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知识

更新时间:2023-04-19 03:51:01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奥奇战记写作业英文 )小说知识点总结


一、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
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
环境 赏析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 揣摩人物形象
小说 情节 发展 概括小说主题
高潮 分析写作技巧
结局(尾声) 品味语言特色
人物
主题 考点

三、赏析环境描写
(一)常见题型: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例:他是我本家,比我长一辈,应称之为“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康有为)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的起福
礼与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如此。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与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
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
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
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
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与平”。我又无聊
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
集注整天英文 》与一部《四书衬》

() 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1、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③人物(烘托,衬托)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2、表述格式
①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
②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
③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四、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与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樊锦诗事迹 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例: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
红的。
分析:此处的肖像描写展现了祥林嫂的哪些性格特点与内心世界?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
祖宗的外孙女儿颖儿减肥方法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可恶!然而……。”四叔说。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与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
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例:“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刻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
有。这条登多索鲨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明的。但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
他想。也许我仅仅是武器比它强。
“别想啦,老家伙,"他说出声来。"顺着这航线行驶,事到临头再对付吧。”但是
我一定要想,他想。因为我只剩下这个了。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例: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五、赏析小说情节安排
(一)常见题型
1.情节梳理: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关于电的知识 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
括。
2.情节鉴赏:②某一情节的特点与作用分析;③开头或结尾等的作用;④小说的叙述故事
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3.情节探究: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二)关于情节的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提示:
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串联。
2)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表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何结果。(五个W
(三)关于情节的鉴赏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结构上起到足够的英文 什么作用?
2.某情节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温馨提示:分别从小说的整体情节、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三个角度思考。
(四)情节的作用
⑴、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是前后照应或照应前文XX情节; 新手怎样投资基金
3.是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起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5.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⑵、对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
1.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
2.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
3.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表现主旨、深化主题。
(六)情节安排基本技巧——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⑵倒叙:不按时间搞笑的朋友圈 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
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
充实丰满。
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⑸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
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 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
楚;
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七)情节安排的评价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老人与海》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祝福》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祝福》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盗梦空间》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项链》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注意:分析情节的目的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因此要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
成及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上的作用。


六、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aim
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阅读;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或暗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主人公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

七、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1.出人意料的结局。 《项链》
①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
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药》《杜十娘》
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②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柳毅传》
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与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 真善美超越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与平
美好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4.戛然而止结局。留下了“空白”(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想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
造留下了空间。

八、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塑造形象?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对比、衬托、抑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象征等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3.小说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九、语言鉴赏品味题解题思路
1.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赏析。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从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赏析。
品味语言运用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
现独特的物态特征等方面的魅力。
3.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
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自然质朴等。

十、小说标题赏析题解题思路
1.题型: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为何以此为标题?
2.解题思路:
(1)、通过联系、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来理解标题含义。

(2)、常见作用:①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②暗示或点明小说主题。
③象征某种精神品质。
3.答题模式:①标题表层的具体意思(文中具体的XX
②与主题表达、形象特征相关的深层意思。

文章构件及一般作用

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 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人称选用及效果作用
1、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2、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
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3、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很可能英语 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3:5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6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说知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