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发(作者:单螺杆挤出机)如何撰写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即课堂教学分析,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校本教
研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项核心活动。
一、什么是课例?
“课例”就是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
“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
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
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教学课例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通常认为,教学
课例是以某一节课或某些课为研究对象,展现课的教学实际场景,以便对课堂教
学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教学课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设计”、“教
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
学预期);“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
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
“课例”重在解剖和反思,是一节课或是精彩片断的深挖掘。它具有典型性、
研究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
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
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
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总想对你表白
师看的一
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二、课例分析与案例分析的区别
在课题研究中,难免要涉及到“课例分析”与“案例分析”的内容,这两者在概
念、形式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混淆,把握它们之间概念、形式的区别,
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开展“课例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工作。
案例与课例都发生在课后,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都是对教学
情景的记述,体裁也比较接近。但案例与课例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或故事,教育案例就是一个教育中具有典型性的
真实事件,它记述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教学案例是教育案例的一种形
式。教学案例是教师描述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事件,它必须描述教学实践,讲述
一个具体教学的情景故事,呈现事件或故事中的问题,并就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评述,通过揭示或说明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道理。
课例是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实录,教学课例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具体化、特
例化的记叙。教学课例可以展示一堂课、课中的片断或课的系列。
教学案例撰写一般由背景、情景故事(或事件)、问题及解决问题、评析
与思考等要素组成;教学课例撰写一般阿弥陀佛的意思
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要素
组成。
教学案例是课堂教学的典型事例的讲述,是鲜活的描述,具有形象描述、
生动显现、揭示问题、说明道理的特点;教学课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记述,是如
实的白描,具有真实记述、课堂再现、暴露问题、提出反思的特点。
教学案例的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分析,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
的看法和议论,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课例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
过程中的得与失的剖析,致力于提出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蛇舞歌词
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与办
法。
总之,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
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
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
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
三、课例的几种类型
对课例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下的划分是根据课例对教师专业
水平提升的作用来区分的,它们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严格并列关系,相互有所交
叉,但主要是根据课例的侧重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而言。
(1)问题呈现型
这种课例主要来自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主题往往就是问
题的核心所在。它关注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
发,设法找到恰当的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唤起教师的深刻反思
和变革的行动。问题通常是开放型的,没有相对统一的共识。
(2)经验分享型
这种课例主要来自教师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及其随后的教学改进过程。
表达的手法通常会以“故事”和叙事的形式来获得知识和沟通,课例是重要的教学
资源,是教学理论无法取代的默会知识。整个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资源,开
发资源,拓展资源,共享资源的过程。
(3)理论验证型
这类课例的出发点往往是尊崇某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价值,认为教
学是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检验理论与方法提供
了实据。这种课例暗含的结构是演绎型的,就是从理论观点出发、按照理论设计
和改进课堂教学,最终再用该理论来解释教学或课例从某个角度丰富了该理论。
(4)知识产生型
这种课例比较少见,但其价值较高。这里的知识产生包括课例所反映的
新的教学思想、理论视点等,也包括课例研究中对学科内容产生的新发现、获得
的新知识。
上述划分并非严格,实际上当我们阅读一个课例时,它很可能同时具有两种
类型课例的特征,只不过在其中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四、 如何撰写课例分析
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
分。撰写课例主要是要有合适的主题,有独特的思考,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
决,突出教学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赋事件
以教育意义。
1、教学课例需要选择主题和指向教学问题
优秀的教学课例不能够没有主题。课例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教学设计”、“教
学实录”和“教学反思”三个部分。许多教学课例往往罗列出教师为本课设计的教
学方案(教案),并且从头到尾记录下这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然后,针对课的
优劣做出一般性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并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这种形式的课例,
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很难达到教师“做研究”、“写课例”的基本目的。
课例作为一种“例证”,需要以实例来证实作者的意图,引起别人的思考和讨
论,不应该表现为对某一课教学流程的罗列式陈述,需要重点描述本课教学中存
在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问题解决的过程、效果和
自我反思。换言之,只有围绕问题展开,才可能通过认识或解决某个(或某些)
问题,使教学课例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教学能力的“支架”。优秀的课例是供
教师研究的课例,优秀并不是指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完美无缺,而是指执教者
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歌的英文
题,这才把握了
撰写课例、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的真谛。
因此,一个优秀的课例,指的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其“教学设
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反思”则描述了问
题解决的实际效果。撰写这种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原始文本资料做出选择。
即:围绕着教学问题,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资料进行取舍和剪辑,以便集
中反映教学问题及其解决入团的动机
过程。“教学反思”更需要集中在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
和讨论上。如下表: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设计与材料选择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记录和描述课堂教
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背景、意对授课过程及效果
教学课例 学的实际进程:这
图和教学策略进行说明:我的反思与讨论:这
一般内容堂课实际是怎样展
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堂课上得如何?
开的?
问题是如何发生,教学设计与实际进
优秀教学课本课遇到了哪些教学问题,
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程的矛盾是什么,
例围绕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如何预设
突?教学场景是怎如何有效解决这些
选择材料的?
样的?问题?
设计“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要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进行认真的分
析,重点分析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
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总结自己在设计和实施中的感受与体验,找出成功和失败的
地方,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发现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
设想与建议,或者写下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是观察研究(观课)的重点,也是写作课例
的关键。如果教学课例不能够发现、揭示和提出教学问题,那么,这种课例至多
也只能用来供他人观赏或模仿,难以做到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
讨论和交流,课例也将异化为“展示课”的记录文本,丧失了写作课例的本源意义。
因此,在写作课例前,要认真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学实录”(文本或视频)
进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
究的价值、是否能够链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同时,我们
还应把课例归纳出的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
学生在学习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课”怎样教才
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我们经常强调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包括对课
堂教学过程(或文本实录资料)进行反思。反思是就是“回头看”,“回头看”的主
要目的是发现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人在“回头看”中都能看到存在的问题。发现
问题需要有“眼光”,教师的“眼光”就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取决
于教师个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这正是写作一个优秀课例的基本前提——从似乎
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捕捉到问题,教学课
例的写作才有了基础。
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课例写作的方法步骤
写作“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最关键的环节是“问题分析”。只有
发现和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才有可能透过课堂发生
的现象,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本质。这种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方法属
于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范畴。教学课例中揭示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教学经验的意义
和焦点。只有揭示和发现了问题,课例的写作者英语作文80词左右
才可能围绕着焦点对原始材料进
行取舍和剪裁,写作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
加拿大教育学者范梅南提出过有关现象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可以供我们写
作这类教学课例时参考。(范梅南,2003))范梅南认为:现象学的研究起始
于情境,是“对嵌入在这个情境中的一个典型意识节点的分析、阐释和说明。” 在
教育现象学研究中,写作是自始自终都贯穿研究过程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种
写作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基于文本的思考,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其基本操作程
序是:
(1)“转向一个深深吸引我们并使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现象的关注”——课
堂教学中发生的现象,以课堂实录方式记录。
(2)“调查我们真实经历过的经验而不是我们所抽象的经验”——回忆和总
结自己过去与之相联系的教学经验。
(3)“反思揭示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进行问题分析,发现和揭示课堂
实录中蕴含的课例问题。范梅南还提供了三种揭示现象问题的方法,包括:①整
体概括法;②选择文中最能揭示经验本质的语句;③细节详述法,即一层一层地
对经验文本进行分析和提炼。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综合运用。
(4)“通过写作和改写的艺术方式来描述这一现象”——围绕问题进行裁减
和缩写,包括对课堂实录的剪裁和改写;也包括对教学设计方案中与问题相关部
分的剪裁和改写,提示引起问题发生的可能的因果关系。
(5)“保持与这一现象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学关系”——进行理论思考和
学习,链接新课程理念。
(6)“通过考虑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通过教学反思,把
问题、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把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矛盾结合起来,进行整体
性思考,重点反思应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或其他人有
何意义。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在服务于他人时而对自身的一种反思。”
五、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
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
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
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要有勇于解剖自己教学设计“成功”
与“失败”的反思。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要把教案+
反思等同于课例。。
(4)要有理论的提升,特别是课改基础理论“建构主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