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重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重力。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掌握好重力的相关
知识,将为以后的平衡力、压力、浮力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
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它是初中物理
的重要内容。
学习本节内容篮球赛策划书 需要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等基础知识,以
及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基本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重力概念的引入;
2、重力方向的讲解;3、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定量关系;4、重力
作用点的简单介绍。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参与、主动
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通过视频、图像、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手
段,激发学习兴趣,促使由具体感知物理现象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感受研究常见
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理解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知道g的数值、
含义及其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
题作出分析。
(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感受实
验测量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牛顿发现“引力”的故事,感悟善于观察和
勤于思考的重要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
过程,感悟科学实验要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垂线、直尺亚瑟打野出装 、铅笔、水槽
2、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重力的
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实例和设问来创设情景,从力能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角度分析实例,引入重力,分析重力产生
的原因。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验、思考、分析、归纳等方法学
习重力三要素。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猜想,针对学生的猜想中
的不相关因素,例如体积,形状,材料等,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再排除。为了得到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先让学生用事先
准备好的物品——钩码,来体验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小
组讨论在教室的指导下,最后用实验器材进行验证并得出实验结
论。同时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尝试写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图片,使学
生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由他们自己先得出重力的方向,天蝎女和射手男 教师先
不对学生的表达下结论,通过演示实验,第一步:将一个装水的
水槽放置在水平桌面肾病吃什么药最好 上,将重垂线浸入水槽,观察线与水面的关
系;第二步:将水槽倾斜一个角度,观察此时水面的关系,最终
使学生能区分垂直向下和竖直向下。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视频
重力产生
的原因
情景Ⅱ
演示
重力的
方向
活动Ⅰ
应用
情景Ⅰ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1
播放阿姆斯特朗登月行走的视频,借助牛顿和苹果的英文小故
事,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情景Ⅱ
观察置于水平、倾斜面上的重垂线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
活动Ⅰ
应用重垂线检查黑板的一条边是否竖直。
活动Ⅱ
将一只量程为0~5牛的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取5只质量相同的
钩码,依次将数目不同的钩码悬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分别测出
钩码所受的重力。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建立G-m图像,理解物体所受重力与其
质量的关系。
活动Ⅲ
分别测出质量相同,不同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大便拉不出来小妙招 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观察分析,建立概念:通过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力学角度观察、分析“物体在空中下落”“水
流向低处”等常见现象,正确认识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创意方案 定义。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发现特征:通过多个学生活动,知
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通过探究实验和借助数学方法,发现重
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正比关系。
七、教案示例
重力与质量
关系
活动Ⅲ
应用
活动Ⅱ
实验
探究
重力的
作用点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播放视频:宇航员
的登月行走。
给出牛顿的故事,
引出课题“重力”。
请一位同学上来行
走,其他同学观察并
思考,与视频中的宇
航员有什么区别?
阅读英文故事简介。
举例:生活中的肺结核潜伏期多久 重力
现象。
从学生有兴
趣的对比中
入手,引发
思考。
感悟科学家
从简单的现
象中思考问
题的习惯。
新课:
演示实
验
提问:同学们觉得
重力的方向应该是
什么呢?
演示实验:第一步:
重垂线与水平放置
的空水槽上的标记
线之间的位置关
系;第二步:在水
槽中加入水,观察
重垂线与水面的位
置关系,与标记的
回忆力的三要素。
观察实验,说说看到
了什么现象。
判断重力的方向是
否正确?
根据现象得
到正确的结
论。
学会应用物
理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
题。
位置关系;第三步:
将水槽倾斜一定的
角度,观察重垂线
与水面的关系,与
标记的关系。
介绍重垂线
学生探
究实验
提问:如何正确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
猜想重力和哪些因
素有关?
重力与质量之间是
什么关系呢?
结合数学知识,请
学生们尝试写出他
们的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猜想。
设计实验,记录数
据,分析数据,得出
结论。
写出关系式。
掌握正确使
用弹簧测力
计。
学会抓事物
的本质,排
除干扰和重
复的因素。
培养学生的
推理能力,
得到重力计
算关系。
通过练习掌
握g的物理
意义。
介绍重心。找一找规则物体的
重心。
小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堂
小结。
提问:如果这个世
界没有重力会怎么
样?
播放视频。
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对本
节课有系统
的认识。
板书设计:重力(G)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方向:竖直向下
(2)大小:G=mg其中:g=9.8N/kg
(3)作用点:重心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8: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6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