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天沟和檐沟)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生理病理药理的总纲领,是中
医临床诊病,用药治病的理论依据。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医的阴阳五行
理论及治病的原理,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的阴阳五行的理论
一、阴阳原理
从阴阳生命力的角度看,人的体质有两种:一是寒性体质,二是
热性体质。人和一切生命体内的冷热力都要相等。冷热相等,生命机
能作用才相等。只有相等的冷热作用才能平衡和协调。热力大冷力小,
热作用就大,冷力作用就小,必然导致机能作用不平衡不协调。冷力
大热力小也是一样。冷热相等,作用平衡协调,人体内的机能运作就
必然平衡协调,人就正常生存无病感。冷热一失衡,机能运作必然失
调。机能失调可以造成多种疾病,失调到极点人必死。因此临床上有
多种疾病同是一种原因:阴阳力失衡。
自然界的冷热来源于太阳和地球,人体内的冷热力主要来源于生
活饮食。热性食物产生热力,寒性食物产生冷力。热性食物多了体内
的热力就大,寒性食物多了冷力就大。热性食物不足,体内热力不达
标;寒性食物不足,冷力不达标。体内的冷热力达标,机体运作正常,
疾病必然消失。人体内的冷力和热力超标和不达标,加上不合格的物
质产品对机能运作的妨害,就可以引发多种大小不等的疾病。冷热力
超标和不达标越严重,病就越严重,达到极限人就死亡。因此临床上
有多种多样的病是因为冷热力超标和不达标的原因造成。中医的生活
饮食和治病都是一个目的,使体内冷热力维持和达到标准。饮食是养
生保健,治病也是养计算机网络培训
生保健。食物是药物,药物是食物。中医的病从
口入就是这个原因。
阴阳生命学以水为阴之主,以火为阳之极。人对冷力的要求有严
格的标准量,对水也有严格的标准量。水超标,冷力就增大热力就要
下降。水超标必然引起血中的水份和细胞液超标,引发细胞水肿,严
重妨害生命机能运作,而致病致死。现代人只知道温度不知道温度是
有冷热构成。易经的温度计起源于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和易经六十四
卦的阴阳符号就是温度计。这个温度计是以太阳距大地位置远近为依
据,太阳近,则热多冷少,太阳远则冷多热少。温度是冷热的总和,
人体温度就是阴阳生命力的量化。冷力超标致病,尽管体温 40 ℃,病
人也感觉到全身寒冷。低烧感觉冷和疲劳,而且全身骨肉痛。这是冷
力超标的症状。这种病人要清热燥湿马上好转,二便一通,汗水一流,
烧全退。热力超标致病,发烧,感觉全身发热,口干渴,大汗淋漓者,
注射糖盐水有效,清热养阴的食物或药物治之。没汗的,用解清热的
食物或药物治。口不干渴,不能饮水更不能注射糖盐水。冷力超标致
病,一注射糖盐水,病情马上加重。懂阴阳原理的医生,一问病人的
感觉,一摸手脚就可以确诊是冷力超标还是热力超标造成的病。冷热
超标的病,起病急,死亡快,及时救治,好得也快。
二、五行原理
易经有言:木为少阳之象,火为太阳之象,金为少阴之象,水为
太阴之象,土为大地之象。这就是五行的真面目。阴阳学把太极八卦
图的圆线称为天道。天道就是太阳地球运行的轨道。因为地球公转和
自转的轨道都是一个圆周。太极图因此用一个圆线代表。阴阳学根据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远近定大地上的冷热,把天道分为四哥哥的英语
份:少阳、太
阳、少阴、太阴。五行学为了解释说明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对
自然生命的功能作用,就用当时人们最熟识的物去象征比喻。五行就
是用来比喻说明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对自然生命产生生存发展
变化的不同功能作用的象征物。
阴阳日历也是以先天八卦为依据创立。把阴阳学的少阳称之为春,
因此春属木。把太阳称之为夏,因此夏属火。把少阴定为秋,秋天因
此属金。把太阴定为冬,冬天属水。先天八卦图的中央是大地,大地
属土。少阳对生命的作用是木,木的功能作用就是春天的作用。太阳
对生命的功能作用是火的作用,火的作用就是夏天的作用。少阴对生
命的作用是金的作用,金的作用就是秋天的作用。太阴对生命的作用
是水的作用。水的作用就是冬天的作用。大地对生命的作用是土的作
用,土的作用就是物质的作用。这就是五行的本来含义。
五行有相生相克同属比。相生是父母生子的生。水生木是说春木
是在冬水里盈育产生。相克是互相克伏。秋天到了,金行令,与金相
对立的木不能露面,被埋伏下来。金秋无春色和春意。到了春木行令
的春天,与木对立的金就要躲避,潜伏。春天里无秋色秋意。在一定
时间里,在一定条件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又在一定时间里和一定条件下木克金、土克木、水克土、火克水、金
克火。这样反回克伏,中医名之为晦。相克的意思是敌对关系。金克
木有水在其中间,金水相生,水木相生,构成了以水为中心,团结金
木为一个组织体,这就是同属。同属的意思是指组织关系、组织结构。
金与金、木与木为同类。同类为比。比指兄弟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
同属比是说明自然生命界、物质界、人类社会中的必然存在着的四大
关系。五行最喜中和。中和就是不强不弱、不亲不疏、不敌不我、各
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尽其能、一视同仁、一概平等。人体五行的中
和实际就是:各自的健旺相等,功能作用平衡、协调,之间关系和谐,
这样生命就正常生存,无疾病。五行一歪,必然失衡、失调、失和。
“三失” 一产生,体内病态就生,“三失” 达到正确的价值观
极限人就死亡。五行
原理是自然的总结,因此能反解于自然和自然万物。
三、五大致病内因
根据阴阳五行原理,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和冷、热、虚、实是五大
致病内因。
人体五脏六腑是五行,人的头是太阳,是统帅,对人的生死起着
最重要的作用。头部的统帅健壮有力,就能有力地节制五脏六腑,使
肾肝心肺脾正常运作,统帅如果因为外界的干扰指挥失误,必然导致
脏腑机能作用 “三失”, 轻则是病,重则致死。人的头部统帅是致病
而且是重病的第一致病原因。
物质要让人生存,就要有力的作用。使物质变化生命产生和生存
的力是阴阳力, 即冷热力法庭辩论
。人生存对冷热力的要求标准是严格的。人
体内的冷热力保持标准人就正常无病态。冷力超标,冷热就不平衡,
冷热力失衡,体内生命机能运作就失调,体温就反常,物质病变就要
产生。冷力超标引发的病,中医名之为寒性病。临床中的寒性病的病
因就是冷力超标。人体内的热力超标,整体冷热就不平衡。因为力不
平衡,机能运作就失调。热力超标引发的病中医名之为热症。这样阴
阳力原因引发的病就有两种病:寒病和热病。
生命会因为营养水份不足或营养水份超标而生长不正常,出现病
态。人的脏腑因为物质组织结构不同,功能作用不同,所需的营养物
质和水份的性质和份量也不同。脏腑中任何一个脏腑所需营养物质和
水份不足功能作用不达标,必然引发整体机能作用“三失”而产生病
态。营养物质和水份超标,功能作用也必然超标,也引发“三失”而
致病。脏腑所需的营养水份超标引发的病,中医名之为实症。某一脏
腑所需的营养和水份不足引发整体功能“三失”的病,中医名之为虚。
医生在临床中首先要认识病人的病是肝实或者脾虚或肾、肺、心实。
辨清是肝虚或脾、肾、心、肺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者一泻病
即恶化加重,实者一补必然恶化死亡。
中医治病和养生都是根据精神体,阴阳生命力和脏腑的需要辩证
选择食物和药物,对症用药,对症饮食。细菌病毒病不是因为饮食不
讲卫生,菌毒随食物进入人体而生病,而是不辩证饮食,不对症饮食,
因食物不当使体内的冷力或热力超标,水份超标引发机能作用“三
失”,冷热力失衡以致病,因为致病而产生病毒。临床观察中发现,
不是先有细菌病毒然后生病,而是先有病然后产生细菌病毒, 反过来
进一步妨害生命机能运作而恶化成急病重病。细菌病毒是病之标,内
机能性的寒热虚实是病之本。把寒热虚实的内机能性病治好了,病毒
就消失了,人就救生了。如果用抗生素杀灭了菌毒,就是菌毒没有了,
但是体内的机能性病还在,再加上抗生素的副作用,人不死也残废。
因此要治菌毒之病,救生菌毒病的人。
五行治病的原理和原则
五行治病相辅相成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党支部年终总结
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
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
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
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
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学生会申请表
木克土;脾的运
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
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
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
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
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
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
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
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
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
如,痉挛拘水星路由器
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
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福州金鸡山公园
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
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
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
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
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
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
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
阴虚者。
4、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
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关于读书的作文500字
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
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
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
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
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
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
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
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