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作用

更新时间:2023-04-17 19:36:1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耿志远)精品文档

同化和顺应的应用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在
学习中正是由于主体和外界刺激之间不断的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才促使主体的
认知图式不断地发展,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在认识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在认识过程
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皮亚杰认为行为主义的SR
公式应写作S==RS——(A)——R,也就是说,当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他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这一刺激,而是首先利用自己头脑中原有图式对这一刺激进行
顾虑、改造,使其融入个体原有的图式中,但只有同化作用,原有的图式就没有
变异,就不能获得新的知识,也不能连续发展,所以在同化作用的基础上,还必
须有顺应作用。“顺应”是指个体调节自己的原有图式以适应刺激的过程。当个
体原有的图式不适应客体,即不能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调整和纽芬兰白狼 改变个体图式,
使之适应客体。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只能引起图式的量变;而顺应是环境
对个体的影响,它能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同化和顺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总要达到
一种平衡。平衡是指对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当个体遇到刺激时,总是用
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即用原有的 去理解新事物。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
上的平衡;反之,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同化刺激,个体就调整原有图式或重新新建
构新的图式来顺应这种刺激,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最直可能的的英文 接的源泉。学习过程就是学习
主体主动、积极地对外界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来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实际
操作活动来发生与环境中各种刺激的同化和顺应的主动交流,发展具体、形象思
维。通过自己的活动,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活动中所获得
的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这样就不断地调整和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形象、
直观地理解知识,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动手做并在动
作中理解能远比用语言更能表达自己。

教师的课堂讲授不是简单的“和盘托出”“面面俱到”,而应是对信息进行细
致地过滤,大胆合理地取舍,达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提供材料、工具和设备,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操作,参男人摸女人的胸部 与教
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来培养其独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
题,得出答案,不能只是被动听教师讲演,旁观演示,而应该是“实践出真知”

知识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渐构建的结果。学生并不只受教于
人,而且要自己独立地进行学习。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
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叶绍翁简介 自学生本身,让学生自发地和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果每样
事情都教给学生,就会妨碍他的发明或发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发现学习主要解决书本的学习,在发现的基础上,还要深入地探索,不断地创
新。只有自我主动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原有
图式的量的变化,产生深刻的理解。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
习,是接受知识,而不是去发现、去创造,教学过程也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过程。
当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教育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
发现,长于求异思维。所以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学习过程,也包括发现过程,是学
习与发现的结合体。学习是基础,只有系统地掌握了基本知识,才能为发现提供
必要的理论基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个性总是以其特有的面貌、
品质与别的同学相区别,呈现出差异,表现出个性独有的特殊性。由于每个人生
理上的差异和自幼所进行的活动都有所不同,因惨淡 而每个人的现有图式都是不一样
的,每个人同化、顺应与平衡方式和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学
生的不同特征,实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真正面
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
过程其实就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而现代认知心理学派也认为:“有意义的学习
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
联系。”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作用,也
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了新的意义,
些就是学习变化的实质。这就是说,教学所追求的目的,是尽量使“新知识”与
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如果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与学
生的现乖离率指标 有图式发生有效的联系,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也就根本没有发生过!因此,
教学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为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与新授课内容相关的、
“已有知识”的复习。它是新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新知识与已有唯一的、必不
可少的联系的桥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导入性复习不但使新知识在学
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可对应的内容,以便使新知识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之
处于准备接受、处理新知识的状态。
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理论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为我们彻底摆脱传
统教学方法的羁绊,为创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提高了理论依据。
精品文档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19:3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46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同化作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