: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据说慈禧也偏好这口儿。

老脾气:都说是开门迎客,但爆肚冯偏偏是关起门来做生意。无论外面食客的队伍有多长,两扇

玻璃门总是紧掩着,一位伙计把住门边,扒拉着人头,出来几位,才能放进几位客人。无论外面的

食客等了多久,多么心焦。目的只有一个,让店里的客人踏踏实实地吃饭。

必备武器:厚杂志(足可以看一个小时)、厚衣服(虽然春暖花开,但在外面傻站一个小时,绝非单

薄的春衫可以应付)、零食(可以先填填肚子)

排队指数:★★★★(如果赶上“饭点儿”,非周末,1小时)

价格:爆肚10~40元/盘(赠送小料一碗),烧饼6角/个,杂碎汤5元/碗

地址:前门大街廊坊二条39号

2、老满爆肚

地址:宣武区牛街输入胡同甲54号

他家的烧饼夹肉“算是北京的独一份”——现烤火烧“中间剖一刀”,牛羊肉在锅里“炸到走油捞出”,

“剁碎了塞进去”;“就着浓厚的杂碎汤”,“那香,那美,那一番滋味”。烧羊肉和酱牛肉也“格外地

道”。只有爆肚“质量不稳定”,有时“爽脆”,有时“皮韧腥膻”。P.S.输入胡同店只外卖,南横西街店

可堂食。

3、店名:金生隆

特色:爆肚

点评: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为13种。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芦、羊食食系儿、羊

肚蘑菇又称爆肚中的四样“硬货”,为爆肚“发烧友”酷爱。关于这四样“硬货”的吃法,墙上悬挂的木

质竖匾上刻有清人杂咏:“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金生隆爆肚的作料分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两种。配搭精细,各自对应。地址:八达岭高速三环

北健德桥西北角订餐电话:65279051

特色:灌肠

1、店名:隆福寺小吃店

特色:以清真风味见长

点评:焦圈、蜜麻花、甜卷馃、豌豆黄、椰蓉糕、豆面糕等等,种类繁多。要是到了夏天,还能吃

到美味的凉糕和凉粉。这里的灌肠也是十分出名,外焦里嫩,浇上蒜汁更是鲜美可口,正如清朝流

传至今的诗中形容:“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地址:东四北大街隆福寺电话:64060668

2、店名:丰年灌肠

北京东城区隆福寺街,东四明星电影院对面就是。

只卖灌肠、肉饼和粥。里面很陈旧,像是多年没有装修,但却不因店面不好而抹杀了灌肠的美味。

那里的灌肠煎得外酥里嫩,一口下去,能听见"卡"9英文 的一响,但里面还是软的。浇上蒜汁,味道更好;

门丁肉饼也很好吃。饼里油汁很多,不知情的人往往狠咬一下汤汁便飞溅出来,弄得满身都是。提

示:客流比较多,有时要等位子。人均消费标准5~10元左右。

3、万兴居

就在中华大蟾蜍 鼓楼东大街上,路北,距离鼓楼大约300米,小门脸。门前有一棵大树,所以招牌看的不是很

清楚。这里的灌肠也很好吃的。

店名:护国寺小吃店

特色:价廉物美,品种丰富

点评:从庙会中的“碰头食儿”传下来的北京小吃经过精细加工,变得小巧可爱起来。墩儿饽饽、枣

卷馃、姜汁儿插排、糖耳朵,还有驴打滚、面茶、豆汁儿、杂碎汤,都值得一尝。地址:护国寺大

街人民剧场对面电话:66181705

店名:庆丰包子铺

特色:老字号包子铺,专营传统三鲜包子和炒肝

点评:庆丰包子铺可是京城最有名的包子铺了,历史悠久,包

子当然是个儿大馅多,鲜美无比。另外,炒肝也是老北京的特

色,想吃遍北京小吃,莫忘了这一道。地址:西安门大街北电

话:66175487(分店很多)

店名:锦芳小吃

特色:从民国创店至今,以元宵出名,小吃品种很多

点评:元宵有几十种馅儿,如山楂、青梅、桂花、豆沙、什锦、

奶油、椰蓉等,除元宵外再推荐一些美味:麻团、杏仁茶、艾

窝窝、奶油炸糕、糖火烧、一品烧饼等。

地址:红桥十字路口北

电话:67169788

店名:白魁老号

特色:清真饭庄,烧羊肉最为出名

点评:除烧羊肉外这里还有一样绝活叫“一窝丝”,是种拉面,

爽滑筋道。此外,炸松肉、糖卷馃、烧肚板都很好吃。地址:

东四隆福寺电话:64060667

要一次能吃到很多北京小吃,就去后海、大栅栏,很多小吃都

在这扎堆!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1:5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7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北京的特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