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石鲫)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
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
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年底工作总结
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
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
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
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
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
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
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
实施的重大工程。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
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
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
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
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
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
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
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发射神舟三号飞船。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
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
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
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
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
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
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
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
界航天史上火资产清查
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
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
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
船腾空而起。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
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
2005年10月12日9点,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执行任务宇航
员费俊龙,指挥长;聂海胜,操作手。2005年10月17日 04:33着陆。飞行时
间: 115小时32分钟;轨道: 76圈;高度: 343千米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
太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飞船
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
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2010年10月1日晚,“嫦娥二号”探月为新直奔距地球约38万千米的月球。
2010年10月2日12 时25 分,嫦娥二号顺利实施了第一次中途修正控制,采
用490 N 大推力,开机时长70 s,速度增量16 m/s。控制结果准确,满足卫星
进入月球使命轨道入口点要求,取消了预定的后两次中途修正。2010年10月2
日凌晨3点39分左右,嫦娥二号完成第一次地月成像。2010年10月6日上午
11时06分35秒,北京航天城飞行控制中心发出第一次制动指令,1942秒后,
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约12
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2010 年10 月6~9 日,嫦宝宝别哭
娥二号卫星共实施了3 次近月
制动和1 次轨道平面机动,控后卫星准确进入半长轴约1840 km、高度约100 km、
周期118 min 的极月圆轨道。首次验证100 km 月球轨道捕获技术;基于工程可
靠实施而专门设计轨道平面机动,为一个月内实施近月15 km 轨道机动奠定了
基础。2010 年11 月2 日转入长期运行管理阶段元宵节的对联
。在环月150天期间,共实施
2 次飞行姿态转换、3 次轨道维持以及月食控制。按照科学计划开展各项科学探
测任务,重点完成了全月面高精度成像。2011 年4 月14 和15 日, 实施调整
轨道倾角控制,用490 N 发动机,将倾角从92调整到90, 消耗推进剂35 kg。
在2011 年4 月25 日开始的正飞期内,重点补拍月球南北两极图像,将月球立
体影像覆盖率从99.6%提高至100%。2011 年5 月20 日, 再次降轨,获取更多
虹湾区域1 m 级高分辨率图像,不同前次,此次用490 N发动机完成补充验证
性控制,消耗推进剂26 kg。2011 年6 月8~9 日,经过2 次精确加速后飞离月
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 点。2011 年8 月,成功到达日-地拉格朗日L2 点,
开始进行载荷科学探测。四字书法
2012 年4 月,圆满完成在L2 点一个完整拟周期的飞
行探测。嫦娥二号成功绕飞日-地L2 点,验证了深空轨道设计与飞行免费手抄报模板
控制、150
万千米的远距离测控通信等技术,验证了L2 轨道保持特性,并在日-地L2 点开
展了10 个月的科学探测,填补了中国对地球远磁尾区域的离子能谱、太阳耀斑
爆发和宇宙伽玛爆的科学探测的空白。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卫星飞离
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与图塔蒂斯
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成功,嫦娥二号工程收官。
2013 年1 月5 日23 时46 分嫦娥二号突破距地球1000 万千米。2013年2月
28日10时18分,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公里。2013年7
月14日1时许,嫦娥二号突破距离地球5000万公里。2013年11月26日,嫦
娥二号突破距离地球6100万公里。2014年年中,嫦娥二号突破距离地球1亿公
里的深空。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344秒,"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
相机传回图像 。15号,嫦娥三号将释放国产“玉兔”号月球车。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
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
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
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
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佳能打印机故障
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
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
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
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神州十号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
(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加上发射与返回,其中停留
天宫一号十二天,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
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回归地球。
2016年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
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