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颗印

更新时间:2023-04-18 10:58: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8日发(作者:张协状元)





传统村落中习俗的变异及其多维度保护与传


































习俗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相沿成俗的生活习尚和行为规范。它是传统村落文化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村落历史文化的凝聚。在中国统一的多民
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与文化,这些文化随各民族的社会变迁而变
迁,随各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遭到了前
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也相应发生变
化,这就是习俗的变异。

习俗的变异,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
旧俗的消亡。传统习俗的变异性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并且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改变某些特征,其原生形态部分消失或者发生变异,而呈现新的形态特征。

传统村落中物质和非物质类习俗的变异及note7爆炸 对比

传统村落习俗的变异主要是与历史和地方有关联。但当前的习俗变异主要通过不同地域的变
异现象而呈现出来。同一种习俗,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或因发生的基础不同,或是在传
播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呈现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民族、方位、流域、气候区的习俗
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

(一)典型物质类习俗变异的对比

中国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类习俗更多是通过乡村民居的建造特色体现出来。以四合院为例,
虽然各地的四合院式民居保留有传统四合院的基本特点,但又各有其不同的地方特色,然而
大多呈现衰败迹象,真正维护较好的比较少。见表1

1 四合院式居民现状

名称主要分布及传统形制特点现代变异状态

一般在其东南角或西北角开大北京四合院已从乾隆时期的4
门,正房比其他规模大,建于万个到如今仅存3000多个垂头丧气意思 ,
北京四合院

砖石砌成的台基上,位于院中正走向消亡的边缘。除少数保
的北房,为主人卧室。院子两护较好外,大部分已沦为大杂
边是厢房,正房和厢房之间有院,破败不堪。如北京杨椒山
走廊供人行走;而河北涉县偏祠、粤东新馆、沈家本故居等


城镇偏城村、井陉县于家乡于
家村、武安市伯延镇伯延村等
村落民居虽大体保留四合院式
形态,但其并非是完全封闭。
一个院落里面有一个至四个不
等的家庭组成。材料以土、
砖、石为主,门窗皆为拱形,
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其外墙为不开窗封闭的实墙,
45层高,具很强的防御
性。其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
长的纵式长方形。房屋以单坡
乔家大院成为影视基地。建设了数字化

顶居多,使四周的雨水皆流向
院内,寓意“肥水不流外人
田”。以河南省洛宁县上戈镇
上戈村和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
之乔家大院为典型,二者一脉
相承

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
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和河南
少量地区。分靠崖式窑洞、下
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靠
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崖上或沟
陕甘宁窑洞成“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

边开凿一层一层的窑洞。下沉
式窑洞也叫地坑式窑洞,是在
地上挖一个形似大院的方形
坑,再在坑的内壁土墙上凿
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以
豫西平原地区的河南陕县庙上
村、北营村、曲村最为典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窑
洞民居正遭受巨大冲击,被当
富起来的年轻人大多“弃窑购
房”或“弃窑建房”

山西乔家大院得到了很好的维
护。建成旅游景区和博物馆,
信息系统。洛宁乔家大院呈现
破败迹象,无修护


其外观特征为群房一体,马头
墙独具一格,采用封闭的高
墙,马头之角上翘,墙面和马
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白墙、
黛瓦配以青山、绿水,成为徽
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
徽派传统民居酒店业、车站、公交站点等。

朴中透出清秀之美。结构呈多
进院落式布局,以天井为中心
围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
厅,再配以砖、石、木三雕,
极富韵律感与装饰性。主要以
皖南黟县宏村、西递和江西婺
源古村落群为典型。辐射至长
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的四
合院,因其瓦顶、土(砖)墙
呈封闭状,从外观看为方形,
好似一颗印章,故名。又叫窨
子屋。正房、耳房毗连,正房
云南一颗印多为三开间,与左右房间构成

“三间两耳”或“三间四
耳”。湖南洪江古商城也是这
种窨子屋,既有徽派建筑风
格,又有湖湘本土特色,具有
明显的商业特性

1 四合院式居民现状

此外,还有不同民族地区的其他类型民居之变异。比如,傣族、侗族、苗族等不同民族的干
栏式民居在变迁后的当前状态各有不同;土楼也有福建和广东、江西的不同。

(二)典型非物质类习俗变异的对比

非物质文化类习俗方面的表现因其民俗场域的不同而呈现更多形式。以信仰祭祀习俗的变异
随着城市的改扩建,一颗印式
的古民居已日渐稀少。洪江古
商城庆元丰货栈等18栋窨子
屋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
单位。政府采取措施对其进行
修旧复旧的方式实施维修

徽派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
现代材料广泛应用于新民居、
但各地以及各种载体上也广泛
地运用,形成一种视觉滥觞


为例,祭祀形式从以前的神圣化逐步走向世俗化。云南纳西族东巴人自古就以祭天为大,自
称为“祭天人”。祭天仪式也是东巴人最隆重的宗教仪式。祭天时有各种严格的禁忌与仪
轨,在祭天时严禁说话、喧哗、打闹。当前,随着旅游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游客的增多,这一
严格的规定被打破,允许游客参加各种仪式活动,“重在参与”也成了旅游表演的一道“风
景”,以体现互动性。此外,这种世俗性还表现在敬神的庸俗化上。东巴教各种祭祀的神灵
2400多个,祭祀它们是为了驱鬼禳灾。随着传统文化生态日益向市场化发展,原来的主
体参与人由当地人转变为以游客为主。

仡佬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祭祀文化。
贵州秀山仡佬族村落的祭祀神灵有祖先、宝王、山树王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融
合,这些祭祀文化也发生了变异。仡佬族人将最早来到这片土地并开垦这片土地、最早发现
丹砂的先民都称为宝王,每年过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祭祀宝王。由于国家对环境加
强保护,丹砂的开采规模受到限制,规模减小。祭祀也从过去的大祭变成了在平时上山下洞
开采朱砂矿时祭祀宝王,且规模小、形式简单了许多。仡佬族的另一个习俗“吃新节”,以
前是以村寨为单位在族长的主持下进行,妇女们统一出去采摘新粮和瓜豆,但现在普遍是以
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

从上述两种不同祭祀形态来看,前者祭祀形式的变异更多是从经济利益考虑,祭祀的主体是
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后者更多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之前大规模的一个村寨祭祀转为以
一个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呈现的是规模上的变化。

(三)习俗变异对现代传统村落社会生活的影响

习俗经过变异后具有双重性,即良俗的继续发扬和陋俗的隐性滋生。这两种现象将对社会产
生相反的作用力。良俗能规范和造就村落民众的思想情操与品行,增强村落间的凝聚力,维
护村落间的稳定,减少矛盾和冲突,促进村落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观念习俗的变异促进了村落商品经济的繁荣。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农民安于种田而耻
于从商,村落基本上实行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此一习俗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也使农村村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异,商品经济日益深入人心。
广大传统村落原住居民不再安于种植自家三分地,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成为首选,或者将
村落中的现有资源推出,发展旅游业,以推动整个村落的经济发展。本次考察的村落无一不
是这种情况,有名气且游客较多的村落,村民的收入相比之前有了成倍的增长。江西婺源是
传统村落较多且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该县主要靠传统村落带动相关行业,并催生了众多
行业(如酒店业、美术用品行业、导游业、客串演员等)的发展;思溪村是电视剧《聊斋》

的取景地,随着这部剧的热播,该村成为旅游胜地和美术写生基地,一些当地人还成为群众
演员,他们的价值观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改变。

其次,消费习俗的变异刺激了相关行业消费的发展。随着传统村落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其价值得到更多的凸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村落的日常消费。如一些村落婚姻的成
本水涨船高,由20世纪80年代的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变成现在的房子、车子、票子三
大件。一些在自家建新房,大多在城里买房,并且购买大量用品充实新居,还有送礼、置办
酒席等费用,由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现代丧葬的“葬俗”“乡俗”“规矩”,加大了村民
的丧葬支出成本,烟酒、生活开支、法事、抬灵柩、乐队及其他开支加在一秦汉服饰 起,较偏远的乡
村也最少需3万元,江浙一带农村则高达20多万元。

现代传统村落习俗变异的原因分析

习俗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习俗具有优秀教师发言稿 变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异。在社会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岁时节日习俗,还是衣食住行习俗,无论是婚丧嫁娶习俗,还是
信仰祭祀习俗,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究其变异的原因,受下面几个因素影响
较大。

(一)国家(政府)权力是习俗变异的控制器

在现代国家建设中,为了构建政治认同,实现社会进步,国家一方面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
导习俗变异,即社会安定发展迫切需要发扬良俗以合乎天时、顺应民心。另一方面,国家会
以法律或者规定作为推进习俗变异的控制器,对一些阻碍社会发展、危害社会稳定、破坏农
村和谐的习俗加以强制性限制或废除,或者将其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使其成为一种良俗
而获得民众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颁布法律,在革除赌博、结娃娃亲等陋俗
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家机器也可能破坏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从
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祠堂、庙宇被认为是封建糟粕而被整体拆
毁,或者局部雕饰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而被敲毁。如朱阳村成片传统民居被拆而建商
品房,上戈村乔家大院影壁、墙壁浮雕局部被毁;云南新平县花腰傣“花街节”之“赶花
街”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包含了与花腰傣民间宗教相关的祭祀活动、传
统生活习俗,这一节日在新中国成立前较为盛行,但“文化大革命”时被迫停止,直到20
世纪90年代才恢复霍思燕 ,由政府主导举办“花街”文化旅游节,成为官方大力认可和推广的一
个品牌,并成为该县对外推广花腰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原住居民观念的变化是习俗变异的驱动器


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事物在
人们头脑中经过加工和改造后形成的思维定势。这种定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变革而不断变化的。观念的变革,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与社会存在的变革在人们
头脑中的反映。

原住居民是传统村落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他们
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村落的建设。在村落的发展中,原住居民的思想观念经
历了多次历史性的嬗变过程,直接影响着传统习俗的变异。

1.生活观念由求生存、求温饱向求发展、求富裕转变

过去,传统村落因大多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生活资料匮乏,一切都是靠政府的计划来进行,
原住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田,一直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生活,他们的日常生
活只追求能吃饱穿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原住居民的生活得到了
极大的改善,他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要吃出健康、穿出个性、出行方便、住得舒适
了。如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多种农产品经营或出售,多元化饮食也随着各地村落旅
游的兴起而丰富起来,其饮食更追求健康化;汉族村落服饰由过去的局限于穿得暖、形式色
泽单一到追求穿得美观、舒适,穿出个性,少数民族村落除穿自己本民族服饰外,大量的潮
流服饰也成了他们的常服;不少农村家庭不满足于出门骑自行车,而是购买了摩托车甚至小
汽车了,出行更方便;房屋建得更气派,即使是传统民居,里面大多都有配备现代化电器设
备,体现了居民传统生活观念的巨大改变。

2.婚育观念由简单无序向注重理性和质量转变

过去,农村婚姻大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子女没有过多发言权。由于没有感情
基础,造成许多不幸的婚姻,双方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只能默默将就一辈子。另外,
由于贫穷,大多数农村青年结婚仪式和宴请宾客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宾客宴请和像样的嫁妆
都没有。改革开放后,村落中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他们对婚
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婚三大件由过去的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到现在的房子、车子、票
子。结婚费用从七八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生育方面,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思想在农村根深蒂
固,重男轻女的意识在农村普遍存在。然而,随着优生优育的理念逐渐深入农村,许多家庭
不再多生,基本是两个小孩,不少还是一个,三个的较少。新型生育观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3.教育观念由“不重视”向加大教育投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有90%的村民是文盲,农村女孩由于受旧思想的影响,受教育的
比例更低。由于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文盲,他们更没有送子女接受教育的意识。改革
开放之初,读书无用、只要有力气就能挣钱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基本追求的是眼前的现实利
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落中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在打工的同时渐渐认识到知识的
重要性。有知识有文化者可以做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无文化者只能做苦力。即使是在家
搞种植,也需要科技来指导。于是,村落中更多的父母将孩子送到乡中心小学或镇里更好的
学校就读,村里的学校基本无学生,成了空壳学校。这在笔者以及其他组调查的村落中都有
体现。村落中更多的年轻人考取了大学,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大多读了大学,这表明他们对
子女的教育投资支出大大增加。

(三)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习俗变异的助推器

如今,随着传统村落越来越受国家乃至各级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所重视,更多的人认
识到了其存在的价值。通过村落中有形的特色民居,以及村落中的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
间风情、民间节日、民间宗教、民间语言、民间信仰、民间工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无
形的非物质形态的展示,给人们展现一个活态的村落文化,形成独特的民族品牌。

但在当前各地传统村落进行旅游性开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其经济利益出发,在对其进行
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其原生态特色,将其进行简单的改造或者挪用,导致了诸多
习俗的变异和扭曲。

村落旅游业的发展确实有赖于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再发掘,但如果只通过“穿衣
戴帽”工程,试图在短时间内“复原”传统村落文化的原貌,那么,所谓的“复原”只是一
种幻象,重建与改造工程所构建起来的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缺少传统文化的神韵,而缺学习拉面 失
灵性的物件对游客是不会有太多吸引力的。此外,一些村落为了打造所谓的品牌效应,建高
大气派的门楼。但门楼的形制与装饰完全没有当地惯有的民族特色,只是将常态的传统建筑
样式简单“拿来”,这种吸引游客的做法只抓住了传统文化的面,而没能体现民族特色的
魂。

村落中特色产业项目也是鱼龙混杂,各地村落中商店售卖的产品或者民俗表演都似曾相识或
流于形式。贵州松桃县正大乡苗王城虽然提供了四面花鼓、拦门酒、上刀山等表演,基本是
流于形式;各景区的农家饭趋同,旅游产品开发欠缺;大明边城内有一条特产街,除少数几
家商店外,基本与国内其他地方村落旅游商品类似,缺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原创性的产
品。


加强对传统村落习俗的多维度保护与传承

习俗内涵的广泛性、载体的群众性和运动的传承性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习俗规范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打上习俗的烙印,它存在于村
落民众之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习俗变异对社会发展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良俗推
动社会前进,陋俗阻碍社会发展。这种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
就是要从多个维度来防止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流失或变异。

(一)加大政府对习俗保护的主导作用

1.健全保护习俗的法律法规

习俗是传统村落文化里面重要的文化遗产,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要由政府
主导制定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健全法律法规。中国虽然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各地也有相应的传统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条文。但针对现阶段对传统村
落保护应该要从国家层面出台《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条例》,以实现有法可依,明确传
统村落的主体责任、实施机构和法律责任。保护好传统村落习俗才得以有活态传承的场域。

2.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民族习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传统村落中的民俗文化的价值转化成经济利益也
离不开市场的主导。政府作为传统村落习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力量,需要对当地民族习俗文
化根据地方特色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加大保护的力度,使民俗文化产业有序进行和健康发
展。但据考察组在各地考察的情况来看,这一情况并不乐观,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和官员对辖
下村落的民俗文化并不十分了解,所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也只是面上工作,并没有深入进行
考察。

3.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主导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基层民俗文化保护的效果,加大宣传力度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通过宣传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例如,南京江宁区杨柳村在全市率先建成民俗博物
馆、非遗展示馆。展馆就设在朱家大院里,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曹村苎麻、布艺、周岗红
木雕刻、皮毛制作工艺等,有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介绍。在朱家大院门口陈列着南京市江宁
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将2007年江宁区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取
得的成果公布于众,这些展示使游客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普
及。

(二)挖掘和传承习俗中的原真性特色


良俗是维护政治安定的重要因素。人们建立在共同风俗基础上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强大的凝聚
力。在诸多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或变异的情况下,要重视挖掘和传承习俗中的原真性
特色,要让各级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村落主体民众认识到原生态习俗的特有价值。

随着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村落逐渐朝旅游景区演变,商业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旅
游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各地依靠传统村落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也获得了一些经
济利益,但由于片面追求商业化效应,许多原生家喻户晓 态的习俗已经变异或消失。因此,需要采取
以下措施来保护其原真性。

首先,在设立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激活人心,充分尊重文化的拥有者,以他们的自
我保护为中心,强调村民在文化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个体保护意识,唤起个体对传
统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使习俗文化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要对村民进行必要的培训和
指导,多方培养习俗文化的传承人,引导他们进行习俗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增强村民的文化
自觉性,体现村民的主导作用。

其次,在保护的同时要吸收现代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是传统文明得以有效传承
的关键。保留传统不是过分强调“原生态”,这大蒜白酒 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是一种极端的
做法。落后地区的村落民众更要接触到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发展,不能把他们隔绝在现代文明
之外。

(三)保护范围要更全面、彻底,动静结合

政府或民间组织在保护民俗文化上,不应以某几点或某几块民俗文化来着手,也不能以点或
面的形式来进行,而应把整个村落习俗文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链
条。不能只保护了有形的村落建筑文化,而忽视了其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是相互依存和相
互影响的,将村落中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类习俗整合一起进行保护,将使村落文化更具影
响力和活力。

在进行民俗文化保护时要彻底。尽管各地的保护时时在进行,事事在保护,但是民俗文化却
时常遭到破坏。除了少数人认识不到其真正的价值之外,保护的不彻底和保护的不连贯是重
要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活态的,它必然要发生变化。对习俗的保护应该做到动静结合两个层面,
即动态传承与静态保护相结合。静态的保护是充分利用文字或影像的形式将各种习俗进行真
实、系统、完整的记录,分类归档保护;动态的层面是通过村民或传承人将习俗中的形式以
活态的方式表演展现出来,或者将习俗产业做成品牌进行传承。活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相结

合,不仅能及时对濒危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同时能起到文化传播作用,让社会各界感
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积极关注并加入保护队列中。

(四)加大对传统村落习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
落习俗文化”模式将是有效、可行和必行的新途径。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传统村落数字
博物馆,以数字形式对传统村落中有形的物质类和无形的非物质类习俗文化的各方面信息进
行保存、展示和管理,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数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
可记录的对象包括村落古建筑,与村民生产生活、文化教育、道德教化、精神信仰有关的生
产工具、生活器物、家谱文书、祖先神明造像、宗教器物,竹雕、木雕、石雕等民间艺术以
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构建“互联网+村落旅游”新模式。应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的互动性、自主性、传
播迅速和大容量等优势,为每一个传统村落设计一个符合本村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手机APP
用,同时建立与APP对应的微信公众号,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手机APP的服务对象分为两
类:一是本村村民,二是游客。对于村民来说,这款APP像一个智慧社区,每个村民有自己
的专属账号,可以实现“村情最新通知”“在线学习”“村规民约”等信息服务,通过建立
群组,实现村民在线沟通,同时可以实现与微信公众号信息同步。

通过对黔东南、黔南地区考察发现,该区域非遗机构已将多项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数字
化采集项目,利缱绻的意思 用数字化技术将原生态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先”记录下来,并准备建立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为以后的研究及传承工作提供宝贵的资料。此外,国家文化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国际知名影像设备公司共同开展“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留存保护濒危的原生态苗族文化。

结语

著名民俗学家萧放说:“当代中国正处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城市化国
际化的双重冲击面前,中国人广泛地处在文化震撼之中。我们的民俗生活面临着矛盾的情
景,在不同质的相互矛盾的生活文化之中,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物质乐趣,一方面
又保守着旧有的思维小房间的装修设计卧室 与行事习惯。当前这种混杂乃至混乱的文化状态,很可能正在孕育新的
生活文化形态。不过我认为这种新的生活文化形态,它的主导精神应该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传
承与更新。虽然在城市生活方式与欧美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下,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
风俗文化系统处在弱化与边缘化过程之中,但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传统民俗,她的生命力
是顽强的,她有益的积极的文化成分不会消亡,甚至在新的环境中,在国家有意识的提倡

下,她还有着复兴的机缘。”
[1]

习俗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同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相适应,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
变异,民俗的变异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习俗文化产业要发展突破,必须在特色上下
功夫,特色是文化业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企业的生命线,没有特色就没有
活力,没有市场。抓住村落习俗文化的特色进行全面、彻底、系统的保护和传承,民族习俗
文化才更有生命力,才能传承得更久远。



-全文完-



本文发布于:2023-04-18 10:5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5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生态功能区
下一篇:凯尔幼教联盟
标签:云南一颗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